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一次性餐具要收費,趙先生挑戰?“潛規則”
2009年5月5日,黃石市民趙德安從黃石港區法院領回了56元的經濟賠償,這樣持續整整一年的“3元錢官司”終於塵埃落定。
2008年4月6日下午,趙德安與妻子在黃石步行街某酒樓進餐結賬時,酒樓要收兩套消毒餐具的費用(共3元),因交涉無果,趙德安無奈掏了3元餐具費。當月底,身為法律工作者的趙德安一紙訴狀將該酒樓告上法庭,要求酒樓公開賠禮道歉,退還多收的3元“餐具費”,並賠償3元錢。
此案開庭審理後,酒樓法人代表並未前往法庭應訴,一審法庭判決原告趙德安勝訴。在酒樓方放棄所有的權利不履行法律責任後,原告申請強製執行。
據了解,向顧客收取“餐具費”,是當前絕大多數餐飲企業的通行做法,並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默認。而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係的趙德安認為,這種“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他介紹,大多數消費者對“餐具費”都選擇了默認,而實際上2007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餐飲企業經營規範》規定,餐飲企業應當“為就餐者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餐具”。
趙德安說,餐飲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並承擔相應的消毒費用,也是《食品衛生法》(注: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已代替了《食品衛生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餐飲服務業做出的規定。
專家點評
3元錢的官司值不值得打?這是中國消費者遇到此類問題的第一反應。專家為此展開了專題調查,結果發現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我們相信在當今的中國隻是暫時現象,不久就會有所改變。
3元錢的官司值不值得打呢?當然值得打!第一,酒樓違反《餐飲企業經營規範》?中“為就餐者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餐具”的規定,未盡到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合格餐具的義務;其次,酒樓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犯應該享有的商品選擇權和知情權。您打官司既是維護自身的權利,又是討回社會公道。
碰到此類情況如果我們都選擇沉默,會損害更多消費者的利益,?助長這種欺詐消費風氣的形成,損害千百年來國人建立起“誠實守信”的道德基準。
揭秘餐飲“溫柔一刀”的“潛規則”
結賬時發現多算了一道菜,要發票卻被告知發票已經用完,明明是打折的菜卻按原價收費……執法人員調查發現,在餐飲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隻要稍有疏忽,就會遭到“溫柔一刀”。餐飲消費中有多少陷阱?聽我們來介紹:
陷阱1?打折卡打折扣
李小姐在一家火鍋城用餐後,拿到了飯店的一張“金卡”,卡上標明日後來酒店就餐可享受6折優惠。但當她再次來這個酒店消費時,卻發現“6折優惠”竟被打了折扣。飯店的收銀員解釋說,打折隻是對菜價而言,酒水、鍋底、調料等並不在打折之列。
對策→消費者要想不被宰,一定要弄清楚飯店打折的相關規定,什麼菜打折,什麼菜不打折,最好在消費前了解清楚,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陷阱2?用特價“釣大魚”
到酒店消費,“一元錢一隻雞”“一元錢一條魚”等“特價菜”也會吸引不少消費者的關注。王先生在某餐館就餐時發現當天的紅燒魚居然隻有5?元錢,再經服務員一推介,他就非常高興地點了這道菜,但菜上來後才發現,量少得驚人,而且服務員向他們推薦的一款與這道菜搭配的菜價格居然奇貴,但為時已晚,隻好交錢。著實是花了錢買氣受。
據業內人士透露,酒店這種推銷其實也暗藏玄機:要麼是與“特價菜”搭配的菜價格昂貴,要麼需要消費到一定金額以上才能享受這種優惠。而“特價菜”多數都具有量小、口味沒有保障等“特點”,消費者若有疑義,“特價”便又成了擋箭牌。
對策→了解了餐館的這一招,相信大家在選擇“特價”的時候心裏都有數了。真有物美價廉的當然好,不然最好還是不要貪這點兒小便宜。
陷阱3?收款台故意算錯賬
消費者劉小姐在某餐館結賬時發現,飯館居然把她們點的一道涼拌蘿卜皮算成了50元,這讓她大吃一驚,與飯店交涉時,對方連連道歉,說是算錯了賬。但業內人士的解釋卻不是這樣。據一位餐館工作人員透露,許多顧客餐後並沒有核對賬目的習慣,尤其是請客的顧客,更不好意思當著客人的麵對賬,所以一些飯館抓住了食客的這一習慣,一有機會就出手“猛宰”。
對策→這一陷阱要想逃開也很容易,那就是結賬時一定要養成看賬單的習慣,以免吃虧了還被蒙在鼓裏。
陷阱4?茶點紙巾不請自來
高先生在某著名餐館就餐時,發現剛入座,該酒店的服務員就給端上了瓜子類的餐前小食品,還按人數“派送”了濕紙巾。由於事先並沒有征詢,所以高先生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都是免費贈送的。但結賬時才發現瓜子每盤5元,紙巾每包2元,頗讓人有種被迫消費的感覺。
對策→據業內人士分析,一般餐館都會將這些小物件計費,而且大部分消費者都在不知不覺中掏腰包。專家認為,如果要收費,飯店必須予以明示,明確告訴消費者哪些服務是免費的,哪些是要收費的。如果事先不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有權拒絕支付這部分費用,還可以向餐飲行業監管部門、工商部門投訴解決。
陷阱5?酒水飲料貓膩最多
酒水飲料無疑是最賺錢的,服務員對此也最為“熱心”,一不注意,桌上就會擺滿已經開了瓶的酒水。此外,結賬時酒水也是很容易被“多算”的,有的顧客酒過三巡,根本搞不清酒的瓶數,隻能任人“魚肉”了。
對策→餐館的酒水本來就比外邊的貴,消費時一定要多多留心,沒有決定時最好別讓服務員開瓶。否則可以拒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