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仁義收服常十萬 濠州驚變險象生(2 / 3)

卻說朱元璋待湯和造好了箭樓車,便親往查看。他一出城,便遠遠望見許多高大的箭樓,比定遠城的城牆還要高。他忙趕到近前細看,隻見樓高五丈有餘,分兩層,人可沿梯而上,箭樓前方安有鐵盾,可擋箭石。當下看了大喜,忙去找李善長。隻見他正在帶人仔細查看,所有環節均由他親自一一驗過。朱元璋對他道:“善長先生,我軍有此物相助,滁州定可不日攻下。”李善長道:“主上,要想攻取滁州,光有此物,恐怕還是不行。我看還得再造仙人梯備用,屆時可能用得上。”朱元璋忙問道仙人梯為何物?李善長答道:“仙人梯便是自昔日雲梯演變而來,建一高樓,下安車輪,可由兵士推至城下,上方乃是吊橋形狀,可放在城牆之間,則我方兵士攻城如履平地。”

朱元璋喜道:“如此先生還請盡快建造。”李善長道:“我已命人開始搜尋木材鐵索,隻待材料完備,便可建造。”朱元璋喜道:“如此又要勞煩先生了!”李善長道:“為主上盡心辦事,乃我本分所在。這幾日,還望主上先派人先往滁州打探,以備知己知彼。”朱元璋笑道:“我已命鄧愈率人前去,相信不日便還。”

果然,第二天鄧愈便回來了。他對朱元璋及李善長道:“那童州聽聞大哥要去攻打滁州,下令百姓日夜修築城牆,並和官軍一起守城,戒備甚嚴。昨日我們來時,滁州四門隻開一個北門,其餘三門均已關閉。並且聽說他已派人往易縣等地求援,大哥,我看這老小子是想跟我們耗到底了。”朱元璋笑道:“這個不是他說了算的,百姓守城並非出自自願,這反倒使我們有機可乘。”李善長道:“主上所言極是!遣百姓守城,若非自願,便毫無戰力。我看此番破城,便在百姓身上。”朱元璋說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他日兵臨城下,可先寫書信數百,綁於箭杆之上,取下箭頭射入城內,必收奇效。”於是計議已定。

七日後,箭樓車和仙人梯均已建造完備,朱元璋下令全軍整備,往滁州進發。到了離城外十餘裏的地方,朱元璋下令紮營,並派人往城裏射了書信。童州下令不許拆看,全部收繳撕毀。湯和回來對朱元璋道:“看來守軍是拒絕投降,大哥,你看現下是否攻城?”朱元璋道:“你再命人到城下辱罵,激其出戰!”於是湯和便率人前往城下,可是任憑百般辱罵,童州就是據守不戰。

第二日,朱元璋便下令準備攻城。朱軍於滁州城下一字排開,將箭樓車和仙人梯擺在陣前緩緩推進,朱元璋和李善長等人親自往滁州城外的小曆山上督戰。隻見朱軍將士奮勇爭先,將仙人梯搭在城牆之上,前赴後繼,往城牆上衝去。這時常遇春和胡大海二人見狀,便和眾百姓一起假裝往內牆裏麵逃命。這時元軍兵士紛紛用長槍逼著百姓們繼續上城守衛,二人無奈,隻好回到城牆之上。朱元璋命人在箭樓之內用火器和弓弩與牆頭上的元軍對射,城牆之下的將士再架起長梯搶占城樓。兩軍戰至黃昏,各有傷亡,朱元璋便命收兵回營。

晚上,朱元璋在帳內與眾將商議。朱元璋道:“今日攻城之勢正猛,我看不出幾日,便可攻破。”李善長道:“如此強攻,恐怕雙方都要付出極大代價。我方才看見,我方軍士已經登上城樓,卻對百姓不忍下手,被其身後元兵格殺。童州如此毒計,實在對我不利。”

這時湯和說道:“我看來日不如我們用大炮攻城,上次在繆將軍營中,得到許多大炮,火藥充足!”朱元璋道:“你用大炮攻城,先打死一片百姓,其便與守軍如同鐵板一塊,拚死守城,豈不是弄巧成拙?”李善長點頭道:“主上說的不錯,我認為現下之計,就是如何化解百姓守城,使其自亂。”朱元璋便命道:“來日先用佯攻,待我仔細查看!”眾將便領命而去。

第二天,朱軍再次攻城,童州命百姓上前拚死擋住。守城的元軍副將對童州道:“將軍,朱軍攻勢很猛,如果照此下去,不出數日,滁州難保!”童州一張幹癟的臉上盡是懼意,當下問道:“往各處求援的人呢?回來了沒有?”副將答道:“回來了,可是恐怕不等他們趕到,城便破了!”童州鼠目一瞪,大罵道:“不可自亂軍心!命百姓在前,軍士在後,死死守住!若守不住,唯你是問!”副將隻好領命離去。

城外,朱元璋和李善長二人正在觀察城上的動靜。忽然,猛地一陣大風吹來,城內房屋多有吹倒,雙方將士均有被吹落城下摔死者。李善長對朱元璋進言道:“此天助我也!主上可速命弓箭手用火箭攻城,如此大風,配以火攻,城可破矣!”朱元璋聞言大喜,便命弓箭手速速準備火箭。

這時城內百姓亂作一團,胡大海和常遇春二人忙趁亂逃回家中,隻見家中無恙,方稍稍安心。忽然元兵闖入,催令守城,二人隻好轉回城上。忽見朱軍手持火箭,欲用火攻,常遇春對胡大海喊道:“如此大風,再用火攻,此城難免化成一片火海!”

