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張 閨蜜奪愛(1 / 2)

唐先瓊的嫁妝在婚期之前險險地趕製完工了。

江漢平原的習俗婚期的前一天叫做“上頭”---大概是說新郎新娘孤單的日子到頭了的意思吧。

“上頭”的前一天晚上,準新娘要在女伴們的陪伴下“裝箱”--把準新娘陪嫁的衣物裝進新箱子裏--衣服和褲子要套起來放,叫做同心同德;箱子裏還要放進花生紅棗寓意早生貴子;還要放進紅包,因為,東西到了男家,就會有人“抄廂”,也就是當眾展示陪嫁的箱底,紅包是給那些抄箱的人的。

第二天,“上頭”的日子到了,男家浩浩蕩蕩來來一幫人,用板車拉來魚肉和用壇子裝的酒(“壇子”一稱的來曆),在女放家吃過飯,就把女方家陪嫁的家具,床上用品,縫紉機,自行車等都搬上車,“明目張膽地搶劫走了”。

第二天是,“明目張膽地搶人”。---男方家熱火朝天,女方家猶如冷水澆頭。---所以,都喜歡生兒子。

婚期當天,準新娘在娘家的最後一頓飯要由10個未婚姐妹相陪;新娘要由自家最親的男性帶著這10個姐妹去送嫁。送到男方家附近,送嫁的人被全體攔下,就近在附近喝茶吃點心,等新郎新娘舉行完結婚儀式,才被邀請到新郎新娘的家裏做客吃酒席。席間新娘的男性至親在男方家長敬酒時代表娘家人把新娘托付給男方家長,請他們以後善待新娘,原諒她的過失,像對待自家女兒一樣對新娘。男方家長自然是怎麼說怎麼好。接著男方就給每個是送親的人派發禮物以表紀念。有的當場分發給每個人,有的就按人數一起交給新娘的這位至親回去以後代為分派。

何蝦貴何楊娟是唐先瓊最要好的朋友,自然是要藥裏少不了甘草---從“趕嫁”、“裝箱”、“上頭”到“送嫁”都參加了。

唐先瓊家的禮物是統一拿回何家塘之後派發下來的,送嫁的人每人得到一方精美的手帕。

楊娟的手帕是第二天從唐家拿到的,唐家知道她跟何蝦貴常常在一起,就讓楊娟把何蝦貴的手帕帶給她。

正好楊娟要找何蝦貴學織一種毛衣的新花樣,就拿著何蝦貴的禮物找他來了。

冬天的何家塘村灣裏,樹們光禿禿地l站立在房前屋後,幾條狗懶洋洋地在村子裏晃悠,遠處的渡口不時傳來汽輪嗚嗚的鳴笛聲,要不是下午下起了小雨,就算這樣的農閑時節,也是要出工下地的。隊上總有做不完的事。

送走了唐先瓊,楊娟的壓力一下子就增大了很多---她現在是8組最大的未婚姑娘了。

而且,別人給她介紹對象總是高不成低不就---她不像蝦蝦貴讀過書,但是,她比何蝦貴會幹農活,她的家庭條件也不差。

條件好的人家看不上她,條件差的她又怕被人笑話。

漸漸地,她的婚事成了她父母的煩心事。

都說包辦婚姻不好,可是,楊娟心裏巴不得自己父母已經給自己從小定下了人家,那現在她就不用這麼尷尬了。

就像何蝦貴,在她們這幫女孩中,她除了讀過書,什麼也比不過別人,可是她的父母給她定的娃娃親也沒什麼不好啊。

那蔡躍進楊娟見過幾次了,人機靈又細心。雖說是富農成分吧但是人家是木匠,心靈手巧能掙錢。

一時間,楊娟倒覺得何蝦貴撿了便宜,在楊娟的心裏,何蝦貴配不上蔡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