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商業奇才比爾·蓋茨(1 / 3)

比爾·蓋茨(Bill Gates,1955—)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個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內創造財產達139億美元的奇才;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靠電腦軟件積累億萬財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開發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來創造巨大財富的典範……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陣強勁的“比爾·蓋茨旋風”。那麼蓋茨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蓋茨小時候最喜歡反複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三分之一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而且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裏麵藏著多麼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曆史將越來越長,那麼以後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麼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隻要小小的一個香煙盒那麼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

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後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隻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就說“與其做一棵草坪裏的小草,還不於成為一株聳立於禿丘上的橡樹。小草千遍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

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來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麼“諾言”是什麼呢?就是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

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

一次,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裏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麵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麼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麵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後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裏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裏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後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隻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紮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偵查站,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麼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