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書緣亦情緣(1 / 1)

看書像找情人,這是多年讀書讀出的感覺。

我是個隨緣的人,對於怎麼經營一份感情,總是缺少算計,讀書亦如此,就喜個隨緣。於是因為隨緣二字,買了許多放起來再也沒看過一眼的書,是必須買的一本書,卻不一定是必須看的一本書,緣盡愛逝。

至今還沒和任何人的任何一本書結婚,喜歡的書實在太多了,有點喜新厭舊,有點見一本愛一本。據說現在每天都有幾千本書正在出版,這讓決心讀盡天下好書的人有點絕望,書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有了無限挑選的自由,於是與書的愛情,成了一個美妙的無休無止的尋找過程。

有老者諄諄告誡:行文恰似縱橫家之靈活,讀書當如儒家之兼愛。此言甚合我意。對讀書,尤其要有博愛之心。一個人的見識閱曆有限,全靠書本來補充不足。一書在手,盡知天下事。從小說到散文再到人物傳記、文學評論,看了古代看現代,看了中國看外國,看了男人的書再看女人的書,看了文學再看哲學和曆史,現在又有了網絡,想看什麼,鍵盤上敲下幾個字,百度或狗狗一下,想看的東東就會在屏幕一閃之間出現在眼前。

一路牽纏,風光無限。

一書一世界,引領你領略各種各樣的人生,探究這個複雜的世界,由書及己及他,思考變得無限廣闊,或者無比幽深,其中樂趣,隻有沉浸者能夠體會。於是就這樣變成了一個有思想的女人。這似乎有點好笑,難道女人的思想就是這樣煉成的?是啊,至少我那點思想是如此煉成的,我得老老實實地承認。

與書的感情,並非一見鍾情,屬於冷水泡茶慢慢濃。少年時代有《少年文藝》、《兒童時代》鋪底,發現書中乾坤大。在文學書籍嚴重匱乏的鄉村,搜羅著一切可讀之物。對一切有字的紙片,都不放過巡邏機會,就這樣巡邏了毛選,資本論、四大名著。小小的孩子,白話文還沒念通順呢,哪看得懂這些大著作。發現書真是太難懂了,太沒意思了,自信心受到了莫大的傷害。說到這裏,揭露一下自己,一直到現在,除了《紅樓夢》,四大名著的另外三本從沒通讀過,就因為小時候的這種記憶破壞了繼續閱讀的興致,有了心理障礙。讀大學時考試是怎麼蒙混過關的?背老師的講義啊。這就像談戀愛,錯過了生命中值得一愛的人,因為一點小小的誤會。

一個人會愛上什麼,是命定的。熱愛文學的父親,已將這種愛植根在我的血液裏。鄉村小女孩對文字懵懵懂懂的好感,長大時,終於發展成熱戀,現在,水到渠成地變成了一份成熟的一生相係的情感。一輩子也忘不了走進華師圖書館,在書山書海麵前暈厥般的幸福感。七百多個日子,每天都在對自己說:快讀快讀!像一隻掉進米缸的老鼠,每天都過著樂不可支的幸福生活。今生收到的最好禮物,是一套散文集,在那些安靜的鄉村夜晚,它們像一盞明燈亮在心裏,照亮一條寂寞而溫暖的路。無論讀過了多少好書,我都把它們放在最珍重的位置。

與每一本書的相遇,其實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當讀書成了一生的功課,當讀書有了自己的品味和風格,當讀的範圍越來越小讀的內容越來越專,當讀某些書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和心靈之必須,因為對書和寫書人的懂得,這人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讀書人。就像某些情場老手,風流散盡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需要是什麼,而變成了可愛的情聖。這時,與每本書的相遇都可以講出故事來,讀書的境界已修煉到了一般人不企及的高度。

目前本人依然處於博愛階段,雖不再像少年時代,是書就亂翻一氣,但總是因好奇心的驅使,旁逸斜出,跑到文學之外的地盤大覓芳草,中草藥書籍、茶道、酒令、佛教、建築、美容美食……就這樣驕縱著自己的閱讀趣味,離成聖之路日以遙遠。

我正努力向情聖的方向靠近,一輩子的愛戀,最後終於有個美好的交待,也算對得起那些喂養我成為一個讀書人的親愛的書們。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