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成進士債主冤家齊證罪說仇人泥犁刀劍總生花(1 / 3)

《點絳唇》:今古茫茫,麒麟閣幀剡溪幅。驅狼逐鹿,奔走太行路。堅險生心,到處成桎梏。休報複,你笑我哭,高枕黃粱熟。

話說丁協公自中了進士,值得大搖大擺,今日是年家請酒,明日是盟兄回席,又把北京踹得個稀爛。那日吏部掣簽,掣得福建地方一個知縣。領憑到手,不日出京。到家祭了祖,親朋來賀的填門塞巷,應酬了些日子,才吹吹打打赴任而去。一行家眷,好不齊整炫耀的。他是慣了的性子,那裏忍耐得?到那地方,下力抓個兒,顧甚麼官聲國法?按院看他是進士出身,本上帶了個名字,大計裏一個不謹,請了回籍。你說他家裏坐得住麼?他是個白衣也弄出個紗帽來,豈有一個紗帽肯安心做了白衣的?那時值嚴相當權,他使得福建的東西不著,運了些進京,打點了嚴世蕃,又拜他做幹兒子。嚴世蕃分付吏部,就起了他戶部主事。他又帶家眷進京,到了戶部的任。管倉管庫,他也不肯放鬆了那一京的。

不上年把,嚴相也逐回籍了,嚴世蕃不久也正法了。老子已壞,兒子還坐得住?卻被戶科一個姓蕭的掌科,單單參了他一疏,說他如何貪贓,何等亂法,大計壞的官,不思閉門訟省,反入賄權堅,朦朧請複。以大君之祿位,作假父之恩知,罪在不赦。末又道他本來麵目,多屬夤緣,場屋關節,手眼神通,顯有指證,不比風聞。伏乞敕下該部通盤打算,徹底澄清,計鴛鴦針。其贓罪,示以極刑,除小人百足之尤,培國家萬年之氣等語。

旨下發刑部究擬。那刑部關會了吏部,討了大計的考語來,加他個不合入賄謀複的罪。又拗不過蕭掌科做了硬對,問了個沈陽衛的軍,候旨下不題。正是:憑他羽翼衝天去,若個堅雄好到頭。

不見曹瞞疑塚在,幾回玉碗去荒丘。

卻說徐鵬子在盧翰林家讀書,與公子交相琢磨。那公子到底是有根氣的,就也虛心耐受,學業果比往日大進,時常送文字與翰林看。翰林也曉得是徐鵬子誘掖之功,著實歡喜。

那一年提學發牌科考,盧翰林對鵬子道:“你揣摩已成,不要埋沒了。你可借我北地籍貫,提學科考,你出來試一試,毋令英雄有白頭之歎。”徐鵬子應允。一連府、縣、道,不費絲毫氣力,輕輕的進了學。又去趕遺才,又錄了一名科舉。那盧公子仗自家的本事,也公公道道摸了個二等科舉。翰林大喜,早晚勸他們攻書,一切進場雜事,都不要分他們的心,隻待臨場之日,帶筆硯進去就是。

須臾進了三場,徐鵬子中了解元,盧公子也中在五十幾名上。這回光景,真是不同,徐鵬子枯木再春,那盧翰林也是個刮目的知己了。翰林對鵬子道:“小兒的本領還生疏,雖然偶中,不得自滿。我意這邊糧船甚便,雇了一個艙口,又寬敞,又安穩,徐先生同小兒前去,一路上還要求你點撥。盤費是不消愁得,你們早早進京,一麵讀書去。若得小兒同徐先生聯發了,學生決不敢忘。”徐鵬子謙謝不了。

拜了房師之後,兩個人就趁順便的糧船,預先進北京去了。

那盧家事體,百需百有,真個是不費他們半點心力,整日在船上讀書。剛剛船到了天津衛,兩個人商量道:“雇班轎馬,到京去更便些。我們在船上已久,不耐煩了。”不一時,就雇了夫馬,徐鵬子與盧公子兩乘大轎,餘者都是騎馬跟隨。可煞作怪,恰才不曾走了四五十裏遠,隻見一個婦人坐在荒草地麵上啼哭。他們這些人通不在意,徐鵬子是個受過患難之人,聽見便惻然動心。轎子到他麵前過,細聽一聽,聽得不似北音,便叫住轎,著人去問婦人是那裏人,為何啼哭。那婦人回道:“是南邊人。”鵬子聽得聲音,連忙跳出轎來一看,偌大一驚,原來不是別人,就是他渾家王氏。便問道:“你為何在這裏?

“那王氏起先低頭而哭,見人來瞧,他也不敢抬頭。一聽見問他的聲音,才抬頭起來,見是自家丈夫,方立起身道:”這是夢裏?如何這裏得相會?“徐鵬子道:”我如今中了舉人,進京會試去。你來則甚?快講我聽。“王氏將避亂得信,特來找尋,遇著惡船家,因此連夜走了,要走進北京問那衛官,再討你的消息,不想於此得會,大略說了一遍。徐鵬子道:”這船家哩?“王氏道:”他已開船去了。我認得他叫李麻子,他少不得要到北京,容易查訪的。“徐鵬子才請盧公子相見了,大家悲感不勝,就將鵬子那乘大轎與王氏坐了,他另雇了一乘轎子,一同進京。恰是:今夜燈前照,猶疑夢裏身。

不受苦中苦,怎為人上人。

這王氏到這苦難時節,與死為鄰,不想遇了丈夫,又是遇了富貴的丈夫,不似前番酸丁了。雖然是王氏貞一之報,卻也還是徐鵬子不瀅濫之報。不幾日到了北京,賃屋住下,一切不題,單理進場的功夫。須臾進過三場,卻早又揭曉了。徐鵬子中了進士,盧公子榜上無名。鵬子又殿試過了,殿了二甲上。

觀政後,就授了北京刑部主事,去到任了,將家眷送進衙門,盧公子方才作別回家。

卻說徐鵬子到任之後,書吏送進一本冊子,卻是戶部郎中丁全問遣這案的爰書。便稟道:“丁家家口,先要點驗,造了冊子,送堂奏請,候旨發遣。昨日科裏蕭爺,又有帖兒來催了。”

徐鵬子道:“丁全這廝,弄了個進士,做這樣現世報,不知所犯何事?”隨將那宗案卷細閱一番,又檢那蕭掌科疏稿來看了道:“這樣看來,一遣也不冤枉。”

次日過堂,點了丁全。隻見那丁全寒愧低頭,局-了不得。

徐鵬子隻當他如此醜狀,見了鄉親,自覺麵上難過,也不好十分拘求他。大約就家口單上一看,也有個丫頭,叫做春櫻。逐一點名過去,叫到春櫻,鵬子仔細一認,原來就是他走的那婢子,心下大加驚異,就叫那春櫻上來問道:“你也認得我麼?

“春櫻抬頭,認得是舊家主,應道:”奴婢認得。“話未說完,眼淚簌簌的如雨下來。鵬子因法堂上不便細問,因叫道:”點完出去。“隨分付長班道:”那丁衙丫頭春櫻,不是正經人犯,本廳備價贖身,你可帶他交進衙來,領身價去交庫就是。“長班答應去了。到晚送到衙門口,傳點進來道:”長班送春櫻來,並領身價。“鵬子隨備了十二兩身價,付了長班,即喚春櫻進衙。春櫻一見了家主、主母,跪在地上,哭得個不起。正是:團圓今夜三生話,雞犬猶銜百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