第二十四章 擁立李旦登基(1 / 3)

李隆基預料到太平公主會擁護他的父親登上皇位,因為她很清楚自己父親的清新寡欲,不問世事,根本沒能力處理當前的朝政。若是父親登上帝位,必然由太平公主一手把持朝政,以便成就天後那樣的事業。李隆基也明白當前若是立父親為帝,對他是有利的,因為他當前的首要目標是當上太子。所以,這需要太平公主的支持,才能做到。可是,要立他的父親李旦為帝,他不能立刻就表示同意,因為這很容易讓人看出他也是個想問鼎帝位的人,尤其不能讓太平公主覺察到。於是,李隆基就替他的父親推辭道:“我父王生性淡泊,從來不把世事放在心上,何況當今天子乃我父王親哥哥的兒子,他又怎麼肯取而代之呢!”

岑曦說:“民心不可違背,相王雖想高居世外,獨善其身,但大唐的宗廟社稷又怎麼辦呢!”

蕭至忠說:“相王在以前就曾當過皇帝,是萬民所向往的。現在民心尚未安定,皇室國家之事至為重要,相王怎能還拘於小節,不早日登基稱帝以安定天下人心!”

李隆基說:“若是如此,一切按照姑姑的意見辦吧。”

太平公主說:“那好,今天就下去做好準備。明天我們就去進宮麵見少帝,以安天下民心。”

這個時候,韋氏的大女兒長寧公主和她的丈夫楊慎交跑進來,跪倒在太平公主的腳下,哭訴說:“姑姑,求求你放過我,我可是什麼也沒做啊。姑姑,求求您了。”

楊慎交說:“大公主,我們雖有千錯萬錯。但是我們從未參與朝堂之事,就請你饒恕我們,給我們一條生路。求求您了。”

在座的其他人看到這樣的情形,他們明白這是李氏皇族內部的家務事,他們無論如何插不上話的,否則,隻會引火燒身。因此,他們趕緊起身向太平公主拜別。

太平公主對韋氏深惡痛絕,對韋氏的女兒自然也不在話下,更何況長寧公主在母親韋氏生前,仗著韋氏手中的權勢,斂財聚富,在長安、洛陽兩地大興土木,廣建豪宅別苑。生活上奢華無比,處處講究排場,風頭都蓋過了太平公主。這是太平公主無論如何也無法忍受的。太平公主麵對長寧公主夫婦的哀求連正眼都不看一下,而是把李隆基叫到身邊,在李隆基的耳邊,說:“讓他們把所有財產都交出來,人你看辦。”

李隆基當時愣了半響,但是他很快明白過來,點頭說:“好的,侄兒明白,姑姑放心。”

太平公主說完便起身離開,長寧公主夫婦見太平公主連一句話也沒對他們說,而是向悄悄地對李隆基說話。他們以為太平公主是在向李隆基下達處死他們命令,嚇得魂飛魄散,趴在地上拽著太平公主的腳下的裙子,不斷求饒。太平公主並不理睬他們,在丫鬟的簇擁下向後堂走去。

李隆基和楊慎交有時在一起打馬球,對楊慎交有一定的了解,雖然談不上有什麼交情,但是並不厭惡他。但是,對於長寧公主他可就沒什麼好的印象。他每次看到長寧公主的時候,隻見她紅光滿麵,一身的脂粉味兒。為了炫富,她逢人便故意把的身上的首飾亮出來,生怕有誰看不到身上的珠光寶氣似得。長寧公主留給李隆基的印象就是貪財和奢華,為了錢什麼都肯幹,也敢幹。封賞斜封官,賣官鬻爵,收人賄賂,強搶民宅,隻要來錢快,她就敢下手。

在長安,長寧公主把開國功臣高士廉的府邸和左金吾衛的軍營合並起來,作為宅邸,又兼並了住宅西邊的空地作為球場。魏王李泰是李世民的四子,也就是長寧公主叔祖父的舊宅非常大,東西方向占滿整整一坊,有池塘三百畝。李泰死後,長寧公主的祖父李治把那片地方劃給民間使用。長寧公主也想辦法要了回來,作為自己的別苑。在洛陽,由於洛陽取消了永昌縣的設置,她就把其縣衙作為自己的府邸。種種所做所為與她的妹妹安樂公主李裹兒不相上下。但是,她和李裹兒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她沒有政治野心,也沒想著要權傾天下。

雖然,李隆基對長寧公主的印象很差,但是她終究是他們李氏皇族的人,長寧公主是他的親堂姐,兩個人的血緣關係是很親近的,並且也沒有在韋氏當權之時害過他。因此,當李隆基看著長寧公主夫婦一把鼻泣一把淚哀求的樣子時,動了惻隱之心。李隆基扶起長寧公主,說:“姐姐,別哭了,小心哭壞了身子。”

“三郎,你幫我跟姑姑求個情,求她放過我們好嗎?要是能放過姐姐,你的大恩大德,姐姐沒齒難忘。”長寧公主看到李隆基在安慰她,又去跪求李隆基。

“姐姐,你這是幹什麼呢?快起來說話。”李隆基在她還沒有跪下時,趕緊扶住她。

“姐姐啊,今天看到你們這樣,我感到很心痛,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為好。”李隆基扶著長寧公主坐下。

“三郎,我們夫婦可從來沒有參與過朝政,更沒什麼非分之想。三郎,這個你可一定要相信姐姐啊。”長寧公主緊張不安地說。

“平王,我們有錯。我們願意承擔責任。但是,正如你姐姐所說,我們從來沒想過要爬多高的位置,我們更沒參與謀反,圖謀顛覆大唐。”楊慎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