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運如此無奈(3 / 3)

喜子嫁李剛,喜子的爺爺死活不答應,雖然不是親的,但還是要對喜子負責的,她說要是喜子嫁了李剛,他一天也沒臉活在世上,可喜子堅持要嫁李剛,爺爺本就身體多病,再加上這一氣,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那時的人們,死是一件較為平常的事情,村裏時不時就有人沒了,年老的、生病的、上吊的、還有餓死的。

喜子將爺爺和娘和爹都葬在了東口的南山下,她說,剛子啊,你以後可要對我好,為了你,我可是什麼都沒有了,我對不起爺爺,更對不起死了的娘,你要是不對我好,我,我,喜子說不下去了。李剛說,怎麼會呢,我怎麼能讓你受苦呢,你放心,我以後一定待你好,我會好好勞動,不讓你受一點點罪。

喜子懷孕了,幾個月後,她生下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生下來和李剛長得很像,可喜子想要兒子,所以對女兒並不是多喜歡,還特意起名“換弟”,她盼著下一個是兒子。兩年後,喜子又一連生了兩個女兒,十九歲的她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繁重的家務壓得她上不來氣,再看李剛,整天沒頭沒腦,好吃懶做,根本不是原來說的樣子,男人啊,終歸是男人,喜子本來是寧願相信天下有鬼也不相信男人這張破嘴的,可那時暈了頭,瞎了眼。養活三個孩子已經超出了李剛的能力範圍,重活幹不了,也不是幹不了,壓根就沒怎麼去幹,別人鋤三畝地,他最多隻能鋤一畝,這還是其次,也不知什麼時候,李剛成天跟那些寡婦、娘門們在一塊,滿嘴沒有一句幹淨的話。讓喜子整天連眼淚都流幹了啊。李剛掙的分太少,根本解決不了家裏的溫飽,沒辦法,喜子隻好將孩子扔在家裏,一起出去掙工分。

那年大旱,家裏隻分了一點糧食,大人餓得站都站不穩,孩子更是餓得直哭,喜子連一點兒奶也擠不出來喂孩子了。再加上這幾年李剛的性格早就讓喜子鐵了心了,開始還能靠公公李國成“補貼”一點,後來李國成死了,家裏就一貧如洗了,不僅是這樣,還得養著李剛七十歲的老娘,喜子受夠了,這樣下去,娘兒四個肯定會被餓死。

幹脆,喜子走。

她再一次離了婚,走得時候,李剛跪下來求喜子不要走,可喜子帶著孩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石窪村是一個極偏僻的村落,喜子帶著三個女兒,最大的女兒才4歲,她是被石窪村的山子哥接走的,山子哥是別人給喜子介紹的對像。

山子哥家曾是地主,解放後想方設法才登記了個中農,山子哥是石窪村有名的莊稼漢。再說,石窪村雖然與世隔絕,卻是一個富足的村子,山清水秀,山裏的野味多的很,山子哥最擅長這些,有時冬天用鐵繩套住的兔子吃都吃不完,還賣出去。這對喜子來說固然是可喜的,可喜子現在最希望的並不是這些,隻要山子哥對她和孩子好,有個歸宿,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啊。

走那天,喜子是被轎子抬走的,娘四個坐在轎子裏,人們都出來看喜子,自從喜子來到這裏,就沒有見過轎子,今天喜子終於也坐了一回轎,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傷心,喜子整整哭了一路。送她的人在山路邊排成兩行,不知是在送她,還是在看那個花轎,那些呆滯的眼神,那些無力的揮手,讓喜子突然覺得這一走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喜子二十歲嫁到石窪村,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裏,山子哥對她很好,後來,大女兒也和喜子的哥哥的情況一樣,被送回了孩子父親那裏,喜子養著她的女兒和山子哥的兩個兒子,山子哥本來有三個兒子,但一對一,送回了大女兒,山子哥也將小兒子送了人,後來他們又生了5個女兒,由於孩子太多,喜子常是沒有衣服穿的,隻好藏進被子裏。其中的一個女兒被送了人,至此沒有音信。喜子想要兒子的願望最終在43歲生了最後一個女兒後徹底破滅了,因為那時已開始計劃生育了,否則喜子還會再生下去的。

喜子原來的男人整天在村子裏鬼混,有一次,他和河邊洗衣服的女人們打賭,人家說他挑不起那擔土,他就挑起來讓人看,然後兩個女人都坐進去說這回你挑不動的,他使出全身的勁把這兩個女人挑起來,走出了50米,結果第二天就死了。他們的大女兒同喜子一樣成了孤兒。

喜子時時埋怨自己,是自己的無能讓大女兒也變成自己的命運,埋怨自己不該將七女兒送了人,她總是哭著像祥林嫂一樣不停講述著自己的過去,可是命運又是幾個人所能改變得了的呢,舊時的村落,天空總是傻白傻白的,每個人的命運在冥冥之中早已被上天安排好了,常人,誰又能左右的了呢,更談不上埋怨了。

寫到這裏,我心已碎,寫不盡的辛酸故事以後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