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的迪斯尼樂園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美國一條街”——根據沃爾特回憶童年時見過的一條街修建而成;“明日樂園區”——展現未來世界的景象;“冒險樂園區”——能滿足人們探險的願望;“神奇樂園區”——把人們帶到迪斯尼動畫片描寫的夢幻世界中去;“拓荒樂園區”——再現古老的美國西部。僅在迪斯尼樂園開放的頭6個月中,就有300萬人慕名而來,其中有國王、王後、王公貴族和政府首腦等等。

隨著迪斯尼樂園的建成,廠商開始明白它所能帶來的商業潛力,與沃爾特迪斯尼合作開始付錢取得在園中銷售產品的許可,或是讓公司名字出現在遊樂設施中。1955年7月17日,迪斯尼樂園開張。第一個星期就超過17萬人入園遊覽,門票大人1美元,小孩50美分。

迪斯尼樂園是當時全美國最大的綜合樂園,也是第一座完整的主題公園,它還是沃爾特迪斯尼過去30年來心血創作的動態演示場所。這座家庭樂園也像迪斯尼的卡通片一般力求逼真,是個真實的奇幻世界。樂園的誕生還選擇了一個完美的時機,因為當時美國正處於戰後嬰兒潮。1946—1964年間,共有7640萬個嬰兒在美國出生,他們之中,每天有一萬人隨著父母進入迪斯尼樂園。到1957年迪斯尼樂園的第1000萬名遊客產生時,到迪斯尼樂園的遊客平均每個人花費2.7美元在門票及遊樂設施上,花費2美元買食物,花費18美分買紀念品。這些數字加起來極為可觀,使沃爾特迪斯尼的人造世界迅速超越美國的自然奇景,成為旅遊勝地。僅1959年統計,迪斯尼樂園吸引了500萬名遊客,人數超過黃石公園、大峽穀和優美勝地等國家公園遊客的總和。迪斯尼樂園的吸引力早已超出了美國國境,1959年,前蘇聯總理赫魯曉夫訪美時,因安全顧慮把原本計劃安排的迪斯尼之行取消,這位堂堂的一國總理就非常生氣。

1958年,迪斯尼公司開始計劃擴大樂園規模,籌建迪斯尼世界。1965年,選定購買佛羅裏達州奧蔚多市郊2.7萬畝的土地,花費500萬美元。1971年,這座造價4億美元的新樂園開張,不隻是原來迪斯尼樂園的東岸翻版,整個園區設計具有都市計劃的精神,園內有旅館及休閑度假設施,還有極富遠見卓識和教育意義的明日世界中心,並有各種建築介紹全球不同的國家。

4、顧客是上帝

迪斯尼公司信奉這樣的理念:你不是為自己生產產品,你應當知道別人的需求,並為他們生產產品。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就是靠這種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上帝的服務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才能不斷發展常久不衰。在迪斯尼樂園開幕式上,沃爾特迪斯尼親自宣布了主題公園的座右銘:“在迪斯尼樂園,來訪者都是我們的客人。”

迪斯尼公司拍攝的每部電影的主題也是來訪者被當作客人來對待。小矮人歡迎白雪公主來到他們的小茅屋,森林裏的動物一起來照顧母親去世的小鹿班比。1991年電影《美女與野獸》中的歌曲《做我們的客人》一度走紅。以客人為主題的想法隨時貫穿在迪斯尼的魔術王國和動物王國中。

沃爾特迪斯尼從來不做專門的市場調查,他從他周圍熟悉的人那裏就可以知道顧客的需要,因為他認為他的觀眾是由“我的鄰居組成的,是我每天遇到的人:和我做生意的人,一起去教堂的人,一起去參加選舉,一起在商業上競爭,幫助建設和維護國家的人。”迪斯尼天生追求完美,加上他對顧客基本要求的理解,故而顧客得到的服務比他們本身所懂得的需要還要多,不管是觀看他的電影,還是參觀他的主題公園。

迪斯尼公司的信念中還包括:了解你的顧客,真誠地、尊敬地對待他們,他們就會不斷地來訪。每天都有大量國內外遊客蜂擁到迪斯尼樂園裏,在1996年1月的頭一星期裏,僅在美國就有79.3萬人參觀了迪斯尼公司,這還不包括本星期裏的一個學校假日。

迪斯尼公司從來都以非常認真的態度對待顧客的問題。有一次幾個客人住在迪斯尼的旅館,當他們坐上公園裏帶遊客參觀迪斯尼世界的汽車時,司機問他們房間怎麼樣他們的一位顧客說他房間裏的水龍頭漏水,並說沒有時間跟管理部門說。司機立刻向他保證自己可以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幾位旅客說完也沒有放在心上。大約在10點鍾晚餐後,回房時水龍頭已經修好了,並且司機在自己下班的休息時間裏來查看這問題是否已經解決了。“你應該追求的服務水準就是要求你的員工對待顧客就像對待自己家裏的客人一樣。”汽車司機真正地使客人感受到可能得到的最佳服務。

迪斯尼公司有一套方法以保證他的員工總是為客人提供最佳和愉快的服務,同時保證他的雇員對自己的工作和公司滿意。迪斯尼公司就要使每個員工都有良好的素質,每一位員工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沃爾特迪斯尼認為那些直接與主題公園的遊玩者打交道的人——售貨員、侍者、保安人員及負責其他娛樂服務的人是極為重要的。因為他們是直麵顧客的,他懂得這些會給迪斯尼遊客留下很有價值的直接影響。在迪斯尼主題公園裏,你會經常碰到劇中的角色人物停下來和你談話的情況,他們詢問哪個項目最吸引人,有什麼要求,是否過得愉快等等。他們每個人都做到了像主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客人。

