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三相電動機重繞後的浸漆與成品檢驗(1 / 3)

重繞三相電動機經過檢驗和試機,再拆開又對定子繞組進行觀察,確認合格之後,就可進入浸漆與烘烤工序了。

9.1浸漆目的與浸漆方法

9.1.1浸漆目的

給繞組浸漆,主要有四個目的:

(一)提高抵禦潮氣的能力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絕緣物質在空氣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潮作用。所謂“潮氣”即水分。絕緣物質如槽絕緣墊,端部的隔相絕緣等,如果吸收了潮氣,嚴重時,三相電動機繞組的絕緣電阻將大幅度下降,直至低於0.51~10以下時,就會影響三相電動機的電氣性能。經過浸漆處理後,漆膜將絕緣物質中的微孔和薄層的間隙得以填充,毛細管孔隙減少,在絕緣材料、漆包線(紗包線)、導線接頭等處的表麵,結成了一層致密而光滑的抵抗潮氣入侵的漆膜。這樣,水分進入絕緣內部就十分難了,因而三相電動機的耐潮能力得到顯著的增強。

(二)提高導熱性能和散熱效果

繞組在沒有浸漆前,存在著大量的空隙。這些空隙充滿了空氣、水分。據專家提供的數據表明,空氣的熱導率,導熱性能極差,嚴重地影響著繞組熱量的散發。浸漆處理後,絕緣漆填充了繞組的空隙,空氣無藏身之處,使繞組,絕緣物、鐵芯形成致密的整體。由於絕緣漆膜的熱導率,這就使導熱性能大為提高。繞組表麵形成的一層漆膜,大大減少了導線和空氣的接觸,使導線的金屬材料氧化過程緩慢,也就延長了三相電動機的使用壽命。

(三)提高繞組的電氣強度和機械強度

繞組浸漆處理後,漆膜的擊穿強度及其他電氣性能遠遠高於空氣,又可避免由於電磁力、振動和冷熱伸縮引起的絕緣鬆動和磨損。尤其是三相電動機在起動時電流很大,導線將發生強烈的振動,時間長了導線絕緣層很可能被摩擦破,會發生短路、接地等事故。經浸漆處理之後.使疏散的漆包線膠合成一個結實的“團體”,這樣不僅提高了電氣強度,也提高了機械強度。

(四)提高繞組的化學穩定性

空氣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頗多,尤其一些化工部門使用的三相電動機,其繞組隨時都在麵臨著酸、堿等化學物質的圍攻。經過絕緣處理後,堅硬的漆膜能防止絕緣材料、導線、槽楔、鐵芯等直接與有害的化學介質的接觸,從而提高了繞組的化學穩定性。

此外,經浸漆處理後,使繞組提高了防黴、防菌、防電暈、防油汙、防塵等等的能力。

9.1.2浸漆方法

浸漆方法基本有四種,即沉浸法、澆漆法、刷漆法、滾漆法等。究竟選哪種,讀者應根據現有條件、三相電動機體積大小,以及三相電動機對絕緣質量要求等諸多方麵來確定。

(一)沉浸法

此方法適宜於批量修理的門市部、個體專業戶對小型三相電動機的浸漆處理。顧名思義,沉浸法是將三相電動機定子或轉子全部沉沒於絕緣漆中,讓絕緣漆浸透到所有的絕緣縫隙之中,填充繞組各匝間間隙,以及槽內所有空隙。此法效果最好。

(二)澆漆法

澆漆法所用設備簡單,效果不如沉浸法好。它最適宜對單台三相電動機的浸漆處理,尤其適宜對中型三相電動機的浸漆處理。

(三)刷漆法

如果繞組隻換一二個線圈,那麼用此法較省料。方法是,用漆刷蘸絕緣漆對新嵌線圈刷漆,以增強絕緣能力。

(四)滾漆法

滾漆法適應於繞線轉子繞組的浸漆處理。操作方法是這樣的:把絕緣漆倒入漆槽內,漆麵要高於繞組100;並將漆槽加熱到50左右,然後把轉子軸水平放置,使轉子在漆槽內滾動,至浸透漆為止。爾後,將轉子抬出漆麵,讓漆滴幹20~30分鍾。

絕緣漆有兩大類,即有溶劑漆和無溶劑漆。如果采用有溶劑漆,最少要浸兩次漆;要是采用無溶劑漆,可浸一次。

9.2浸漆前的準備工作

浸漆前的準備工作較多,但主要是待浸三相電動機的準備、絕緣漆的準備、浸漆設備的準備等。

9.2.1待浸

三相電動機的準備重繞修理三相電動機,必須經過第8章介紹的內容進行各項檢驗合格,並又經過半成品的試驗之後,認為沒有遺留問題,才允許進入浸漆工序。試想,有問題的三相電動機,一經浸漆烘幹,再發現有故障或故障隱患,那將又得進行拆機、拆除繞組重繞等返工,造成的損失就大了。

在進入浸漆工序之前,對定子(或轉子)要進行清掃,可用幹淨的白布擦拭定子鐵芯、槽口;用清潔的壓縮空氣吹淨積塵。

9.2.2絕緣漆的準備浸漆處理用的絕緣漆按用途可分為浸漬漆和覆蓋漆。

(一)浸漬漆

根據浸漆工藝要求,對浸漬漆要求如下:

1.浸漬漆應有適當的粘度以及較高的固體含量,以便能滲人繞組及絕緣層內,填充空隙。

2.形成漆膜快,幹燥性能好,又便於長期貯存。

3.粘附能力強,富於彈性。固化後能經得起三相電動機啟動時強烈衝擊。

4.浸漬漆自身應有良好的絕緣性能。

5.具有良好的耐潮、耐熱、耐油性能。化學性能穩定。

6.與導線、絕緣材料的兼容性能好。

浸漬漆又分為有溶劑漆和無溶劑兩大類:有溶劑漆由合成樹脂或天然樹脂與溶劑組成。具有較好滲透性,浸漆工藝簡便。但浸供周期較長,固化慢,溶劑的揮發還會造成浪費和環境汙染。有溶劑漆用得最多的是醇酸類漆和環氧類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