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修之士靈石本就來之不易,敢來鵲山山係冒險的修士更是以命博錢,惜靈石如命之輩。聽書之事隻能當做是尋常消遣,要他們打賞卻是千難萬難的,見那老者討賞,眾人隻當做不知,一時間酒館又恢複了平日裏的高談闊論,熱鬧之象更勝往日幾分。
那老者一圈下來也沒討到幾個靈石,一張老臉頓時皺成了一張苦瓜。直到鄰近窗口旁小女孩一桌,那小女孩仍沉浸在故事之中,興奮得麵頰通紅,煞是可愛。見老者討賞,一伸手掏出一顆拳頭大的靈石,晶瑩剔透靈氣四溢,赫然是一顆極品靈石。酒樓之中頓時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如他們這般低階散修何時見過極品靈石?!更不用說如這小女孩般隨便拿極品靈石打賞人。如果不是忌憚小女孩同桌三人的強大氣勢怕是有不少人會當場大打出手,謀財害命。
那老者見到極品靈石更是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盯著靈石,魂飛天外,哪裏還一絲世外高人的道風仙骨?!
那小女孩全無心機,渾然不懂財不露白的道理,想是很喜歡說書人講的故事,開口問道:“不知先生下一場講的什麼故事?何時何處開講?”
那說書老者見大主顧發問,立馬又擺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拂須道:“茫茫天數,萬事緣定,何必問哉!”
小女孩見老者說的好玩,童心頓起,掐著嗓子,憋粗喉嚨,做模做樣道:“雖然自古興亡原有一定,但說書非一人能成局,惟有緣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
老者聞此先是一愣,旋即仰天大笑,甚是有些放浪形骸的意味。卻是那老者一時興起,引用了“燒餅歌”中,軒轅聖帝與聖相風後的對答,卻不想這看上去才七八歲的小女孩家學淵源,博聞強識,居然能夠以“燒餅歌”中聖帝軒轅的話來答上,這又如何不令那老者吃驚?!
“好!好!好!”那說書老者連道三聲好,旋即又道,“泄漏天機,吾罪非輕,姑娘恕老朽懦弱,不敢冒言。”
小女孩見老者說的還是“燒餅歌”中的對答,正欲設法對之,卻不想那老者直接拂袖而去,一邊走著還一邊唱道:“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悟得循環真諦在,試於飄渺論元機。”正是*第一象中的卦文,說的是,天機雙子李淳風,袁天罡,於昆侖飄渺峰,推演天道,起卦人族氣運。
酒樓中的眾多低階散修自是不明所以,隻是感覺那老頭和小女孩說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話,然後便一邊說著莫名其妙的話,一邊走了。
那長相醜陋的大漢,討好的將一張醜臉伸向小女孩,“小姐剛剛跟那老頭都說些什麼呢?”
小女孩自得一笑,“那是燒餅歌對答,遠古時期,聖帝軒轅兵伐九黎,風後來投,世人皆傳風後擅於占卜,精於命數。軒轅聖帝遂起考校之心,適時軒轅食餅,知風後即來,乃以碗覆之,待見風後,問曰:先生可知碗中何物?
風後答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軒轅驚異,乃問其人族未來氣運。風後一一答之,遂成‘燒餅歌’”
“妙啊!”那醜陋大漢大歎,“小姐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紀卻懂得這麼多,不虧是咱宗主的女兒”
“咳咳……”同桌的嫵媚女子見大漢失言趕緊出言提醒!
