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的最火的是這個版本:“話說四少爺自幼流落在外,他和沈小姐早有結識,兩人山盟海誓,私定終生,可無奈四少爺患了眼疾,落得雙目失明,他不願害了沈小姐,便決心拋棄她,回到蕭家隱居。沈小姐因而心生怨恨,決定來蕭家和大少爺悔婚。剛來蕭家,見三少爺風流倜儻,她一見鍾情。哪知三少爺在蕭家情事太多,她不能蠱惑三少爺的真心,於是便說三少爺去她屋子裏對她不軌,使計讓三少爺受家法,害的三少爺被趕出蕭府。後來,她與四少爺重逢,得知當年的事情,悔恨不已,無奈大少爺為她付出一片真心,令她心生感動,三少爺又在水裏救過她。三個少爺,她到底該和誰在一起呢?”
更有三位少爺的擁護者,支持沈惜墨和他們喜歡的少爺在一起。
而絕多數擁護者皆譴責沈惜墨水性楊花,還聯名要趕走她,不能禍害她們的少爺,以防其他幾位少爺也遭她毒手。
沈惜墨埋著臉走在西廂院裏,隱隱約約聽到這些個傳言,嘴角微有抽搐,敢情是韓劇看多了吧!
而蕭老爺和大太太聽聞這些傳言後,臉色均是難看,蕭老爺更是早早來與大太太商議,大太太昨日和蕭元郎幾乎徹夜長談,本就沒睡幾個時辰,隻沒精打采地落下一句話,讓當家人三姨娘處理。
蕭老爺眼見事情愈鬧愈大,他又不常打理內宅,便甩手去三姨娘那裏。
三姨娘正斥責三清:“一大早的瘋言瘋語都是你傳的?”
三清裝扮齊整地坐在椅上,臉若櫻桃燦爛,神氣十足地笑道:“娘不肯答應我攆走沈惜墨,我隻有自己想法子。沈惜墨這等惡心的女人斷不能留在府裏,為禍蕭家!”
“她與你是有何仇何怨?”三姨娘斜著眼睛睨她,這個女兒真是太不懂事了。
三清仰著嬌俏的臉頰,心裏憤憤不甘,那日侯爺拋下她不顧,向沈惜墨飛身過去,笑語相迎,舉止親昵,他們兩人簡直像是老相識般親密無間。她陡然明白,為何侯爺不願娶她,他原來喜歡的是沈惜墨。
還有中秋節偶遇,那一句“你的畫不錯”,她這才覺醒過來,那句話不是對她說的,她並不懂畫,家裏擅畫的小姐隻有沈惜墨。當時她和沈惜墨遇到了,她們兩人穿著相似的綠羅裙,頭上插著一模一樣的羊脂玉簪,他是錯認了人,才對自己和聲和氣,事後發現錯認,便冷言冷語。
那她又算是什麼?被長姐戲弄擺布,又被侯爺棄之如敝履,她蕭三清被這些人玩弄鼓掌嗎?而她有這樣的下場,全是因沈惜墨,她和大哥有婚約,卻和哥哥眉來眼去,甚至和四哥早有奸情,還敢去蠱惑侯爺,她簡直就是個傷風敗俗的狐狸精!
“娘,事情到這步,女兒實話跟您說,哥哥腿腳不止受了家法,還因為救沈惜墨時被毒蛇咬傷,那雙腿腳快要廢了,他被沈惜墨害成這般,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她糾纏不休,遲早有一日連性命也會搭進去!還有那個鄉野丫頭鈴音懷了哥哥的孩子,沈惜墨竟讓哥哥娶了鈴音,她是安的什麼心腸,總是想害哥哥不得安生!”三清忍下一通怒氣,淒苦地道。
三姨娘並不知道這些,乍然一聽,人險些背過氣去,心塞道:“你說三郎腿腳要廢了,鈴音還有了他的孩子……”
三清忙起身扶住她娘道:“女兒哪敢騙您,一切禍端全是因沈惜墨而起,她才來蕭家幾個月,鬧了多少是非,她若不除,早晚有一日哥哥會沒命的,那我和娘還有什麼依靠?”她假做抹淚道,“娘,您如今在蕭家當家,您是有權攆走她的,別再讓她留在家裏為非作歹了!”
三姨娘滿心記掛著蕭三郎,這些話正如兜頭一瓢冷水,涼到心坎上,昨日三清便來說惜墨和四郎有私情,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曉得,卻瞞著眾人,暗地裏處決,她當時覺得老太太心有隱瞞,是不想鬧得家宅不寧,就想著大事化小。可沒料到三郎還對惜墨死性不改,為了三郎的今後,容不得惜墨再留在府裏。
三清見她娘總算是答應,心裏頓生一喜。
待蕭老爺來商討時,三姨娘立刻應承下來,這件事她會按蕭家的規矩來處理。
三清見爹娘走後,喜聞樂見地遠遠跟在後方,才拐去畫錦堂的路上,手臂忽被一雙強勁有力的手掌握住:“那些流言都是你傳的?”
“哥哥!”三清赫然嚇了一跳,待看清蕭三郎懾人心魄的一雙桃花眼,她心跳如鼓地道,“是我,那些是流言嗎?她沈惜墨膽敢做出這些沒臉沒皮的事,還不容我說嗎?我就是要讓蕭家上下知道她不知廉恥!”
蕭三郎眸色複雜地盯著她:“你做這些事想過後果嗎?”
三清一楞,卻也不管不顧地破口而出道:“我隻知道我們家容不得她,她剛來就害的哥哥你受家法,娘整日以淚洗麵,我和七郎也灰頭土臉的。不是她,哥哥你的腿會傷的那麼重嗎?不是她,鈴音會有你的孩子嗎?不是她,你早該和微藍成親了!”
蕭三郎眼睛鋒利地剜了她一眼:“你做這麼多,真的全是因哥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