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GDP(國內生產總值)和GNP(國民生產總值)等經濟指標並不足以評價個人和國家真正的幸福感。自此,主觀幸福指數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人文指數之一的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標,所以,國際心理學界乃至發達國家的政界不僅重視幸福指數,而且在世紀之交還產生了一門心理學的新分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關於人類幸福和力量的科學,創始人是Martin.E.P.Seligman。它以研究人類心理的積極方麵,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積極發展為主要內容,試圖以新的理念,研究和培養人固有的進取潛能,發展人類諸如樂觀、希望、知識、智力和創造力等積極特征。金一波博士等的《通往幸福象牙塔》正是在這個學科發展背景和我國心理學健康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問世的。
全書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將學術簡單化、實用化,幫助人們通往幸福象牙塔。它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通往幸福象牙塔》一共11章。從首章“認識幸福”開始,到尾章“觸摸美麗的幸福”,經曆了自我意識、創造力培養、時間管理、壓力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婚戀心理、生命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麵,和大學生一起尋找幸福之旅。每章的體例都這樣安排:名言、四格漫畫、正文、知識卡片、自我測試和相關鏈接(參考文獻,相關網絡資料檢索途徑等)。作者希望通過努力,使《通往幸福象牙塔》盡可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保證科學性、知識性的基礎上,突出可讀性和可操作性,“開卷有益,輕鬆閱讀”,使之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歡的一本書。它既可以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心理谘詢人員結合教學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培訓的有效教材,又可以成為家長、關心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人士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與大學生溝通的有效方法的參考用書。
我仔細讀了全書內容,認為本書有三個特點:一是可讀性。這表現在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上。本書在可讀和可操作的基礎上能夠明確心理健康的理念及其機製。二是各單元或各章獨立成篇,都是有質量的文章,讀者可按需閱讀並使用。三是適合不同層次的需要。原創漫畫和案例,適合習慣於動漫閱讀的一般青年大學生讀者的閱讀習慣,旨在普及;正文和自我測試,適合想要了解有關心理健康知識、希望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的讀者,旨在自我提高;知識庫和相關鏈接,適合希望進一步了解心理學專業知識甚至有意向進行專業研究的讀者。我相信廣大讀者,尤其是大學生讀者會喜歡這本《通往幸福象牙塔》。
我曾多次說過:“心理和諧”從內涵上說,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從外延上說,它幾乎包含了積極心理學的所有內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心理和諧,《通往幸福象牙塔》試圖通過介紹積極心理學和主觀幸福感來認識幸福,目的也是為了引導大學生心理和諧。讓我們用“心理和諧”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引導人們,包括大學生正常調理自己健康、幸福的人生。
是為序。
《心理學報》副主編、《心理發展與教育》主編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亞洲太平洋地區健康心理學會第一副主席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兼學生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2012年5月28日於北京師範大學
二
《通往幸福象牙塔》從大學生的角度談大學生的幸福,文風活潑而論述嚴謹,以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將心理學前沿研究深入淺出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是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一次有益嚐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通往幸福象牙塔》一共11章,第1章“認識幸福”通過介紹積極心理學和主觀幸福感來認識幸福。第2章到第11章分別從自我意識、創造力培養、時間管理、壓力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婚戀心理、生命教育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麵,和大學生一起認識、展開尋找幸福之旅。全書以“第12章:觸摸美麗的幸福”結束。本書通俗易懂,以一種充滿趣味的方式將嚴謹的心理學研究與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該書適合不同層次的閱讀需求,以幫助大學生能夠既輕鬆又清晰地理解相關概念並掌握促進幸福的相關方法。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心理學會會士、《心理科學》雜誌主編
原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兩屆)、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長
2012年5月22日於華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