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六(1 / 2)

秦大鵬死了。

鄭方桐的病好了。

如果說鄭方桐所帶的三連在搶救活人方麵打了敗仗,那麼在隨後的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恢複生產的戰鬥中卻是大顯身手大出風頭的。

一九八七年,我參加新聞職稱評定。當我翻閱並複印過去的“新聞作品”時,就看到反映鄭方桐及其三連事跡的報道竟有六條之多。如今讀來,雖然在某些提法上有點別扭,但其事跡仍然是感人的。下麵不妨摘錄那麼兩則。

通宵冒雨補窩棚

八月六日晚上,還在餘震中的唐山一帶,又突然下起了暴雨。“人民群眾的窩棚漏不漏雨?”戰鬥了多天的海軍抗震救災部隊三連的幹部戰士雖然十分疲勞,但怎麼也不能安眠。連長鄭方桐悄悄出去了,戰士們也隨後自動跟了出來,他們有的拿著油氈紙,有的抱著塑料布,頂著傾盆大雨,奔向各個居民點,路上,有的被磚頭絆得摔了跤,有的被釘子紮破了腳,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疼。一家家走啊,一戶戶查,窩棚有漏的,補上;門口有積水的,疏通。夜深了,退休老工人楊大爺正為棚子漏雨急得團團轉,突然棚內雨點斷了。他以為是外麵雨停了哩,誰知撩起門簾一看,是連長鄭方桐等二人正在暴雨中給他補棚子,感動得楊大爺熱淚直往下掉。

大雨下了個通宵,戰士們個個心紅似火。新戰士趙國軍從鄭大娘棚前路過,發現棚子漏雨,可身邊又沒有別的材料補漏,就把自己的雨衣脫下來蓋到了棚子上。大娘見此情景,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最後,大娘問趙國軍叫什麼名字,他答了聲“學雷鋒”,就消失在風雨中。

在金錢麵前……

八月七日上午,海軍某部幹事金兆峰帶領三連十四名戰士幫助唐山市勝利街銀行分理處清理廢墟。他們發揚大公無私和一絲不苟的精神,從倒塌的庫房中一點一點地扒,一分一分地揀,扒掘出了二十六萬九千六百六十一元八角三分的現款。在金錢麵前,沒有一個戰士動心,他們全部如數移交給了分理處負責同誌。經業務人員核對,搶救出的這批現款與帳麵數字完全相符,分文沒受損失。指戰員們的高度負責精神,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好評。

這些稿子見報後,老金來了勁兒,跑到我的帳篷裏說是:“好家夥,特約記者還真行哩,一登一個專版,一登一個專版!”

我問他:“現在戰士們的情緒怎麼樣?”

“那是沒說的,嗷嗷叫,都說是咱的名字還是頭一回上報紙哩,不好好幹還行?甭說戰士們了,我的名字也是頭一回上報紙,過去淨上處分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