醜陋大漢自知犯錯,也不敢再言語,隻是偷偷看看那蒙麵宮裝女子。那小女孩也是可愛的吐吐舌頭,惹人憐愛。
……
自昆侖境形成以來鵲山山係便是妖獸盤踞,神通廣大的妖修無數,其中丹穴山和夷山更是傳說有神獸鳳凰和火麒麟出沒。招搖山是鵲山山係首山,因妖獸為患數千年來雖不說生人勿近,卻也是人跡罕至。
皓月當空,卻見三道劍光劃破招搖山的寧靜,為首一名宮裝女子明豔動人,雖作少婦打扮,卻似二八妙齡,美麗不可方物,如同嫡落人間的仙子。手牽著一個小女孩也是粉雕玉飾,煞是可愛。另外兩人一男一女,女的妖撓多姿卻給人一股冷意,男的卻長得令人不敢恭維,雖不至於青麵獠牙卻也是麵目可憎,且渾身黑氣繚繞,不似正道中人。正是白日醉仙樓中的一行四人,隻是那蒙麵的女子的麵巾之下卻是隱藏了一張絕豔的麵孔。
“嘿嘿!這鵲山山係妖獸出沒,以我們的修為如果遇到了那傳說中的神鳥鳳凰,怕也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是因為那些該死的正道之士老夫一輩子也不會想來招惹那該死的火鳥!”那麵目可憎的男子長得難看也就罷了,聲音也是仿佛夜鷹,尖利異常,如同鬼叫。瞥見為首的宮裝女子眉頭一皺,卻是想起這位身份尊貴異常的宗主夫人也是正道出身,而且是正道魁首,昆侖的四大仙子之一。當下諾諾,不敢再言語。
“還不是因為你這老鬼長壞掉了,害隻能走這些人跡罕至的險地,生怕被正道之士把你給除魔衛道了。”那醜陋男子倒也知道妖豔女子是為自己解圍,隻是生平最忌諱別人拿自己的樣貌說事,正待反駁,卻見為首的宮裝止住腳步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慎重的看著前方樹林深處。醜陋男子和妖豔女子頓時如臨大敵,順著宮裝女子看去,隻見三個人影從樹林中走出,仿佛是憑空出現般,顯然早已布置好隱匿身形的陣法,埋伏已久。那三人中一人作文士打扮,仿佛俗世之中的書生。宮裝女子暗道一聲,“怪不得,”這中年文士,卻是當今天機閣的掌門。
天機閣以五行術數,占卜問卦著稱於世,曆代掌門更是個中佼佼。想這中年文士以一代掌門之尊算計埋伏自己,自己哪還有幸免之理?!宮裝女子苦笑,心道,“那方外仙還真不愧其災星之名!“
宮裝女子輕歎一聲,“鴻影何德何能,竟勞天機子和普善聖僧大駕?!”天機子是曆代天機閣掌門的稱呼。而聖僧指的卻是那三人中的一位僧人,那僧人慈眉善目卻是當今正道大派大佛寺的四大聖僧之一。
“阿彌陀佛,”普善聖僧道一聲佛號,滿臉慈笑,絲毫沒有埋伏偷襲打悶棍的覺悟。
天機子卻是苦笑一聲,天機閣雖然也是正道四大門派之一,但是十幾年前正邪大戰,天機閣首當其衝,死傷慘重。嗜血魔君更是以借閱*為由,攻破乾元城。上代天機子一戰身亡,天機閣早已不複當日盛名。
而今道消魔漲,魔宗宗主孫化經天緯地,修為深不可測,更是從古籍之中領悟還原上古三大奇陣之一的十二都天神魔大陣,魔威無匹,令正道中人束手無策。隻得在天機子的領頭下埋伏孫化妻女,以期掣肘魔主孫化。
天機子複雜的看著鴻影,四大仙子名動天下,年少之時何嚐不也是自己心中的一處柔軟處,四大仙子不僅容顏絕世無雙,更是對修真正道有大功。正邪大戰之時,魔道席卷而來,其勢無匹。嗜血魔君的天仙修為無人能敵,正道之中唯一能夠與之相敵的普難聖僧卻被魔道算計,以羅漢金身封印無上魔器鎮世銅棺,一身修為十不存一。是時昆侖紫青雙劍卻未能合璧,魔道之勢無人能擋。直到青龍堡前,四大仙子臨危受命,布天夔音波大陣,阻魔道大軍三月不得寸進,更是一戰重創嗜血魔君,直到紫青雙劍靈犀相通,雙劍合璧,斬嗜血魔君於落鳳坡前。
三人中的最後一人做劍俠打扮,正是正道四大門派之一的蜀山劍派的長老,此人見鴻影仙子隻提天機子和普善聖僧,無視了自己,頓時大怒。蜀山劍派是正兒八經的四大門派之一,自己身份比之另外兩人雖有不足,可也是一派長老。況且蜀山劍派近年來,自視甚高,已有問鼎正道魁首之意。十年前正邪大戰天機閣首當其衝損失慘重,大佛寺青黃不接,人才凋零,正道魁首的昆侖更是抵禦魔道的中流砥柱,受創之深不在天機閣之下。唯獨蜀山保全了自身,當今蜀山掌門更是不出世的奇才,天生劍心,被上代掌門取名天劍,怕是不久便會突破那傳說之中的天仙之境。到時雖不敢說能問鼎天下,打敗傳說中的人族雙驕孫化,秦明,但是正道之中怕是再無敵手,到那時正道第一大派還不是唾手可得?!