從建立開始,迪斯尼公司就注重“顧客是上帝”這個原則,其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說:“我隻想讓遊客高高興興地起進樂園,痛痛快快地玩,快快樂樂地離開。因為,樂園是為他們而建的。”沃爾特曾經乘火車觀看園中的各處景觀,因為發現樹木會擋住火車上的遊客的視線,導致看不清園內景致,迅速做出決定下令把已經栽下的樹重新挖起來,後移50米!其他人想到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有些猶豫,但沃爾特毫無商量餘地,“一切考慮,都要以遊客為主。”

沃爾特的考慮非常周全。在樂園建造的各個階段,沃爾特常常察看。他不時地提醒工作人員遊客中的兒童的重要性。除了專為兒童設計的項目之外,對其他的景觀很少考慮過從兒童的角度去設計。可是,沃爾特考慮到了。

還有一次,沃爾特看到樂園中的“美國之河”上,“馬克吐溫”號正緩緩駛離碼頭,隻剩下幾條小船穿梭往來,寂寞得有些淒涼。他馬上要求再增加一條大船。不久,大帆船“哥倫比亞”號便出現在“美國之河”上,增添了許多生氣。

在聽說一位鐵路車長對遊客表現粗魯後,沃爾特囑咐助理立刻去辦:“你和他談,看看他到底了解不了解我們幹的是哪一行,是誰在幫助我們。給他打氣,如果他還不能變好,就隻能讓他離開樂園。遊客到這裏來是為了尋求歡樂,不能給人帶來歡樂的人,我們不要!”當迪斯尼發現遊船駕駛員的導遊偷懶,將7分鍾的乘船減少到4分鍾時,他立即責成他們改正錯誤。

迪斯尼樂園是為顧客提供歡樂的地方,而每一個人對歡樂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體驗。若要使每一個人都能在樂園感受到歡樂、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就要仔細地觀察、研究每一個顧客,要在乎每一個顧客的感受和意見,無論這意見是多麼地獨特。這也是沃爾特要告訴每個工作人員的。

在迪斯尼工作人員與顧客的理解和尊重都是雙向的,你尊重顧客;顧客反過來也會理解尊重你。處處存在,在樂園的清潔衛生的管理上,體現的就很充分。從建園開始,迪斯尼公司就強調園內要完全清潔:“如果你保持清潔,旅客就自然會尊重你的勞動,會保持這份清潔;如果你聽任這個地方髒下去,人們自然會把這個地方弄得更髒。”在這一點上迪斯尼公司很執著,為了保持清潔,樂園中不賣口香糖,花生也隻賣沒有殼的。園中設有專人巡視,看到有人把髒東西扔在地上,就馬上走上去把它撿起來,並會勸誡扔東西的人下次不能這樣做。

身為娛樂業排頭兵的迪斯尼樂園,從大處著眼建立全新的概念,從細處著手,連扔廢紙之類的事也認真地處理。無論大處細處,迪斯尼的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精神,都有著深刻的說明力。迪斯尼的經營理念中始終高揚“人性”的旗幟,從人的本質需求著眼,盡一切努力去滿足這種需求,哪怕是最細微之處,也一絲不苟。

三、歡樂營銷的秘密

娛樂行業蘊藏了巨大的財富和商機,迪斯尼的歡樂營銷是成功的。迪斯尼王國不僅僅發展了自己,獲得了利益,更主要的是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卡通片的發展史和遊樂業領域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結迪斯尼的營銷哲學,我們可以看到,迪斯尼樂園是沃爾特和他的同事們心血與智慧的結晶,是創意和經營理念的完美結合。在迪斯尼及其同事自己創意、自己建造、自己管理的係統運作下,其創新的經營哲學、管理程序和方法,是各種企業分析、研究、學習的楷模。那麼,具體來講,迪斯尼的歡樂營銷究竟成功在什麼地方?其秘密何在呢?

首先,迪斯尼公司崇尚品牌至上。迪斯尼公司視品牌為生命,強烈的品牌意識使其從一開始就不斷積累迪斯尼品牌資產。迪斯尼是一項嚴格的標準和準則。迪斯尼可以讓全家來共同享受。迪斯尼創始人沃爾特堅持說:“我的理論是:隻要東西好,我們就可以把大眾的錢吸引過來。”在興建迪斯尼樂園時,為求至善至美,致使經費預算一再擴大。正是有了堅固的品牌形象,迪斯尼的歡樂營銷才有了保障。

其次,不斷設計經典作品。產品更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迪斯尼的產品就是那些形象可愛的卡通動畫。雖然現在的迪斯尼王國以是一個龐大的集團,但是如果沒有米老鼠、唐老鴨、獅子王等類似的經典作品,並對這些作品加以完善,推陳出新,那麼迪斯尼王國就像無本之末、無水之源。可以說,源源不斷的品牌創新是迪斯尼王國的基石,也是歡樂營銷的物質基礎。

再次,為顧客這個上帝提供誠摯的服務。美國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說過:“現代商戰的勝利不在於你占據多少商場,而在於你占據了多少個消費者的心,隻有占據了消費者的心,你就擁有了一切。”而要占據消費者的心,隻有靠服務,讓消費者滿意。迪斯尼公司憑借著“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上帝”的服務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從而能不斷發展常久不衰。可以說,服務是迪斯尼公司歡樂營銷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