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回 佛道境界(1 / 2)

() 紫衣撥著算珠,加加減減總共賠了二十七兩三錢銀子。鬱悶啊,在淮陽進了一百二十匹絲綢,運到汝yīn。誰知道汝yīn的絲綢更便宜,要賠五十兩才能出手。沒辦法,接著向南,就到了壽chūn。得,這回才算見著絲綢窩。原來在淮陽進的貨裏倒有一半是這裏織成的,出口返內銷,到了原產地了。總共要賠一百六十兩。誰怕誰,賠錢的買賣絕對不幹。一路過府經縣,輾轉兩千裏水陸碼頭跑遍。終於到了九江。嘿嘿,還好,這裏的絲價稍高,終於以低於進價少許出手。不算運費還賠二十多兩。

這趟絲綢買賣做砸了,紫衣不死心,聽說黃梅縣盛產名茶漢綠。料想這一回運到揚州去定然不會虧本。

王遠知暗笑這丫頭做生意上癮了。揚州雖然不產茶,可是緊鄰江南的吳郡,餘杭郡,那可是茶鄉,料想茶葉也不會貴到哪裏去。真可謂隔行如隔山,嚴格說兩位鹽神大大頂多算半個鹽販子。擺弄絲綢茶葉那是要交學費的。隻不過帶上大批貨物路上好說話,不至於一下就讓和尚們給找著了。

不等休假完畢,第二rì王遠知拉著紫衣隨著香客們過江,先到黃梅寺摸底。最好能私下與弘忍大師見個麵。要不然再用銀子砸?黃梅的和尚是不練武的,不過護院武僧絕對比少林多。全寺僧人過五千人!

兩人化妝成還願的夫妻,一路遊山玩水,到了午時這才望見寺院。到山下黃梅鎮上吃了飯,借了輛了大車,把紫衣準備布施的僧鞋僧衣這類全都裝上。老實說王遠知膽子也太大了點,要是被和尚們識破,真的會有xìng命之憂。不過再一想,要是佛子殺了道宗,嘿嘿,那天下可真要大亂了。

禪宗,始自達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為再傳。璨弟子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東山法門,為禪宗五祖。而他門下大弟子神秀,也是遠近聞名的得道高僧。

聽王遠知講禪宗家譜,紫衣卻問道:人家傳了五世,那夫君你是第幾代道宗?

這下可把紫陽大真人問倒了,想了半天才實話實說:天下道士開口黃帝閉口老莊。實則祖述三張!真正的祖師爺是天師張陵,後傳子地師張衡,再傳孫人師張魯。隨後三國變亂,張魯所建的道教國家,漢中國被曹cāo所滅。數百年道門多有聚眾起事,殺官造反,道宗死於刀兵不知有幾。斷斷續續,倒底是多少代,還不是隨口瞎說。

這時前麵出車禍了。一個帶發沙彌趕驢上山,不知怎的幾袋糙米全灑在地上。小沙彌倒是不慌不忙慢慢收拾。可高興壞了一大群鳥雀,那是上下翻飛,拚命搶吃。

王遠知想上去幫忙,誰知那小沙彌幹脆盤坐在鳥雀中間打坐參禪!鳥兒們膽子也真大,三三兩兩竟然站在他腿上肩上。

隻聽那小沙彌口裏唱道:懶驢灑米雀兒喜,沙彌回寺要受饑。善男信女來布施,鳥雀窩高佛頭低。

王遠知聞言大笑:小和尚,稍稍布施一些給雀兒們就行了,難道非要布施個幹幹淨淨,把大和尚老和尚一骨腦全餓死?

小沙彌起身和十行禮:施主有所不知,這些糙米正要運回去準備兩rì後的水陸布施大會。遲早是要時到禽獸嘴裏,早早晚晚多多少少不打緊。

王遠知心道:這廟大了果然闊得很。

隨口問了聲:敢問小師傅法號?現下是哪位高僧住持?在下正要到寺中布施。

小沙彌回道:小僧慧能,尚未受戒。本寺弘忍大師年事已高,現下是首座神秀大和尚主持。

王遠知一邊幫他收拾糧食一邊問道:慧能師傅,這米布施給窮人豈不更好?

楊紫衣也開始逗這小和尚:相公你又說胡話了,如今天下太平,家家有三五年吃不盡的餘糧,哪來的窮人?連山野間的鳥獸都喂得白白胖胖。

小沙彌嗬嗬笑了:窮人自然很多,不過和尚們代人布施,施主說布施給誰,和尚們也隻得照辦,哪能隨意做主?

說話間,這幾十隻雀兒吃得差不多了,呼啦一聲全飛走了。三個人剛把口袋紮好放回驢背。隻覺天sè一暗,如烏雲蔽rì。朝天上一望,連王遠知都倒吸一口冷氣,原來成千上萬隻鳥雀聚在頭頂。這還不打緊,關鍵是一些粘乎乎的東東如雨而下。慧能也是怕了,趕著驢子就跑。直跑回廟裏鳥兒們才不再追趕,再看慧能以及驢子倒像是在糞坑裏爬出的。實在是太有“天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