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當七俠(1 / 2)

莫聲穀也道:“除卻‘煉域門’之外,江湖之上尚有明教、白蓮教等正邪未明的教派,聽說他們身後都控製不小的實力,或是稱霸一方,或是為禍鄉裏。但其勢大,江湖之上雖有俠義之士卻是孤掌難鳴、難以抗衡。”

俞蓮舟想了想說道:“煉域門之強大遠非我等能想象,其下旁枝錯綜複雜,已然滲透了江湖各大勢力之中,前些日子丐幫八代長老孫誌遠便被發現是煉域門派來的細作。而煉域門這一代門主薛匡更是一代武學宗師,雖然他的人品為人所不齒,但修為之高便是師尊也極為讚歎推崇。至於明教和白蓮教,雖然教義不同,對元庭的統治頗為不滿,如今天下義士多出之二教。隻是教眾良莠不齊,難免成為江湖所詬病。”

莫聲穀不同意道:“難道說那薛匡比師尊更厲害不成?隻怕也是以訛傳訛罷了。”

宋遠橋聞言厲聲道:“七弟莫要如此,要知道師尊他老人家學究天人,實非我等所能參悟的。且師尊能有今日的修為,一是他老人家的絕世天資,二是他老人家秉持天地之勢,加上對人世的參悟,方才有了今日武當派溝通天地的武學奇葩。但是世人以千萬計,其中聰明才智之士不可勝數,若其中有一二才智隻是專心於武學,其成就必不可限量。薛匡人品雖不值一提,但功力之強隻怕也非我等所能理解的。我們武當七俠雖然闖出了若大的名聲,並不是因為我等武功天下無敵,而是行俠仗義,為江湖同道所肯定,這才客氣叫一聲‘武當七俠’。所以七弟切不可因此而小覷了天下英雄,遠的不說,便是少林派中就有功力絕倫之士,四大神僧中七弟又能勝得了幾個?”

莫聲穀少有見到宋遠橋如此嚴厲著色,連忙道:“是小弟我著相了,謹記大師兄教誨。”

宋遠橋見他神色慚愧,也覺自己有些過火,歎息道:“這也難怪七弟會如此想,自從少林派空見神僧喪命於明教法王謝遜之手後,少林派空聞神僧下令封寺,韜光養晦。這才使得少林派近年來在江湖上名頭不響,大有被我武當蓋過之勢。隻是人家千年沉積,非是我武當派可以比擬的。”

俞蓮舟也點頭道:“少林派便也罷了,大家雖然教派不同,都是秉持正義之士。而那明教且不說教徒眾多,教中高手更是數不勝數,和煉域門一東一西,勢力不相上下。隻是這明教雖然和元庭作對,對我正教隻怕也不待見,近年來喪命於明教之手的正教之士也不在少數,我看這恩怨遲早會壓製不住,那時候隻怕事情白白便宜了元庭。”

宋遠橋沉吟道:“前些日子華山派的鮮於掌門送來一份信,其中便提到了明教之事,看來和明教的恩怨已經成為江湖上的頭等大事,我們武當派該早做準備才是。”

俞蓮舟也歎息一番,卻是無法可想,想了想道:“師兄前些日子提起正一教的張教主曾有書函來言:近日要來咱們武當山一趟,想和咱們印證一下道家武學,想必這幾天便要上山。其中更是提到明教教徒眾多,恐成禍害,他們正一教和咱們武當俱是道教一脈,教義大有相通之處,正好印證一番,也好為將來壓製明教發展而打算。隻是這時機選的可有些推敲,和鮮於掌門的信函一前一後到達武當,其中莫不是有什麼玄機不成?”

莫聲穀忽然道:“聽說正一教教下教眾數萬,教主張正常‘天遁劍法’天下無雙,‘九天引雷心法’更有起死回生之能。我想三哥如果能學到‘九天引雷心法’,說不定…”

“七弟住口!”宋遠橋和俞蓮舟齊聲喝道,嚇得莫聲穀將後麵的話吞進了肚子。

“三哥已經是這樣了,大夥就不必為我費心了。”俞岱岩見到莫聲穀滿心委屈,苦笑道:“我俞岱岩能有各位師兄弟為我操心,這輩子便是如此又有何妨?”

“三弟切莫灰心。”宋遠橋淡淡的說道:“‘九天引雷心法’固然神奇,卻為人家不傳之秘,三弟想要恢複還得另想他法。此番師尊閉關五年,便是要創出一套可令三弟恢複生機之功,以師尊之能窮五年功夫所創神功,必然有過人之處,三弟恢複指日可待,咱們不必羨慕人家秘法。如果七弟你心存它意的話,到時候莫說整個江湖容你不得,便是師尊也要責備你。”

俞蓮舟正色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一教的武學確有其過人之處,教主張正常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傳說他已經多年來不用劍,勤修‘九天引雷心法’,修為一日千裏,江湖傳言便是師尊也未必能勝。隻是君子理當取之有道,切不可因一己之私而行苟且之事,即便‘九天引雷心法’當真可以令三弟恢複生機,這樣的它山之石不取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