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3.《雲》
雲
今天風大,已經吹走了。
雲
跟她的相識,來自網絡。
雲
她的微信昵稱是雲,全名*秀雲。
當知道她的名字時,特別驚訝,因為我覺得“秀”字屬於特殊的年代,與她25歲的年齡嚴重不符。她的回答是,名字是由她在台灣的姥爺起的。她的聲音也很粗獷,典型的廣東音,一度讓我覺得她可能是個中年女人。也正是因為評價說她的聲音不怎麼好聽,她第一次刪除了我。最後通過解釋把她哄了回來。
她是個很善良的姑娘。
當時找她聊天,僅僅是為了排解一下內心的孤獨和寂寞,無事的時候能找一個人說說話。因為隻有陌生,才敢肆無忌憚。讓我沒想到的是,每次發出的消息她基本都是秒回,當然收到她的消息後我也是秒回的。慢慢的,我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網絡聊天,第二步就是互換照片——她主動提出的。其實我並不太想跟她互換照片,因為害怕看到她的照片後,影響自己跟她聊天的心情;更怕自己的形象不能滿足她內心的期望,而選擇不再跟我聊天。見我一直不願意將照片給她,她就先把她的照片給我了,一個非常清純漂亮的女孩。
“你再不給我照片,我就不理你了。”
最後沒有逃過她的威脅,我也把我的照片給了她,然而,一直擔心的她不理我的情況並沒有發生。畢竟大家都是為了找個遠方的陌生人聊天,又不是找對象,何必那麼在乎長相呢。於是。互換照片的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從那之後,不管我身邊發生什麼事,我都願意跟她分享,她也很耐心的聽我說。直到有一天,我拋出的話題她沒接,然後跟我道歉說:“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聊天。”本想讓她跟我說下是因為什麼事情不開心的,說出來,心情至少能好受一點。但換來的卻是一句“跟你說了你也不懂,你幫不到我的。說了有什麼用?”
過了幾天,她跟我說出了那天她遇到的煩心事。確實,我幫不了她。她說的情況超出了我的認知。通過這件事,也讓我看清了,原來我們並不屬於一個階層,我跟她的差距竟然這麼大——成長環境,家庭經濟實力。如果沒有網絡,現實中我們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
有些差距真的不是靠努力就能縮短的。這是我對我們關係的總結。
朋友圈有你就足夠了,沒必要再深入交流。然後,我就沒有。
“你真的不打算找我了嘛?”一周後,她的一句話,讓我又抱有了幻想。但也僅僅是幻想。“不現實、不可能”,已經彌漫了整個對話框(過程省略1年)。
最後
“對不起”
“我決定把你拉黑並刪除。”
看到她這麼堅決,我的內心卻異常的平靜,沒有一絲波瀾。有時候,喜歡並不需要擁有。本不應該有交集,就讓平行線繼續平行吧。
很現實的問題,就算她同意,我也真的不敢去挑戰——sz本地人。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