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你這死丫頭,這會還給老娘耍心眼了啊,趕緊給我起來,今天你就是死了,抬著也得給老娘嫁入周家去……”

一大早的,楊家村裏的男女老少都顧不得下地幹活,都湊到楊老三家看熱鬧來了。

無他,

隻因為今兒楊老三家辦喜事,他家裏的老姑娘,要嫁去隔壁周家村給周大柱家當大兒媳婦了,嫁的正是周清宴。

說起周家的周清宴,附近的村民還真沒人沒聽過他的名號的,

這可是個狠角色。

周清宴此人,從小就因身世而備受周家村村民異樣的眼光,也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

隻因他的母親是典妻……

這個封建製度下的糟粕行為,禍害了不少女性,

按理說,在那個時候,這種糟粕已經不存在了,可偏偏就有特例。

周清宴其母就是。

其母原來的夫家是隔壁村的,因為家窮,已經育了一子一女的她被典當給了周家村家境稍微殷實一些的周大柱,

就為了傳宗接代。

周大柱的媳婦鍾大春早年因為大冬天落水傷了身子,遲遲懷不上孩子,生養問題已經成了死局了,眼看夫家對她意見諸多,鍾大春咬了咬牙,便學著舊社會提議給丈夫租個女人生個兒子。

她看中的正是隔壁村村周清宴的母親,這個沉默寡言又好生養的女人。

這女人沒有來處,是突然有一天就被其丈夫帶了回村的,沒有娘家的女人好拿捏。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清宴的母親,除了屁股大好生養,臉上有一塊幾乎快要遍布整張臉的紅斑。

看起來像被燙傷過沒處理好,疤痕增生了。

這個相貌,鍾大春十分放心。

民國的時候,典妻現象已經趨於末式,更別提五十年代了,

五十年代,這個正處於曆史上極其特殊的年代,也是最為困難和艱苦的年代,落後的經濟條件,讓很多人填飽肚子都非常的困難。

周清宴生母原來的丈夫就是個懶惰無能的二流子,為了那每年的兩袋子包穀粉,為了填飽肚子,還真同意了讓自己媳婦給別的男人生娃的條件。

鍾大春這事是私底下辦的,周家村又屬於偏遠地區,

當時社會法規並不完善,國家正整體水平低下的時候,無論是教育還是生育,都處於落後但支持的狀態,

更沒有什麼婚姻法,

女性地位的崛起,也隻是始於啟蒙的狀態。

所以,對於周大柱家這種你情我願的行為,村裏人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周清宴是在其母到周家三年後才生下來的,

在這之前,其母還為周家生了一個女兒周清寧。

完成任務的母親被原來的丈夫帶回了隔壁村,跟周家一刀兩斷。

自此,姐弟倆養在了鍾大春膝下。

周大柱年過中年才得一子,正可謂是春風得意。

而鍾大春對著這白得的便宜兒子女兒,是既鬆了口氣又恨得牙癢癢的。

但苦於是因自己的問題沒有為丈夫生下一兒半女,也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了,

平日裏在公婆的監督下,對待這兩姐弟也算盡心。

按理說,這周清宴是周家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來的苗兒,小時候應該會過得不錯才對。

可現實卻偏偏出人意料。

在周清宴五歲那年,一直不開懷的鍾大春突然就老蚌生珠,十個月後居然生下了一個兒子,

也就是周清宴的二弟,周清宗。

鍾大春自此抬起了胸膛做人,還把備受公婆丈夫喜愛的周清宴當成了眼中釘。

丫頭周清寧她沒放在眼中,左不過一個丫頭片子,可以使喚洗衣做飯下地幹活,到了年紀還能換一筆彩禮錢。

但小子周清宴,鍾大春就哪哪看不順眼了,一想到這野種將來要和自己的兒子分周家的房子,鍾大春心裏就恨透了。

尤其是隨著兄弟倆慢慢的長大,兩個人的相貌就顯現出來了。

周清宗長得跟周大柱簡直一個模子出來的,五官平淡無奇,而周清宴姐弟卻偏偏不,他倆長得既不像周家人,也不像其親生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