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衣錦還鄉(2 / 2)

“二嫂,越來越年輕了。”一名看上去二十七八,瓜子臉,酒紅色頭發,長相清秀的女子笑道。此人正是張文威的姑姑,村裏極具傳奇的女子。

當年,低矮的瓦房下,外麵鞭炮雷鳴,迎親的隊伍即將到來,一片喜氣洋洋;漂亮的新娘卻在屋裏不停的抽泣,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在兩顆棒棒糖的**之下悄悄打開了後門,一個小夥子牽著新娘奪步而去。逃婚!如此大逆不道,傷風敗俗的事情讓整個村都驚動來,老天爺並沒有眷顧這對恩愛無比的戀人,女子還是被找到了,黑暗中女子以死相逼,父母無奈同意了這段愛情。小夥子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張文威的姑父,時間證明了真愛,當初一貧如洗,無父無母的小夥子通過十幾年的奮鬥,在縣城裏擁有了自己的房子。而當年的事情,也並沒有給雙方帶來隔閡,像親兒子一樣,有空就帶著補品來看望爺爺奶奶,什麼髒活累活都是搶著做。對姑姑也是極好,把三十多歲的人保養得看上去隻有二十七八。

“二哥,你把老板的車開回來了?”一名三十多少大漢放下擔子,一臉驚咦,正是張文威的三叔,老爸的親弟弟。也是老爸這一代唯一沒有去鎮上買房的,雖然是高級電工,一個月收入不菲,但一邊供養兩位老人,一邊還要供張文威的堂弟張文華和堂妹上學。常年在工地與農田之間徘徊,一邊掙錢,一邊照顧老人,基本上是父親兄弟中,擔子最重的一位。

“走,進去說話。”老爸笑了笑,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和眾人進了堂屋。

這時候,樓上又下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小胖子,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以及一名五六歲的小男孩。皆是張家三代子孫,三叔的兒子張文華,大伯的女兒張文瑞,姑姑的大小兒子,楊飛鷹、楊天鵬。

所有人都在,七月底,巴渝市宛如火爐,四十多度的高溫,晚輩們都琢磨著回到鄉下,一方麵是為了避暑,一方麵是幫老人收割稻穀。老媽從車裏拿出大堆的禮物,給三媽的鑽石耳環,姑姑的珍珠項鏈,奶奶的翡翠手鐲,嬸嬸的瑪瑙手鏈,三叔的黃金項鏈,姑父的金表,爺爺的玉觀音,大伯的玉墜,以及小孩子的衣服還有每人一個土豪金。

雖然眾人一陣推遲,但在張文威的勸說下,還是收下了。珠寶是在巴渝市三峽廣場挑的,都是比較名貴的東西,因為張文威知道,對於一家人來說,送錢並不合適。

晚上,奶奶張羅了一大桌好菜,河裏的魚又嫩又香,家裏的肉又酥又軟。一家人興奮地坐在堂屋,一邊吃著向噴噴的飯菜,一邊聽張文威繪聲繪色地自吹自擂。

張文威講述著自己,如何如何把握千變萬化的股市,如何如何在眾多大巨頭中遊刃有餘,如何如何將大公司玩弄與鼓掌之間,如何如何叱吒風雲。在張文威的三寸不爛之舌下,眾人聽得是雲裏霧裏,驚險之處一陣唏噓,不由得都誇道:“文威真能幹,有出息,有前途,光耀了咱們張家的門楣。”

飯後,老媽幫著收拾飯碗,幾條大漢圍坐在堂屋,瘦骨嶙峋的爺爺靠在桌邊,叼著長長的煙鬥,砸吧砸吧地抽著旱煙,心情卻是如呼出的煙熏,隻覺得揚眉吐氣。

“大哥、老三,這些年你們辛苦了。”老爸拍拍三叔的肩膀,帶著微微哽咽。實際上,作為家中老二,老爸是活得最舒坦的,沒有大伯一樣苦難的童年,也沒有三叔肩上的重擔,連張文威從小都是寄宿在三叔家,心裏不免幾分慚愧。

“沒事,文威這娃有出息了就好。”三叔一臉灑然,看著張文威,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一般,高興不已。

張文威很喜歡這種家的感覺,沒有勾心鬥角,沒有推三阻四,一家人和和睦睦,從來不因老人的問題而吵鬧,都主動承擔著自己的責任,你幫我,我幫你,不因你有錢而嫉妒,也不因你沒錢而歧視,大家開開心心,日子快快樂樂。

“三,現在文威有出息了,爸媽以後的生活就交給我吧,你還有兩個小的要上學,也不能苦了弟妹,以後有啥困難的就跟二哥說,爸媽以後就在鎮上,你想他們了就來看看,路也不遠,打個電話就來接你。”老爸開口,語氣不容質疑。

“嗯。”三叔看了看爺爺,又看了看奶奶,有些不舍。不過三叔知道這也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是時候去街上享福了,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看醫生也方便,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出去工作。

爺爺看著三個兒子,眼裏泛著淚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