那蜀山長老盛怒之下哪裏還容得了鴻影與另外兩人敘舊!當下便祭出飛劍,雙手抱圓,飛劍淩空懸浮在兩掌之間,劍鋒直指鴻影仙子,隻見他兩手一錯,飛劍一顫便憑空變出八柄仙劍,飛在蜀山長老身前。卻是這位蜀山長老一上來就使出了蜀山兩大仙法之一的太乙分光劍。太乙分光劍雖說是分光,可是這分出的劍卻宛如實體,與原劍無異。蜀山長老心意一動八柄飛劍便從不同角度殺向鴻影。戰鬥在開始的一瞬間就進入了白熱化。
鴻影雖然驚異於蜀山長老的突下殺手,應付起來卻是臨危不亂,持劍而立,隻是在飛劍近身的時候快速的斬出一劍,複又恢複持劍而立的姿勢,直到下一柄飛劍斬到,再一劍斬出,再持劍而立。如此反複八次竟是將八柄飛劍一一擊飛,即使兩柄飛劍同時攻到,鴻影也是如此施為,竟也被其一一擊飛,其出劍收劍的速度實已達到駭人的地步。這套莫名劍法正是昆侖的三大仙法之一的天擊劍法,天擊劍法以出劍的速度和威力著稱,不動則已,動必石破驚天。相傳天擊劍法乃昆侖開派祖師白眉仙帝年輕時觀看青蛙捕食時所創,不動則已,動輒必靖全功,隻是不知道白眉仙帝為什麼沒為其取名青蛙劍法,而是取了個文雅的“天擊劍法”。幸得如此,否則昆侖弟子一跟人動手就大吼一聲青蛙劍法,怕是不等交手就繳了對手的武器。但是昆侖正道第一大派的名號怕是就得易手他人了。
見宗主夫人跟對方交上了手,魔道剩下的一男一女也隻好硬著頭皮分別迎上那兩名頗負盛名的正道巨擘。
普善慈悲為懷,天機子心有顧忌,兩人未盡全力,倒是讓魔道二人勉強支撐。
蜀山長老卻是全力而發,而且越打越怒,飛劍已經從剛開始的八柄變成三十二柄,可是還是奈何鴻影不得。鴻影依舊是信手拈來般的淡然的出劍收劍將近身的飛劍一一擊飛。天擊劍法仿佛天生克製太乙分光劍。事實確實如此,本來計劃裏蜀山長老是無論如何也不用單獨對上鴻影的。但是蜀山近年來心氣漸高,又如何肯承認自己矮人一等?!是故蜀山長老一上來就找上了三人中最強的鴻影仙子。
蜀山跟昆侖素有積怨,至少在蜀山看來就是如此。總感覺昆侖處處要壓人一頭,蜀山傳承的兩大仙法比起昆侖的三大仙法兩大無上法,數量上大大不足不說,太乙分光劍更是被天擊劍法克得體無完膚,麵對昆侖的兩*外無上法“逍遙遊”和“殺蠻七式”更是隻能望其項背。比裝備,蜀山七劍雖然比紫青雙劍,數量上來的多多了,但是,比起紫氣雙劍,劍出無敵,每每挽正道於將傾的傳說,更是枉稱神器之名。
更不用說昆侖那被人稱為修真正道最後也是唯一的絕對防線,上古三大奇陣之一,兩儀微塵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