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楠木傳(2 / 3)

甚至,她會告訴女兒:“你盯住了他!他整天在外麵幹什麼?你知不知道?他說是上班,真的假的?他說是去了他媽媽家,真的去了?還是偷偷摸摸的和別的女人瞎溜達了?他晚上回家晚了,會不會搞破鞋去了?他看上了外麵的小姑娘,你能不能發現?”

她每天都在猜忌,辛辛苦苦的去猜忌別人,哪怕女婿晚回家十分鍾,她都會在女兒的耳邊念叨:“我和你說,他整不好幹什麼去了呢!說不準和別的小姑娘約會去了!你知道嗎?你不知道!等著甩了你的時候,你就後悔去吧!一天天跟著傻子似的!一點都盯不住老公!你整天跟著他,死死地盯著他啊!”

這樣的丈母娘,說好,也有好的地方,她好歹心疼女兒,給女兒買吃買穿,買這兒買那兒,自然節省了男方的很多開支。

當然,挑撥是非,也是很不好的地方。

等到季可可的兩次婚姻,全都走向失敗的時候,李春花就意識到了,女兒靠不住。

她曾經渴望讓女兒嫁給大款,渴望女兒帶著她飛黃騰達,渴望通過女兒過上龍鳳的生活,那種山珍海味,開好車住別墅的日子。

然而,季可可兩次的婚姻失敗,卻讓李春花的希望一次次都落空了。

終於,她無奈之下,放棄了對女兒的期許,把這份希望簽回到了丈夫方誌果的身上,她選擇和方誌果一心一意的過日子,讓女兒離開家中,避免了家庭的矛盾,保全她的生活。

再來說一說季可可的兩段感情吧,我一直都知道,可可是一個單純的無知的,有點發傻的丫頭,她對男人沒有警戒心,對別人的話,更是分不清楚真假。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她做人的道理,這導致了季可可對於社會,對於現實,毫無經驗。

所以,她的第一段感情才會成為騙子的犧牲品。

朱楚生和她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好比是一隻貓,一隻狗,好像是相愛了結婚了,又能有什麼好下場呢?朱楚生與季可可根本不屬於同一個物種啊。

朱楚生的快樂,就是上網玩遊戲,挑逗一些小姑娘,朱楚生的夢想就是當大哥,朱楚生的金錢觀就是活一天算一天,哪怕是偷搶騙,都不會依靠他自己的努力賺錢,這就是差距。

季可可的話,朱楚生聽不懂,季可可的觀點,朱楚生不認可,他們的爭吵,隻會讓朱楚生覺得這個女人無法理喻,像是個神經病,而季可可的眼裏,朱楚生也是個瘋子。

他們注定要分開,從一開始,我就看到了他們的結局。

至於第二段婚姻,我原本以為他們會走得很遠,我還心痛的祝福季可可,希望她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不再流浪,不再漂泊。

然而,我又錯了。

要是說鄭東陽這個人,倒是挺不錯的。

有上進心,工作努力認真,各個方麵都挺優秀,並沒有什麼配不上季可可的地方。

但是,真正害了他們婚姻的罪魁禍首,就是婆媳關係。

這是一個自古就微妙的關係,婆婆對兒媳婦的要求過高,或者兒媳婦對婆婆的要求過高,都會導致最後的不利結局。

如果丈夫一味的偏袒一方,更會讓兩個人結仇。

婆婆愛兒子,媳婦愛丈夫,兩個女人同時深愛著一個男人,不管年齡多大,注定要成為仇人,雙方都巴不得這個男人會向著自己,而不是袒護另一個女人。

這就是婆媳矛盾為何曆史悠久的根源。

而對於鄭東陽來講,他和母親劉新平的關係更加微妙。

作為一個男人,從小跟著母親長大,男孩和母親相依為命,時間久了,這份親情滋生的愛會更加的強烈,她的母親戀子,他同樣會依戀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