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發現了。這篇故事裏幾乎沒有大人。尤其是登場人物的父母或老師,也就是沒有他們的監護人登場。他們排除了監護人,活在沒有監護人的世界裏。沒錯,我也再深不過地了解那就是他們的世界。
他們活在除了自己以外無人能夠插手、誰也拯救不了的地方。那太過真實而令人心痛。如果我也在這個班級,或是我的孩子們在這個班級的話——一定無法向外界的任何人求救。隻能共處閉塞的場所和時間,相互傷害著活下去。況且是要從什麼事物拯救、幫一把呢?正因為看不見,所以隻能不斷地在胸中作痛下去。
這個班級即使實際上不存在,也到處都有類似的班級,許多肖似這些孩子的孩子們埋名隱姓,悄悄地屏息潛伏著。加油,我想對他們說。加油,活下去。即使不想受傷,用堅硬無比的鎧甲包裹著全身,被別人牽著鼻子耍得團團轉,總有一天一定,不,太陽已經升上那裏了。
故事朝最終章邁進。應該登上舞台的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脫離了。比過去同班的高中生時期更成長了一輪的成人的他們,心中仍隱藏著混沌漆黑的事物,或是成功地從相互連係的地方解放自己,或是雖然搖擺不定,仍找到自己該前進的道路,揚帆前進。踏上自己的道路。
從這裏歲數再成長一輪時,他們會是什麼模樣?有些人可以預料一定會變得如何,但也有些人完全無法想像。他們已經活在我的心中了。年紀大了他們兩輪的我,祈禱他們能夠在掙紮中得到心靈的平靜,同時卻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不論成長到幾歲,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都是一樣。
我從連載的時候就每期必讀,不過出版單行本後重新看過,又有了一些發現。我一直認為第二章非常出色,但第一章就已經震撼了我。座號二十二號半田聰美觀點的這一章,我打從心底與她共鳴。當然,裏見紗江子的第二章一樣深得我心。但人似乎會在不同的時候,對不同的地方產生共鳴。先前明明對半田聰美過度的自我意識感到可怕與破滅,然而再次重讀,卻又感覺到希望的曙光。我明確地感覺到她也揚帆啟航了。不是隻有逃離高中時代的束縛才算前進。半田聰美看似逃離了KYOKO,但其實也可視為是與KYOKO建立起新的關係。
對了,雖然有點多餘,但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第一章與第二章的敘事者,半田聰美(SATOMI)
與裏見(SATOMI)紗江子當然是同學,而兩個人都叫SATOMI。名字很重要。故事的中心總是有著KYOKO,而這個名字裏也蘊含了深意。聰美(SATOMI)、裏見(SATOMI)、鈴鈴、小鈴、鈴原,還有高間。即使自以為讀得很仔細,還是會在哪兒漏掉了。精心布下的謎題。深藏在名字當中的感情,是這篇故事的關鍵之一。發現KYOKO的真實身分時,我瞬間感到希望之光傾灑而下。我不得不祈禱,願太陽永遠坐落那裏,並平等地照亮我們。
好了,回到一開始的疑問。什麼時候讀辻村深月才好?
答案就是現在。無論何時,讀辻村深月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不過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你肯定會被耍得團團轉。
本書出版文庫本時,連載時還是小學四年級生的兒子,現在已經是國中生了。他會拿起這本書,
也隻是時間問題吧。我不會刻意想讓兒子讀它,不過總有一天他會讀到吧。然後肯定會戰栗不已吧。
身為母親,我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幫他的,但是這篇故事的感想,我倒想和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