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連在滄桑的古城(1 / 1)

一本好書就是一座滄桑的古城。

沒有現代都市的浮華,沒有遙不可及的距離和炫目的光環,隻有自然、簡樸。品讀古城,是一種超脫,是一種心靈的親近,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品讀書中一行行美麗的方塊字,仿佛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曲水石橋,當你驚訝於書中精巧的構思,或者陶醉於書中美麗的詞藻,你就不由得不相信,這一切好像是為了你而特製。每一條向晚的青石街,每一彎映月的小橋流水,甚至牆角的野花,屋簷上的青草,都彰顯出作者和文章的靈魂。這些令你感動,給你溫馨,讓你品味出它實實在在的美,你就會感到流淌在心中的韻律或慷慨激昂,或悱惻纏綿。

小城的美當然不止這些,當你走進那一扇扇沉重而又滄桑的古門,聽到巷尾的時間的風,拂起青簷上的風鈴,你是否會驀然察覺:時間與空間的隔閡已不複存在。走過那扇門,你就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駐足。這不,你會發現孔子在三尺講台上,孜孜不倦地教誨著台下的弟子。你可以走上前去同孔子交談,盡管思想觀念有了天壤之別,然而,你也會學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等道理。另一扇門裏,是聰明的阿基米德,他會告訴你,理論上可以用杠杆去撬地球;但你會告訴他,實際上這行不通。打開另一扇門,則又是一個新天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泛舟長江,興趣之時寫下千古名篇。你何不與他一起舉杯邀明月,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告別蘇軾,又聽到貝多芬慷慨的命運交響曲,從他那兒你該學到人生雖然路途坎坷,但我們應該不畏風雨,扼住命運的咽喉。看到貝多芬抗擊命運的感人故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們,會不奮起跟自己的命運搏鬥?徜徉書海,你一定能找到你精神慰藉的港灣?

小城雖小,但蘊味無窮。書本雖小,但海納百川。

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