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2:
在2017年 T 市的\"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員\"評選活動中,小童以壓倒性的票數獲得第一名。一個年僅25歲的年輕人,為何能從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本市特派員中脫穎而出呢?
領導說,他所服務的 S 村地處偏僻,有一段路車根本開不進去,下雨天時他坐摩托車進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別狼狽。可是他每個月去 S 村的次數和時間都遠遠超過了考核要求。同事們說,他要是有什麼沒弄懂的問題,肯定會睡不好覺,會纏著老特派員們搞清楚的。大學書本告訴了他\"是什麼\"\"為什麼\",但他覺得還不夠。從來到我們這兒,他就開始研究我們這兒的土壤、天氣、鄉情民俗,他一個北方人竟然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學會了我們這兒的方言。
老鄉們說,他態度好,說話和氣。大家都喜歡和他說話。他說的話大家聽得懂,句子不長,用的也是田坎語言,好懂實用。而且他手把手地傳技術,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教給大家的東西都能被記得住。\"他講的東西很接地氣,富有土味兒。而且,他還會收集村民的需求,定期地在網上開展u0027訂單化u0027培訓。這樣的特派員難找。\"村支書也對小童讚不絕口。
而小童自己卻說,自己能贏得人家的喜歡,在於自己會玩些\"小花樣\"。\"老鄉們要的是技術,晦澀的理論講得再高深,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老鄉們學技術,最終還是要落腳到做上麵去。科教本身有些乏味,必須要加點料才會有滋有味。我在做技術特派工作時,就堅持添加u0027三味u0027:一是原味,堅持用原汁原味的田坎語言講授,盡量講短話,講土話;二是鮮味,給鄉親們的一定是最新的農技知識,過時的、可能已經不適用的,堅決不講;三是甜味,對鄉親們積極鼓勵,盡量用積極的語言,誰都希望話好聽啊,多給他們看看成功的案例,正麵激勵。如果你用的是本地語言,說的是農家事,講的是致富經,他們不歡迎你都難啊。\"
答案
1.工作態度認真:吃苦耐勞,勤學好問。
2.業務能力過硬:具有真才實學,注重實踐,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3.工作方法得當:(1)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傳技術。(2)收集村民需求,定期在網上開展\"訂單化\"培訓。(3)堅持\"三味\",用田坎語言傳授最新農技知識,善於正麵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