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2)(3 / 3)

“父親,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命運的挑戰……”

“父親,所有的父親,一個偉大的民族的脊梁!”

張鈞的高原係列散文詩《夏之戀》《大西北》《黃土地》等篇什,盡顯天地物華之大美,給高原附會了旺盛的生命意象。《茶禪一味話俊虎》《飲茶》通過兩位書畫家的創作過程,立體地描述了人文情懷的美學追求和思想境界。《蘆葦中,你的琴聲為誰而歌》,溫文低婉,柔情似水,飽含深情地敘述了一位才華橫溢、綽約美麗、如花動人的佳麗女友的生活經曆和坎坷命運,在充分體現人性光芒的同時,更多的是人性關愛和精神上的撫慰。《書語》是張鈞嚐試文化散文創作的一次成功範例,此文得古風真諦,如空穀回音,開闊的曆史背景,古典的文化氣息和對曆史人文的理解,以他對書法的感悟,表現了一種人文的追求和古典情趣。

張鈞的散文意象紛呈異彩,想象出奇,展現了他內心一個很廣闊的心靈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開拓了他散文廣闊無垠的思維空間。他的諸多散文以詩化的語言風格營造了氣息上的韻味,搶先走進了詩化散文的領域,在全國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作家,實為難能可貴。

張鈞詩、書、文皆能,書法和書畫評論亦很有功夫。書中“皇天後土”和“大愛無疆”兩輯是他散文的集中展示,而“漫說泛評”有代表性地選取了他為全國各地著名書畫家、作家、詩人寫的評論文章,足以看出張鈞的藝術感悟和對其他藝術的熟通以及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力。難能可貴的是張鈞以詩歌的形式評論一個書法家的藝術創作,足以看出他不凡的藝術才華。他以藝術的目光去認知藝術,不是因人去理解藝術。好多藝術家他未曾謀麵。他是以心靈的藝術去透視藝術,贏得了眾多藝術家的青昧。著名散文作家、評論家王劍冰稱張鈞有“三把刷子”,所言極是。馬來西亞國際書畫聯盟副會長、華文藝術研究院院長林榮光先生看了張鈞的散文和書法後,以“筆下見國魂”題詞稱讚。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彭金山教授說:“張鈞的散文是展示生活亮色的美學極品。”近年來,張鈞詩文書法同時出擊,樣樣被人稱道,獲得好評,足以看出張鈞不凡的藝術造化和他目前所具備的創作實力。

從血管裏流出的是血。散文要體現崇高的生命價值和精神風骨,要從審美的愉悅和激動中,從心靈的感應和共鳴中,牽引和提升人向精神高地不斷攀升,才能有效地抵製當下散文的浮躁和淺薄,消解散文的低俗化和快餐化。張鈞以赤子情懷擁抱大自然、擁抱生活、擁抱生命的散文精神是他難得的思想財富。

值得肯定的是,張鈞通過對自身生命的體驗,通過散文創作,嬗變出了生命的本意,縱觀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真的人格、美的靈性、善的箴言的結合體,寄托了作者對真善美不懈的追求。張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光彩奪目的作品,但他的創作正走在路上,崛起於靈台的張鈞,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已有,他正帶著靈台渾身蒸騰的靈氣走出自己的局限,走上更高的創作境界,賦予作品更深的內涵,讓作品更上層台;張鈞也正在挖掘和思考重大曆史題材的表現新路,以突破以往作品單薄的製約,為時代留下更多的深刻和更浩大的場景。其實,張鈞的探索和思考,何嚐不是當下文學創作中大家共同的探索與思考呢?

讓我們與張鈞一起努力。

劉增山於北京管莊家中

2009年11月18日

##第一輯 皇天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