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接手兵部事宜不說霍尋能不能處理過來,就算能,趙允也擔心霍尋出錯。
慢慢適應吧!
霍尋重新盤腿坐下,摩挲著下巴繼續思考。
按目前的情況,當今局勢已經陷入了僵局。
大周不可能通過政治手段收回西北諸地,山高皇帝遠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而且還得供著這群藩鎮,如果大周斷了對西北的資源供應,說不得這些藩鎮直接倒戈向北夷。
就好像石敬瑭一樣。
屆時西北一片糜爛,大周岌岌可危。
至少藩鎮還會象征性送一些戰馬到中央,還是沒閹割過的。
這對大周來說還不錯。
品質優良的戰馬,其後代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雖然知道藩鎮也是想讓大周有能力對抗北夷,但至少有戰馬不是。
不然就算北夷士兵稀缺,大周和北夷兵力懸殊,北夷騎兵來去如風,憑大周士兵兩條腿怎麼可能跑的過。
就算是霍去病遠擊匈奴使得漠南無王庭,可等霍去病衛青死後,匈奴也成了困擾西漢的一大難題。
缺馬啊!
北夷肯定也不會主動招惹藩鎮,這相當於幫助大周整合內部。
現在三方就你瞪我我瞪你,誰也沒辦法單獨解決不了另外兩個。
除非是三方之中有一方的軍事實力得到質的飛躍,不然大概會一直消耗下去。
直到另一個勢力的崛起,打破僵局。
譬如前世的蒙古。
霍尋上任的第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收獲還算不錯。
至少了解了局勢。
正是因為大周目前在與北夷的鬥爭中處於劣勢,這種局勢才能穩定下來。
北夷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大周,強大到可以掃清六合席卷八荒的大周,所以一定要遏製大周的發展。
草原各部不想再過從前被大周逼得東躲西藏的生活。
藩鎮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大周如此強大,但又不希望大周過分孱弱,所以當年大周落敗,藩鎮便猛攻北夷南部諸地,直到北夷退兵。
說到底,還是過分信任文官,讓文官擔任一方執政官,卻把地方兵權等各種權力也一股腦全部塞給文官。
當文官的野心膨脹、大周衰落時,就會形成漢末時州牧割據的情形。
大周得國也是武人造反出身,得國並不光彩。當太宗皇帝去世後無人能夠壓製這些驕兵悍將。哪怕他們分散到大周的各個地方,當時的皇帝也得防備前朝的故事會在大周身上再一次重現。
所以用文官來製衡地方軍隊這很正常。
但你給文官這麼多權力就不擔心文官沒有野心是吧。
真的是,操蛋了。
現在好了,因為管不到太遠,所以別人都不聽你的話。
尼瑪,我手裏要兵有兵要權有權,那我聽你的幹嘛。
真的蠢,想當然。
還好後麵的皇帝及時止損,至少大半個大周還握在手裏。
不然早就被掀桌了。
也罷,累了。
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天。
霍尋放下手中的案卷,走出小房子伸了一下懶腰。
太陽已經下山。
人基本都散完了。
夥房有些淚流滿麵。
大爺,你總算出來了,你再不出來,回到家沒飯吃了。
夥房雙眼含淚,感激地目送霍尋離開。
霍尋被夥房的目光看得毛骨悚然,一出兵部大門飛也似地跑回家。
不是,我不搞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