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聽完,喜道:“阿九願跟元帥一起前去婺州,阿九對那裏很熟悉,相信會對元帥有所幫助!”朱元璋聞言道:“如此也好,那你就先在我府中住下,待到出兵之時,你便於我同去!”說完便拉了他的手一同回府,阿九見他拉著自己的手,似乎是有點不好意思,朱元璋朝他看了一看,他馬上恢複神色道:“阿九先謝過元帥!”朱元璋笑道:“兄弟何必如此客氣!”說罷便往府內走去。
半月之後,湯和果然率軍而來。朱元璋大喜,親自前往迎接。湯和見了他說道:“我和常遇春等人先回了太平,嫂子說要幫鄧愈辦婚事,他便留下了。大哥,想不到你竟隻用三萬人馬便奪了應天,我真是佩服你!”朱元璋笑道:“一點小計,隻是隨機應變而已!”
湯和悄悄的上前對他說道:“大哥,我看時候差不多了,你總該稱個王了吧?”朱元璋搖頭道:“現下時機還不成熟,過段時間再說吧!”湯和道:“大哥,想那張士誠之輩都稱了誠王,你如此英雄,為何不稱王?”朱元璋拍著他的肩膀道:“兄弟,你可別小看張士誠。”湯和還要再說,被朱元璋阻止了。
朱元璋問道:“那此番你在太平留了多少軍馬?”湯和笑道:“大哥,你是擔心嫂子吧?放心,自攻克池州和青陽以後,我和常遇春所部已達十萬有餘。我留了五萬人馬給胡大海,太平有七萬人鎮守,你就放心吧!”朱元璋笑了笑,心想還是兄弟知道我的心意。當下他安排了宴席給湯和常遇春慶功,阿九自告奮勇的到廚房去幫忙,眾人一見又多了一位兄弟,心下均是甚喜。
宴席完畢後,朱元璋下令次日便率湯和徐達統兵五萬出征,由常遇春率軍七萬鎮守應天,封李善長為左右司郎中,節度軍中一切大小事務。李善長大喜,心想主上對我還是相當倚重的。當下湯和常遇春便各自領命回府,朱元璋留下了李善長,跟他商議具體事宜。朱元璋問道:“我此番還有一絲疑慮,往先生能替我解之。”
李善長問道:“不知主上尚有何事難解?”朱元璋歎了一口氣,說道:“目下我最擔心的便是陳友諒,他若趁我不在,率軍前來,不知先生到時將如何應付?”李善長看了看朱元璋,心想主上原來還要考一考我,那陳友諒不過是一個欺下犯上之徒,有何慮哉?
當下他便答道:“原來主上擔心的是這個,善長以為,主上盡管放心前去攻打湖州及婺州兩地,那陳友諒必定不會前來。”朱元璋問道:“先生何以如此肯定?”李善長道:“陳友諒殺死倪文俊,其部下暗中皆不服。況且徐壽輝尚在,陳友諒在除去擁戴他的黨羽以前,暫時還不敢殺之奪權。我看陳友諒取代徐壽輝雖然是遲早的事情,但數月之內必然不會。其篡位尚未成功,豈肯率軍前來攻打主上?那豈不是給徐壽輝以喘息之機,若他趁機剪除陳友諒的部屬,奪回大權,先緊閉城門不放陳友諒入城,再派兵襲擊其後;那時陳友諒退無可退,如喪家之犬,主上再要擊敗陳友諒,還不是易如反掌?”
朱元璋聞言大笑,對李善長道:“先生謀略深遠,元璋實是佩服之至!”李善長亦道:“這是主上要考考我,看我是否能守住應天,不知善長說得對否?”
朱元璋驚訝的道:“原來先生早已知曉?”李善長笑道:“我也隻是猜測,不過我想主上既然已經決定要去攻打湖州兩地,心中對各方情況必然已考慮完備。若是主上真的要問這個問題,恐怕也應該是在半月以前。因為那時還未決定是否出兵,出征之前所有問題必須考慮清楚,所以那時便該問我。但是現下出兵在即,主上卻問我這樣的問題,那定是在考善長。不知如此回答主上是否滿意?”李善長一說完,兩人便同時大笑。
敬請點擊、推薦、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