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處有鄉音(3 / 3)

這就是一個農民一年的履曆!

最苦的,是婦女。除了和男人一樣出工,她們還要養孩子,做飯,在自留地裏幹活,還要為一家人做鞋襪衣衫。往往男人睡了,她們就著月光,千針萬針,納著鞋底。

這樣的勞累,收入如何呢?壯勞力一天四毛!一個月不歇一天,12元。而在城裏,一個工人每月起碼三四十元,也有五十以上的。工人隻幹八小時,有星期天。

在山裏,一個工兩毛!隊裏分給的穀,7分錢一斤,一個工一天可以折合3斤穀錢。如果家裏勞力少,就終年看不見現金。

人得活著。沒有錢,隊裏也得分給他們糧棉油。每個隊裏,都有不少“超支戶,”他們差生產隊的錢,一年比一年多,今生沒有還清的可能。唯一的希望,是孩子長大,幫家裏去賺每天兩毛的工分!

這樣的人生,要說“其樂融融,”說“無怨無悔,”從何說起?

城鄉天壤之別。所有的農村人都對城鎮無限向往。若有一個孩子當了兵,整個家族慶幸,因為這孩子退伍後有可能做一個吃“商品糧”的人,不管是工人還是售貨員,在農民眼裏都是天堂。從初中、高中畢業回鄉的少男少女們,麵對注定的終身務農,愁腸百結,悲哀不止。他們的父母,無可奈何,唯一能做的,是盡量讓孩子晚幾天出工!

這種情況下,下放知青渴望招工,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三月的一天,隊長到我們知青點來,囑咐明天不能穿幹淨衣服,早飯吃飽些。

天剛亮,外麵響起鐵皮話筒震撼的聲音:“哦——最高指示:吃飯是個大問題!吃飯是個大問題!全體挖塘泥去!全體挖塘泥去!”

陸陸續續,都來了。村子南邊有幾口水塘,水已經放幹,黑色的水底,鋪著厚厚的淤泥。淤泥很肥,將它挖起來,挑到田裏去,可以肥田。站在塘邊,人們挽起褲腿。隊長第一個下到泥裏,“男將下來,女將挑!”簡短的一聲,低頭去鏟泥。我們學大家,將褲腿挽得高高的,扶著鍁把,下到塘底。

好冷的水!一陣涼氣從腳下襲起,直往上衝,趕緊幹活,到泥巴將腿糊住,就不冷了。挖塘泥是很重的活,和幹土不同,塘泥粘性大,必須先用鍁劃出四方塊,再從下麵整塊鏟起來。這樣的一塊,足有幾十斤。記不得往上端了幾百塊了?胳膊漸漸不支,塘底陳腐的臭氣散發起來,熏得人頭發暈。懵懵懂懂,幹到中午,回到家,倒下就不想起來了。

似乎還來不及閉眼,外麵又在叫,我和王君對看一眼,都無可奈何。下午便成了熬時間,看那太陽,被釘子釘住一樣,完全沒有移動的意思。腳下越陷越深,抬起左腳,陷了右腳,慢慢便感到煩躁,看身邊的農民,都一聲不吭,用力鏟泥,他們也同樣感到吃力吧?卻沒有一個人去看太陽。此刻才明白,農活,熬的就是耐性!

挖塘泥,最難辦的是衣服。臭泥濺一身,汗水流在背心裏不能擦,一天下來,渾身上下都是餿氣。我本來就兩套衣服,脫下的臭衣服不敢洗,隻好掛在通風的地方,換上幹淨衣服進被子。第二天,再去換那硬殼一般的衣服,真要捏著鼻子!

我的皮膚本來就容易過敏,這樣折騰幾天,身上就起了紅點點,漸至成疙瘩,奇癢無比。好不容易,塘泥挖完了,將那身又髒又硬的衣服徹底換下來,用肥皂狠狠搓洗幹淨,才長長出了一口氣。

那癢,則要十幾天後,才漸漸平複。

春漸漸深了,路邊到處開著野花,田裏放滿了水,四下一片亮晶晶,到插秧的季節了。

雞叫之後,還在睡夢中,外麵忽然響起喇叭聲:“最高指示:吃飯是個大問題!吃飯是個大問題!趕快起床了!趕快起床了!”哦,昨天說了的,今天去湖裏插秧,要起早。隻是沒有想到是這麼早!

