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李世民的質問(2 / 3)

示意李然為柳一條搬上了一把竹椅,李世民端起桌前的溫茶,緩緩地小押了一口,又強提起了一些精神。

“具體的事宜,李然當是已與先生提過,”將茶碗放回,李世民低頭向堂下已是坐定的柳一條說道:“盧國公,蘇炳仁,還有昨兒剛倒下的宋國公,三位朝中德高望眾的重臣,在這種危急時刻,全部身染重恙,昏迷不醒,而太醫署的一幹太醫對此卻是束手無策,查了幾天,也沒診出個所以然來。”

“且,前段時間據說還在夔州看診地孫思邈道長,現在不知又雲遊到了何處,朕曾著人多方打探,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結果。”李世民抬手輕揉了揉自己的眉頭,道:“無奈何,情況危急,性命攸關,朕也隻得再請柳先生出山了。”

“皇上可是懷疑,這三位大人同時染恙,是有什麼人在其中做了手腳?”很敏銳地把握到李世民言語之中隱藏的意思,與李世民客套了一番之後,柳一條虛聲開言,直接向這位明君詢問。

“也不排除這種可能,”頗是讚賞地瞧看了柳一條一眼,李世民輕點了點頭,道:“不過重中之重,朕還是希望柳先生能讓這三位老臣早些蘇醒過來。”

現在的時局不穩,三位德高望眾的老臣同時病倒,並不是什麼好的兆頭,這幾日裏,李世民已是聽到了不少的流言,雖然這些流言大都不盡其實,很多甚至都極為荒謬,但是若是不管不顧地任由它們發展下去,在一些有心之人的有意推動之下,遲早都會造成一個不小的禍患,不得不防。

“小民定當盡力而為,不負皇上所望。”順著李世民的話頭兒,柳一條彎身應是,之後又冷不丁地開聲向李世民問道:“皇上是不是已然知道當日要取小民一家老小性命之人為誰?”

“嗯?”李世民神色微愣,兩隻老眼之中閃現出一絲異彩,看向柳一條的目光不由又多了一絲讚歎,小押了一口茶水以飾本心,老李不動聲色地開聲向柳一條問道:“柳先生為何會有如此一問?若是知曉了當日真凶為誰,朕又豈能讓他逍遙於法外?”

“柳先生如此相問,是不是想到了些什麼端倪?柳先生若是知曉誰是真凶的話,不妨直告於朕,朕定會為柳先生做主,將真凶繩之於法!”反問了柳一條一句,李世民饒有興趣地低頭向柳一條看來。

“皇上高看小民了,”柳一條小心地抬起頭來,開口就是一陣訴苦:“一條隻是一被人提刀追得四處流離的升鬥小民而已,無權,無勢,少有依靠,稍微遇到了一些事端,一條所能做的,也隻是帶著家人遠避,縮起身來而已。”

悄微地抬頭瞄了李世民一眼,柳一條接著說道:“這些,皇上當是最為清楚才是,當日一條化名柳亦凡在禮部受訓之時的狀況,還有一條在奉節狄府教授狄大人幼子讀書的情形,有家無歸,有親無見,身為人子,卻不能時刻守在爹娘身前盡孝,甚至連見上一麵,都是如同陌路,艱險重重,身為人夫、人父,卻是不能給妻兒們一個安穩安定的家戶,身為人兄,眼看著兄弟成婚,卻不能親往道賀,喝上一杯喜酒,身為一家之主……”

出口成章,聲情並茂,在大唐的皇宮裏,在李世民處理朝政要事的太極殿裏,麵對著李世民這位千古明君,柳一條苦著一張老臉,坐在那裏,囉哩叭嗦,大噴著口水,一盞茶,兩盞茶,三盞茶,在今天這個下著小雨的天氣裏,氣溫微寒不熱,可是這連著三盞茶的時間下來,卻也是讓在一旁侍候的內侍總管李然,直聽得滿腦袋的汗水。

“可憐爹娘還有小妹他們生死未卜,小民與妻兒在此又暴露了身份,天知道那把一直藏在暗出的刺刀什麼時候會再在小民的背後捅將出來……”

“行了行了!柳先生之意,朕已大致了解,柳先生可暫且住言。”決然地出聲打斷柳一條還待再說下去的話語,李世民再次抬手輕揉了下自己的眉頭,開始有些後悔,剛才,怎麼就鬼使神差地給了柳一條這般長地說話時間?

狗改不了,嗯嗯,淡定,淡定,應該說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看到柳一條現在的這般表現,李世民不由得又想起了第一次在太極殿與柳一條談論‘柳氏耕犁’歸屬時的情景,這小子現在,這是在跟自己淡條件。

“柳老實,柳賀氏,還有柳小惠他們三人,早在前日清晨,朕就已著人前往奉節接迎,不出半月,他們就能趕回長安,柳先生一家,屆時也可團聚。”沒有過多的廢話,李世民抬頭輕看了柳一條一眼,道:“你完全不用擔心他們在路上的安全問題,這次前往奉節的帶隊之人,就是你在前段時間新認的那位義兄,羅通,還有他手下的那一百禁衛。有他們在,當可保你父母小妹一路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