這時隻待朱元璋一聲令下,便可將火箭施放於城中。朱元璋於小山之上遠遠望見城內大亂,百姓紛紛逃命。李善長在邊上說道:“主上,請即刻下令放箭!”卻見朱元璋沒有什麼反應,他再次催道:“主上!機不可失,請速下令放箭!”這時,風勢略有所減弱,李善長跺腳道:“主上,再不放箭可就沒有機會了!”

朱元璋此刻卻命全軍撤退,不得有誤。李善長聞言大驚失色,對他道:“主上,這是為何?”朱元璋對他言道:“回營再說。”這時湯和等人也來相問,朱元璋令道:“全軍撤退,不得施放一箭入城,違令者,斬!”眾將無奈,隻好收兵。

回到營中,朱元璋對眾人道:“方才大風,城內大亂,我軍若施放火箭入城,此城必將化作火海,無辜百姓,受此牽累,必定死傷無數,我於心不忍,故下令撤軍。”李善長說道:“主上雖仁慈待人,可惜他們卻未必領情。”朱元璋對徐達道:“你於半夜,再射信入城,告知我意,我想不出幾日,城內可能有變。”當下便命湯和來日督戰。

李善長道:“今日錯失良機,我軍若與其長久對峙,待其元軍趕到,我軍將陷入極大被動。再說我軍糧草難以維持,如此不求速勝,卻用持久戰打法,實為不智。如果來日風起,請主上萬萬不可再錯過。”朱元璋對他笑道:“我知道善長先生的意思都是為我考慮,不過如得一城,卻不得其民心,有何用哉?”李善長聞言語塞,隻好與眾人一起退了出來。

卻說常遇春和胡大海二人方才正看得心驚肉跳,心中暗道休矣!卻忽見朱軍撤去,未放一箭入城,二人感到一頭霧水,直感匪夷所思。眼下大好形勢,隻需放火箭入城,城中必定大亂,滁州便可輕而易舉攻下。可他卻急急撤去,其意圖著實令人難解。二人暗自揣測,卻終不能解。

當晚二人正在值夜,忽然城下射來書信若幹。二人忙撿起一封打開來看,隻見信中言道:“

告守城將士並城中百姓書:今日大風起時,元璋本欲以火攻城,但見百姓扶老攜幼,城中大亂,更兼房屋倒塌,無家可歸。元璋心中憐憫,無辜生靈,元璋不忍加害,故命大軍退去。童州貪生怕死,滁州必為元璋所破。望眾將士百姓棄暗投明,殺童州獻城,以免生靈塗炭,雲雲。”

胡、常二人看了,對朱元璋大是敬服。原來今日大軍撤退的原因竟是為了城中百姓免於受害。常遇春對胡大海道:“朱將軍為人如此仁義,我看不如明日尋機斬殺童州,獻了此城。大哥,到時候還需你全力相助!”胡大海道:“好!正合我意,為兄跟你一起除掉童賊,便可立一大功。”當下二人計議已定,守城的兵將又將書信收去燒毀,二人看了心中冷笑。

翌日,朱元璋再次兵臨城下。童州聞報,便親自上城督戰。朱元璋在箭樓之上手指童州罵道:“童州!你這個卑鄙小人,竟然不顧百姓生死,驅趕百姓守城!若有本事,出城一戰!元璋若敗,自行退兵,決不食言!”童州幾撇山羊胡子一翹,哈哈笑道:“朱賊聽著!我滁州城高牆厚,兵精糧足!你膽敢來攻,必定損兵折將!他日援軍一到,內外夾擊,你便死無葬身之地!我勸你要麼速速撤兵,要麼快快投降!”

朱元璋旋即下令攻城。童州驅趕百姓死守,可是連日大戰,百姓均已精疲力盡。童州便命軍士用皮鞭抽打,百姓們頓時四下奔逃。童州大怒,命軍士斬百姓數人,以儆效尤。這時,百姓中忽然跳出一人,對眾人喊道:“童州殘暴無道,各位兄弟,隨我上前取其人頭,開門獻城!”此人正是常遇春,此刻見他濃眉一挑,又連斬數人。童州大驚,對副將喊道:“快,上去殺了此人!”話音未落,常遇春已衝至麵前,副將上前去擋,不料被他一刀砍翻。

童州慌不擇路,往城下而逃,卻被前麵的胡大海攔住。他隻好轉身往回逃命,可是未想到常遇春從身後趕上,隻見寒光一閃,童州便人頭落地。常遇春手提童州的人頭對眾人喊道:“童州已死!開城投降者免死!”元軍頓時驚慌失措,幾名童州的部將揮刀上來便砍,常遇春與胡大海上前一刀砍倒,眾軍便不敢向前。

二人一路殺到城門內,砍死幾名元軍兵士,常遇春一人手托門栓,大喝一聲,如晴天霹靂,數百斤的門栓便被他舉起,元軍兵將看得目瞪口呆,常遇春再雙手一拉,便打開了城門。元軍見狀,便衝上來想重新奪回城門,胡大海在其身後死死擋住元軍的反撲,常遇春在門內對朱元璋喊道:“請朱將軍速速進城!”

