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李善長答道:“三個月以前。”朱元璋道:“三個月以前,為何我們一點都不知道?”李善長道:“他一直未曾說出來,直到兩個月以前,他的部下婺州守將蘇玉山不肯降元,於是他派大將方定遠率軍前去殺了他的全家,這事才被外人知曉。”
朱元璋恨道:“這二人本為義軍,現今卻降於元廷,淪為其鷹犬爪牙。如不給他們一點教訓,他們就以為我朱元璋是好欺負的!”李善長說道:“主上之言甚是!善長以為,得同時打到兩人的痛處。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張士誠以湖州為據點,時時騷擾;那方國珍將糧草器械盡屯於婺州,他以為有張士誠在前麵給他當盾牌,我軍必然不會對他采取行動。所以,我以為主上如今正可攻其不備,先率軍破張士誠之湖州,再揮軍直取方國珍的婺州。如此一來,便擊中了兩人之要害,張士誠之湖州一破,我軍便可虎視其後方各地;而方國珍之婺州一破,其大批糧草器械均被我所得,那元廷必然怪罪於他,說不定會跟他再次反目。不知主上以為如何?”
朱元璋點頭道:“先生此計甚妙,不過如要前去攻打,還必須等湯和等人回來。不知道他們在青陽的情況如何了?”李善長說道:“我正要向主上稟報,湯和常遇春等人已在十一日晚,也就是前日晚上攻克青陽,相信不出半月,便會引軍而還!”朱元璋大喜道:“好,如此一來,我便可以放手去對付張士誠方國珍二人。可恨那張士誠竟然跟元廷聯手害死我義兄,此番定要叫他知道我的厲害!”
李善長一聽他又提起郭天敘的事來,心中頓時感到不是滋味。他正要告辭,朱元璋卻對他說道:“先生,明日還有一件緊要的事要處理。”李善長忙問何事?朱元璋便把今日在酒樓的事情說了一遍,李善長奇道:“想不到在主上的嚴令之下,竟然還會發生這種事情?”朱元璋說道:“此事有關應天府的軍心民心,必須嚴懲!明日先生與我同去監斬,以後,決不允許這種事情再次發生!”說罷便轉身離去。李善長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歎道:我李善長為主上做了這許多事情,難道在主上的心中,竟然還比不上一個郭天敘嗎?
第二天,法場上人山人海,當地百姓聽說朱元帥要斬自己麾下的將領,便不約而同的都來觀看。隻見朱元璋坐在中間的位子上,旁邊李善長正在宣讀一幹人犯的罪行。隻聽他讀道:“……眾人犯於本月十三日晚在天珍酒樓不但拒付飯錢共計十二兩四錢,還出手將掌櫃李二泉打成重傷。按軍紀論罪,當斬!今日特設法場,一來告知天下百姓;二來再次嚴明軍紀。如再有敢犯者,嚴懲不貸!”
他讀完之後,便上前問朱元璋道:“主上,你是不是說幾句?”朱元璋搖頭道:“平日裏說得夠多了,現今這事不光彩,是醜事,是在往我臉上抹黑!我還有什麼臉在百姓麵前說話?斬吧!”當下李善長便下令道:“斬!”於是儈子手便上前行刑,頃刻間,數人的人頭便落了地。
朱元璋下令傳首各營,以儆效尤。他歎了口氣,便要起身離去。這時百姓中忽然跑出一人,跪拜於地喊道:“請元帥為我全家報仇啊!”朱元璋定睛一看,竟然是阿九。他趕忙上前扶起他來,可是阿九不肯起來,朱元璋隻好問他道:“兄弟,你有何冤情?”阿九哭道:“我父本是方國珍麾下婺州守將蘇玉山,隻因不肯降元,全家大小七十餘人被方定遠所殺,隻有我一人得以逃脫。還請元帥出兵殺方定遠為我報仇!”
朱元璋忙道:“兄弟,有話好說,你先起來!”阿九哭著不肯起來,說道:“元帥若不答應,阿九就一直跪在這裏!”朱元璋隻好說道:“好,我答應你!”阿九大喜,連連磕頭。朱元璋將他扶起來,說道:“那方國珍背義降元,我正要討伐於他。想不到你竟然是蘇玉山的兒子,好,我便出兵為你複仇,把那方定遠擒來讓你親手殺死,以祭奠你父一片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