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梳頭(1 / 1)

我有一個比一般人大的頭。理所當然的,頭發比一般人多。更糟糕的是,我的頭上居然有兩個旋,隻要頭發不夠長,就完全不能貼在頭皮上,隻能直立,並散開,自從小學二年級留短發被同學笑稱為“大蘿卜頭”後,我就再也沒有剪短發的勇氣。照常理,梳頭紮辮應該早就是我獨立完成的事了。可是,說句不怕大家笑的話,十七歲的我至今仍讓媽媽幫忙梳頭。

年紀小的時候,我不會梳頭。隻是每當我搖著兩條媽媽梳的辮子穿梭在夥伴們羨慕的眼光裏時,我總覺得媽媽厲害,居然可以把我那一頭亂蓬蓬的頭發整理得這麼好。所以,每次媽媽給我梳頭,我都會虔誠地捧上梳子,乖乖地坐著不動。然後,媽媽把我頭上的皮筋拿下來,用梳輕輕地理順頭發,再輕輕地一束一束編成麻花。這個時候我的耳邊總會響起梳子與頭發磨擦時“沙沙”的響聲,還有媽媽輕輕的說話聲:“我女兒這個扁扁的頭,編出辮子來最漂亮了……”不用看我也猜得出,媽媽的臉上一定帶著微笑。

後來隨著功課一天天加重,我再也沒有時間等媽媽起床後梳頭了,於是我和媽媽的位置由我坐媽媽站,變成了我蹲著,媽媽坐在床上,爸爸常常說:“你該自己學會紮辮子了。每天讓你媽這樣,她怎麼休息!”“可我沒時間嘛!”我說。這顯然是個不成立的理由,自己梳和媽媽梳的時間不一樣嗎!可居然讓爸爸很久沒有再提起這件事。到了暑假,我再也沒有理由偷這個懶了。可是當我把梳子插進頭發時,我卻覺得很痛,其實我的頭發是很難理順的,梳的時候很費勁。那個時候我才發現,媽媽的手是那樣巧,才能讓我有輕輕的、柔柔的、舒服的感覺。媽媽給我梳頭時用的不是梳子,而是一顆溫柔的心……現在,我仍然讓媽媽幫我梳頭發。這對於一個馬上要成年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不但爸爸常常說我,就連媽媽有時也會調侃似的說一句:“是不是準備上大學時也帶上你媽去專門給你梳頭啊?”當然不是。我已經會梳了,而且也梳得有模有樣了!我心裏說。隻是,我已經習慣拿起梳子就遞給您。您也已經習慣在每天的那個時候就起床接梳子了。就像您早已習慣把愛通過梳子傳遞給我,而我也早已習慣通過梳子接受您暖暖的愛意一樣。既然早已成為了習慣,就暫時不要去改變它了,好嗎?

我知道將來會有這麼一天的,我會飛向遠方,而這個習慣也會被打破。

我知道將來會有這麼一天的,我會從遠方飛回來,和媽媽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媽媽坐在我的身前,我拿著梳子梳理媽媽那頭早已發白的頭發,一梳,一梳,輕輕地,輕輕地……

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