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熱浪防禦及逃生抓住高溫“牛鼻子”(5)(1 / 2)

夏季是一個容易引起困倦和疲勞的季節,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下行車,司機因為疲勞,會出現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和操作失誤增加等,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製能力。

2013年7月24日中午12時許,浙江省溫州市樂清柳市車站路,一輛紅色轎車占道行駛,與對向車道的一輛中巴車發生碰撞。事故造成兩車受損,轎車內一小孩和中巴車內一小孩受傷。據轎車駕駛員說,由於天熱,昨晚沒有睡好,他感到很困,車子開著開著,眼皮時不時打架,不知不覺中把車輛駛向了對向車道,從而釀成了這起車禍。

高溫天氣導致人的情緒中暑,也是引發車禍的一個重要原因。2013年7月17日上午10時,寧波鄞州市發生了一起車輛自損交通事故,一輛小型轎車撞上了路邊的電線杆,整個車頭麵目全非。當交警趕到現場時,發現肇事車輛邊上站著一對夫妻,此時兩人還在相互埋怨。據了解,當時夫妻倆因一些瑣事發生了爭吵。開車的王女士心情很不好,在到達事故路段時,打方向盤的力氣過大,加上注意力集中在吵架上,結果撞上了電線杆。

高溫天氣如何確保駕車安全呢?專家提醒廣大駕駛員:一是出車前要確保充足睡眠。氣溫高時,人的體力消耗大,開車時往往犯困,因此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以確保精力充沛。二是不要長時間駕車。行車中如感困倦,應及時停車休息或者下車活動一下身體,做做深呼吸,避免疲勞駕駛,一般每駕駛2小時要停車休息10至15分鍾。三是行駛中不要長時間開空調,應隔一段時間開一會兒車窗,保持駕駛室空氣流通。四是要控製車速,高速行駛易使駕駛人神經緊張,因此應盡量減少超車、緊急製動。五是開車不宜戴顏色太深的墨鏡。在高溫天氣下,瀝青路麵被陽光曝曬後容易產生虛光,讓人出現幻視,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因此駕駛員應戴淺色墨鏡,以確保行車時有良好的視覺。

高溫天氣下,汽車長時間在高溫的路麵上行駛,會加速輪胎橡膠的老化,極易引發爆胎事故。發生爆胎時若車輛行駛速度過快,車輛會失控而導致發生側翻、碰撞等事故,因此專家提醒:一要加強輪胎保養,經常檢查胎壓及輪胎花紋磨損程度,發現輪胎損傷要及時修補或更換;二是切勿超載、超速行駛;三是長時間在高溫路麵上行駛後,要停車休息,待輪胎溫度降低後繼續行駛;四是一旦發生爆胎,切勿緊急製動,應努力緊握方向盤,緩收油門,努力控製好方向,盡量將車停靠在安全地帶,並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

謹防惹火上身

每年盛夏都是火災的高發期,在高溫熱浪的籠罩下,火神總會不請自來,給人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炎炎夏日,我們怎樣才能不惹火上身呢?

用電安全最重要

2013年7月30日下午3時許,廣西平樂縣林業管理所二樓的一間辦公室突然冒出濃煙,紅紅的火苗在濃煙中閃爍,看上去令人心驚。“著火了,趕快報警!”有人大聲疾呼。接警後,消防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隻見著火的地方濃煙滾滾,火勢猛烈。消防官兵立刻展開救援,根據現場環境同時設置2個水槍進行撲救。經過約20分鍾的努力,大火被完全撲滅。事後,消防官兵經過勘察,認為此次火災是由於持續高溫天氣,室內空調、電腦等電器設備使用時間較長,電線承載負荷過大而引起的。

盛夏季節,各地因為用電量激增引發的火災事故頻頻出現。2013年7月下旬,杭州主城區在一周之內發生火災224起,7月27日,杭州消防不得不發布了夏季的首個高溫防火預警,提醒市民警惕身邊的火災隱患。

消防專家告訴我們,夏天氣溫越高,居民和單位用電量就會大大增加,由此引發的火災也比較多,因此在夏季要增強安全防範意識,注意用電安全——

一是不要超負荷用電。多個大功率電器盡量不要同時使用,特別是在用電高峰時段。空調、烤箱等用電設備,應當使用專用線路。電線不能亂拉亂接,多台電器不能用同一個插座。開空調的同時應關好門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耗。

二是確保電器設備安全。任何情況下嚴禁使用銅、鐵絲代替保險絲,保險絲的大小一定要與用電量匹配。電源插頭、插座要安全可靠,已損壞的不能使用。家用電器與電源連接,必須采用可斷開的開關或接頭,禁止將導線直接插入插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