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裁雲劍客(1 / 3)

馬龍峰頂終年積雪,四季不融,阿黑雖然身強力壯,可攀爬至山腰已是力氣用盡,李宓伸手欲拉他,他卻擺手道:“阿宓哥,你若是想賞景,這裏的高度就已經夠啦!峰頂全是積雪,你的衣衫太單薄,會凍壞的!”李宓看四周山石□,氣溫比之山下已冷了許多,他有內家真氣護體,一時還覺不出有何不適,反觀阿黑倒是已凍得臉色有些發白。

李宓心有愧意,便道:“阿黑哥,多謝你一路相送,這錠銀子你且收下,聊表我的一點謝意!”他將一錠五兩重的銀錁子塞進阿黑的手裏,阿黑麵色一變,連連甩手,好似那銀錁子會燙手,嘴裏嚷道:“咱們是朋友,幫朋友做這點小事算得什麼,哪能要你的銀子?”

李宓想不到這位白族漢子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豪爽的話來,一時愣住,阿黑趁他發愣的當口,已笑嘻嘻跑了開去,邊跑邊喊道:“阿宓哥,你若是下山,別忘了到我家來喝茶,我家就住在山下的上村……”

李宓遠遠的看他的身影消失在冷杉林內,歎了口氣,悵然若失的收起那錠銀子。辨明阿黑先前所指的方向後,他一路繞過零散的冷杉小樹,走了沒盞茶時辰,忽聽風中傳來一陣嗬斥打鬥之聲,他吃了一驚,趕忙加快腳步。

隻見一株枝杆如傘的參天雲鬆下,兩道人影正纏鬥在一起。這二人一個身穿青白色長袍,年歲介於三四十歲之間,形相清臒,豐姿雋拔,眉宇間隱隱有股霸氣;另一人卻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李宓當即認出那青袍男子正是他此次上點蒼山找尋的故人慕容徵。

慕容徵年少成名,曾仗一柄裁雲寶劍,劍挑東西南北數十位使劍名家高手,所向無敵,武林中人因此將其佩劍的劍名喚作對他的尊稱。“裁雲劍”慕容徵,意思是說他的劍法高明得就連天上的雲彩也能一劍裁開。然而正負盛名的慕容徵卻在五年前突然從江湖上銷聲匿跡,隻有少數摯交好友才知他是獨自躲進點蒼山過起了隱居生活,至於原因到底為何,卻無人得知。

此刻與慕容徵比鬥的少年容貌清俊,劍法精妙,雖然年紀輕輕卻能仗劍接下慕容徵的劍勢而未露半分敗跡。李宓見識過慕容徵的武功,是以對那少年的身手大為驚奇,忍不住噫呼出聲。

隻聽一聲厲喝:“且住!”那少年忽然收劍跳開數尺,慕容徵隨即罷手,刷地聲還劍入鞘,端地幹淨利落。

那少年濃眉一揚,麵露鄙夷之色,說道:“想不到堂堂裁雲劍,居然也需使這等卑鄙伎倆!”慕容徵眉頭微蹙,那少年已指著從冷杉林後緩慢踱出的李宓道:“你若自問打不贏我,棄劍認輸便是,何必招來幫手暗中埋伏?”

李宓聽那少年不問青紅皂白就隨口編派,且口氣狂妄,目中無人至極,心中暗暗動怒,正待出言教訓,慕容徵已微微一笑道:“輸贏於我並無多大意義,隻是連累李兄枉作小人,那可大大不該!”手指微動,也未見他如何拔劍,如何出劍,隻聽“鏘”地聲,那少年手中握著的長劍突然一斷為二,半截劍頭當啷落在了地上,而慕容徵的劍仍舊歸於鞘內,從他拔劍、遞招、斷劍、收鞘,快得當真隻在眨眼之間。以李宓的修為,也隻能看清他一連串的動作,他自問若將少年的立場換作是自己,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包保無失。

時隔五年,李宓再次目睹摯友的劍法,竟是更勝當年,心中激動,忍不住脫口讚道:“好一招‘孤雁驚鴻’啊!”

少年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眼中似要噴出火來,怒斥道:“好你個慕容徵!這是我掌教師兄贈予我的佩劍,你膽敢將它折斷,你未免也太不將我昆侖派放在眼裏啦!”李宓聞言大愕,他沒想到這少年來頭不小,竟是昆侖門下。

昆侖掌教阮績韜數年前曾鼎立襄助朝廷敗退吐蕃大軍,在青海一帶威名遠揚,無人不知。阮績韜武功奇高,昆侖派門下弟子眾多,但與他平輩的卻隻有他的四位師弟,“阮、閔、陸、鄭、劉”江湖並稱“昆侖五居士”。

李宓暗忖:“瞧這少年的年紀,莫非是五居士中最小的師弟劉勉旃?聽說他因為入門較晚,是以武功盡數由阮績韜代師親傳,他年紀最小,四位同門師兄都極為寵他,慕容兄一時大意削斷了他的寶劍,他若回去跟師兄們胡說八道,這……這恐怕立時便要招致一場事端!”他知道以慕容徵的脾氣一旦倔起來,未必會把昆侖派放在眼裏,說不定還會一氣之下殺上昆侖肆意挑釁一番。慕容徵的武功雖然高,但昆侖好手不下百計,他以一擋百,如何能敵?不由替好友的暗暗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