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五人,沒用半個月時間,迅速來到了吳中項梁的地盤。
江東子弟多才俊,一路上行來,五人遇到的人越來越多地顯出更高的素質。很多時候嘯天有種奇怪的想法,就是這些素質不是後天養成的,而是天生的。
例如吧,這兒的男子較之它地更多地顯出挺拔和果敢的氣度,目光中機靈堅定的也不在少數。這種特別能表現出一個的能力的方麵,在江東人中,顯得比其他的地方的人就是多。
路上的人認識項氏叔侄的人越來越多了,後來幾乎無人不識,而且都對此叔侄持一種特別恭謹的態度。由此可見,項氏叔侄在此地的影響力絕對不小。
忽然,四匹駿馬迅速地接近五人,馬上的騎士不等完全靠近五人就迅速下馬,動作非常嫻熟利落,剛剛站定,四人一起單膝跪下,麵露狂喜之色,當前一人領頭,四人齊道:“恭迎主公回家!”
項梁微笑點頭,親切地問當前一人道:“龍且,兒郎們可好?”
先前領頭發話的漢子龍眉鳳目,皮膚白皙,長身玉立,俊美異常。隻聽他簡潔有力的回答:“一切皆好,多謝主公掛念!”
“好!”項梁廢話不說,“你且回去,告訴劉管家,一切如常運行,我們即刻回府。”
“是!”龍且四人一同行禮,轉身離去。
蘇不群讚道:“有此等人才兩名,當可稱霸一方;有此等人才十名,何愁大事不成!”
項梁笑而不答。龍且其人,本為楚將,自是非同凡響。
到得項府,劉管家早已經安排好蘇不群三人的一切起居,並且準備好了洗澡的熱水和一桌豐盛的酒席。五人自是洗掉風塵,把酒言歡不提。
席間項蘇二人談起天下大勢,治國之策,兵法之學,更是互相佩服,相見恨晚。
蘇不群通過項梁的簡要介紹得知,項燕父子殉國時,項羽不到10歲,所以在重臣保護下,和作為項燕幼子的小叔父項梁共同避開秦軍追捕,逃亡到山區中,長大後則追隨項梁浪跡天涯,尋找機會以領導楚人重建江山。早在戰國中期,吳中地區已成了楚國貴族項氏部落的勢力範圍,所以他們來到屬於會稽的吳中,立刻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和當年楚國貴族的保護。加上項梁學問好,慷慨好施,立刻得到地方長老的擁護,成為了非正式組織下的領導人。就連秦王朝派任在會稽的郡守殷通,都不得不對他另眼看待,秦王朝是徹底的中央集權,郡守隻是中央政府派在地方的代理人,負責替朝廷征收租稅和勞役,權輕而責重,萬一有所延誤,隻要中央一道諭旨,隨時都可能丟官入獄。而當時通訊不發達,一個地方首長想要完全掌握各鄉鎮縣城之情報,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必須借重地方有力之士來幫助他。也就是必須籠絡地方“角頭”,才能有效推動政令,對朝廷有所交代。項梁在殷通的眼中,正是吳中地區的“大龍頭”,隻要有項梁的支持,什麼事都好辦多了。
對於負責規劃此中央集權郡縣製度的李斯而言,會有這種民間非正式領袖的產生,實在是始料未及的製度弱點。
“連郡守大人都對他禮讓三分!”
殷通對項梁愈尊重,項梁在地方的聲望立刻水漲船高,因而也愈有影響力,殷通便不得不更依賴他了。於是,這位民間領袖便成為會稽郡的“地下郡守”,其實際的影響力更大於正牌官派郡守的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