朱元璋此時與眾人在箭樓上看得真切,李善長對他道:“主上仁義,善長不及。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如此便可兵不血刃取之。”眾將聞言也是大為折服。朱元璋便令徐達為先鋒率軍突進城內,鄧愈周德興為左右護衛,湯和殿後,自己與李善長下了箭樓,率軍入城。

他進了城門,胡大海與常遇春便從門旁拜見道:“胡大海與常遇春見過朱將軍!”朱元璋問道:“方才斬下童州人頭的可是你二人?”胡、常二人稱是。朱元璋大喜,當即下馬牽兩人之手甚是親熱。胡、常二人心中一暖,直感朱將軍好生親切。當下便拜道:“我二人願追隨將軍鞍前馬後,以死效命!”朱元璋忙上前扶起二人,笑道:“好極好極!今日起又多了兩位兄弟!”當下便命二人帶路殺奔童州的將軍府。

戰至黃昏,元軍感到大勢已去,便紛紛投降。朱元璋命李善長貼出安民告示,令湯和徐達收編降軍。在童州的將軍府內,朱元璋和胡常二人相談甚歡。朱元璋見二人皆是忠勇之士,便想於二人都結為兄弟。胡常二人受寵若驚,口稱“不敢當!”朱元璋拉著兩人的手道:“今日能攻占滁州,全賴二位兄弟。元璋與二位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二人大是感動,常遇春道:“我二人不敢稱功,全是將軍以仁義取勝。既然將軍如此厚待,我等豈敢違背將軍美意?”當下三人便磕頭行禮,結拜為兄弟。

朱元璋對二人笑道:“我自起兵以來,連連得勝,其實並非我之功也,乃是眾位兄弟舍身力戰,方有今日成就。”胡常二人聞言心中頓感火熱,當下再拜,言道願效死命。朱元璋便命全軍慶功一日,再命人往濠州送去捷報。

濠州城郭府內,雲兒正坐在房中桌子邊,她把下巴墊在手背上,呆呆的看著房門。這時青青開門進來,看見她正在發呆,便笑問道:“怎麼了妹妹,在想他?”雲兒點點頭,上去拉著青青的手道:“姐姐,我們在這裏真是好悶哦,我好想去跟朱大哥一起。”青青笑道:“都成親了還叫朱大哥?”雲兒扭捏道:“我還沒習慣叫他夫君。”青青上前道:“其實叫什麼倒是都一樣,你放心,我看不出幾日,他便會傳來捷報,屆時,義父必定會讓我們前去滁州。”雲兒喜道:“真的?如果那樣的話真是太好了!”青青對她道:“肯定是真的,我們先在府中等他的消息吧!”雲兒喜滋滋的道:“嗯!”

這時吳四來敲門道:“郭元帥請二位少夫人道正廳議事。”青青喜道:“定然是夫君有消息了!”於是二人便隨吳四來到正廳,隻見郭子興正在發愁。青青問道:“爹,你怎麼了?”郭子興一看二人,便說道:“有兩件事要告訴你們,一是元璋傳來捷報,他已攻克滁州,而且問我要不要乘勝出擊,攻取林縣邑州等地。”青青喜道:“那這是好事啊,那爹你是如何回複的?”郭子興道:“我說一切由他自己安排,隻要情況允許,向各方行動均由他自己決定。”青青道:“那我怎麼看你一臉愁雲?難不成,他還有別的事告知你?”郭子興臉上愁容頓現,他蹙著花白的雙眉,一雙滿是皺紋的雙眼無奈的望著天空,搖頭道:“沒有。我隻是擔心我們自己的處境。”

青青奇道:“莫不是元軍又來攻濠州城了?”郭子興道:“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另一件事,便是彭大帥病重,恐怕……”青青點頭道:“原來如此,彭大帥病重,便無暇顧及我們的安危,我部在濠州兵馬甚少,如孫德崖等人趁勢發難,那我們將十分危險了!”郭子興對她道:“不錯,正是如此。看來你跟元璋在一起,也學到不少東西。”青青害羞道:“沒有,他哪裏有空教我。”郭子興道:“這些不用教的,兩人在一起久了,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就改變了。”青青擔心道:“那爹你看此事如何處理?”郭子興道:“眼下天敘率軍正在集慶,集慶離此甚遠,孫德崖萬一來攻,他跟元璋都鞭長莫及。我一把老骨頭倒是沒什麼,就是怕你二人落在他手中,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