“湖裏,”離村子七八裏地,過去是一片荒地,長著蘆葦,人們開出了地,灌上水,種上稻子,每年吃的米,大多來自這裏。

來的人那樣多,年紀大的,已經可以不出工的都來了。

秧苗早用牛車送到那裏,我們在水田裏一字排開,田裏已打好記號,各人一長條,彎下腰,埋頭插起來。插秧是一場硬仗!將摔在水裏的束束秧苗解開,分成一兜兜的,用手指插到泥裏,要整整齊齊,橫看豎看都要成線,這樣便於將來田間管理,也能合理利用地力。插秧要搶時間,晚了,影響稻子生長,所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插秧時,腰隻能成天彎著,爭分奪秒地幹。

天漸漸亮了,看看整個田間,到處是人,男女老少,個個埋頭插秧。田埂上,挑秧的,拋秧的,叫聲不斷,煞是熱鬧。幹到太陽當頂,一聲哨子響,人們紛紛拖著疲乏的腿,向最近的田埂走去,那裏放著帶來的午飯。

最吝嗇的人家,今天都是備的幹飯!各人吃著自己的飯,還不忘誇耀:“我昨天打了半斤醬油!”“我家打了一斤!”他們的飯裏拌著淡淡的紅色,是醬油。因為沒有油,農民把醬油當做營養品了。

但是留在家裏的人,這幾天一定是在熬粥喝,而且是菜粥。

吃過飯,沒有片刻休息,馬上又下田,彎腰插秧。

太陽沉到西山很久了,沒有收工的意思。月亮出來了,水田裏映著蒙蒙的光,隊長挑著秧苗,在田埂上到處走,一邊喊著:“老天爺在幫我們啊,今年收成一定好!”

我的腰早已疼起來,偶然直一下,周遭針刺一般,隻得又彎下去,稍稍舒服一些,久了,腰那裏竟像是沒有感覺了!

插啊,插啊,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叫聲:“收工了,趕緊回去睡吧!”人們收拾東西,急急往家趕,走了一個多鍾頭到家,留家做飯的女生,趕緊熱飯,匆匆洗了腳上床,倒下就沒有知覺了!

似乎才睡下,“最高指示:吃飯是個大問題!吃飯是個大問題!”喇叭又響了。是不是在做夢啊?睜開眼,不是夢!外麵已經有了火光,記工員舉著火把,正一遍一遍的喊叫。

天下起了雨!初時淅淅瀝瀝,漸漸大了起來,身上的塑料布被風吹開,不時有雨水潤進衣服裏。到田裏,黑呼呼的,摸到昨天的位置,彎腰就插。

今天比昨天艱難得多。大雨傾盆,天地濕淋淋的一片,衣服頃刻透濕,幹一天,晚上回來,是拖著腳步走的。

第三天又是如此。晚上回來,實在累得不行,連飯也不想吃,兩人躺在各自的床上,憤憤地罵著天氣。才閉眼,外麵聲音又響了,那時便有一種抵觸,何時是個頭啊?被子一蒙,不理他!

不一會,有人敲門。“小王,小王!”是記工員。火把在門縫裏晃動。王君把頭蒙得更緊,我也不做聲,以為就這麼叫幾聲,無人回應,會走的。

誰知外麵很快喊成一片:“小王!小王!”門上,敲打聲越來越大,幾乎要將那薄薄的門扇擊破。我隻有起來,將門打開。

幾個人轟隆隆進來,氣憤地質問為什麼不答應?我們無言可對,乖乖去插秧就是了。

那一年的插秧,真是不會忘記,整個在雨水裏泡過來的,一天天隻是熬,看著田埂上穿雨衣的“赤腳醫生,”羨慕得不行。到插秧結束,人整個瘦了一圈。

端午節,生產隊號召,每家送我們三個雞蛋。彙集一起,有一臉盆!當時年紀小,懵懂不知,現在想起淚漣漣。這是鄉親們從口裏省下的食啊!雞蛋,隻有孩子和老人,才可能吃的!那時哪管這些?煮了一大盆雞蛋,放開吃。

王君忽然提出,這麼好的菜,該喝酒。

我很同意。於是一個人去集上,用土碗打了半斤黃酒,晃晃悠悠端回來,要和王君對飲。

咦,一個女生,撅著嘴,對王君瞪一下說:“喝酒啊,像個酒鬼!”隻這一句,他便死活不肯沾酒。我氣憤不過,將酒端到自己麵前,大口咕一下,辣辣的,很有刺激。吃幾口雞蛋,又是一大口,半斤酒,三下五去二,幾口就光了!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喝酒。須臾,身子裏發作起來,坐不住,出門到稻場上,沿著場子走一圈,腳下踩棉花一樣,過癮得很。忽然想起武鬆景陽岡打虎,也是喝了酒的,便走到碾場的石滾前,豎起石滾來。那石滾幾百斤重,被我來回翻動,自覺力大無窮。

胸口卻不得勁。酒在翻騰,頭陣陣抽搐,胃裏憋得難受,一陣一陣的液體往上衝,還沒幾步,呼啦啦一下,將所有東西都吐出來!

《水滸傳》裏描敘酒後力量倍增,可能是忽悠?

頭發悶,渾身無力,趕緊往屋裏走,倒在床上,聽見女生們圍在身邊,有說喝醋的,有說喝茶的,我無法睜眼,也不知什麼時候安靜的。

這一睡,一天一夜!第二天下午才起床,身體軟綿綿的,像大病一場。

下放農村才幾個月,即見識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事。鄉親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刻骨銘心。直到現在,我在任何場合吃飯,碗裏不會剩下一顆飯粒。究其緣起,當來自於當年冷風中挖塘泥和暴雨裏插秧,也來自於那次每家送我們三個雞蛋——那樣絕對的貧窮之中,鄉親們的情分,貴於黃金。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