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徐州夜話(1 / 2)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又起,聚眾數十萬,聲勢浩大,朝廷驚懼。

然而風起之地,正是金麟化龍之時。

兗州太守劉岱不自量力,出城迎戰,亡。借著這個契機,一代梟雄曹孟德在鮑信的幫助下,入主兗州,以雷霆之勢擊潰黃巾餘黨。招安納士,百餘日內,麾下披甲三十萬,帳內武有猛將,皆是虎狼之士,文有謀臣,俱胸中錦繡之輩。終遂淩雲之誌。

於是乃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琊郡取父曹嵩。但是這人生就如天意一般莫測,否極泰來,月盈則缺……

徐州城內

“呼”的一陣風吹過,卷起一行四人的腳邊的些許枯葉,夕陽藏在揚起的塵土中顯更加昏黃,主道上四條身影拉的老長,把原本就空曠的街道襯的更加寂寥。

四人頭上飄著塊,粘著塵土,有點坑髒的布塊,上邊寫著個還算端正的"酒"字。

對著麵前緊閉的門板,四人中,西鄉團起的臉無力的拉著“這是第幾家了?”

“不知道。”右邊響起了張飛特有的豪邁大嗓門。

“第六家了。”左手邊的韓擒虎很肯定的說。

西鄉不得不尷尬的回頭對身後的人一笑.道;“子龍,不想此事如此,真是抱歉。”

隻見身後之人身長八尺,退去戎裝,一身白色長衫,俊逸的臉龐,若不是那對劍眉星目,透著煞氣,倒是像經儒多過像一位將軍.

“東陽兄你我已是袍澤,何須如此客氣。”

西鄉無奈的歎了口氣,過幾天大家就又要分赴戰場了,所以才特邀約幾人痛飲一番。一敘袍澤:千裏路,共甘苦,陷陣地,死生托。二增豪情:義氣然,輕生死,殺鬥地,書汗青。

除了關羽學海無涯苦作舟,不懂回頭是岸,窩在營中背春秋,其餘三人都爽快應約,其中包括了劉備從同窗好友公孫瓚處借來的趙子龍。

可惜恐懼的氣息已經彌漫了全城,城中主道上幾不見一行人,道旁的酒肆店鋪也紛紛關門,似乎躲在家裏能更有安全感。

西鄉一夥人隻得再行尋找,路上西鄉不禁又回憶起城守府中陶謙那張蒼老的臉,即便身著錦衣,也無法掩蓋那暮靄沉沉的頹廢之氣。

原本隻是想結納如今儼然已是一方霸主的曹操,得知其父途經徐州,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款待兩日。特差都尉張闓,將部兵五百護送。

可是反骨仔張闓,行至半路,起了劫財之意,害了曹父的性命。

可謂千番算盡,卻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結納不成,反結怨。

當這位已算高壽的徐州太守見到久盼的皇叔劉玄德的時候,居然像小孩般嚎啕大哭起來,口中嚷到:“沒想到啊,我真的沒想到啊,如今大禍已釀,我死不足惜,可憐徐州百姓啊!”

世事多變乃至於此!

等到西鄉一夥尋到吃酒之處時,早已經是月上柳梢頭。

原正是士子商賈呼朋引伴、觥籌交錯的良辰,但此時偌大的弄堂上隻有個小二,倚在櫃台上似睡似醒。

尋了個臨窗口的桌子坐下,要了四隻大碗,叫了壇濁酒,拍開封泥,唱了個諾,當即先敬起遠道而來的子龍。

一仰脖,“咕嚕嚕”,滿大碗的酒水,如被鯨吸一般,瞬間就見了底。

率先喝完的張飛,也不理襟上沾的酒漬,“哈”的呼了口氣,大笑的拍起了趙子龍的背,“想不到你這錦繡的人兒,喝起酒來竟如此豪氣,再來!”

西鄉和韓擒虎當即從旁附和,起著哄,兩人知道張飛是酒缸子,殊難對付,自然想先灌倒一個,再來火拚張飛。

幾輪下來,趙子龍就感覺有點招架不住了,他隨公孫瓚駐守北寒之地,自然不會滴酒不沾,但是他為人自律,從未像張飛這般牛飲,讓自己宿醉軍中。

於是急忙尋了個話題,來轉開不斷勸酒的三人。

“此次曹賊來勢洶洶,稱二十萬眾,諸位觀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