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知識(3 / 3)

火箭的發展,使人產生了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的願望。根據史書的記載14世紀末,明朝的一位勇敢者萬戶坐在裝有47個當時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持一個大風箏,試圖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行的夢想。盡管這是一次失敗的嚐試,但萬戶被譽為利用火箭飛行的第一人。為了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個環行山以萬戶的名字命名。

4、對外傳播史

早在八、九世紀時,和醫藥、煉丹術的知識一起,硝也由中國傳到阿拉伯。當時的阿拉伯人稱它為“中國雪”,而波斯人稱它為“中國鹽”。他們僅知道用硝來治病、冶金和做玻璃。13世紀火藥是由商人經印度傳入阿拉伯國家的。希臘人通過翻譯阿拉伯人的書籍才知道火藥。火藥武器是通過戰爭傳到阿拉伯國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軍隊使用了火藥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軍隊在與敘利亞作戰中被擊潰,阿拉伯人繳獲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藥武器,從而掌握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阿拉伯人與歐洲的一些國家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戰爭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藥兵器,例如阿拉伯人進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時就使用過火藥兵器。在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歐洲人逐步掌握了製造火藥和火藥兵器的技術。

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歐洲,“不僅對作戰方法本身,而且對統治和奴役的政治關係起了變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彈shè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穿鎧甲的貴族騎兵同歸於盡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的jīng銳的火炮在歐洲的工廠中製造出來,裝備著威力強大的艦隊,揚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

【意義】

中國的火藥推進了世界曆史的進程。恩格斯曾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藥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藥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藥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曆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複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現代火藥的起源】

現代火藥起源1771年,英國的P.沃爾夫合成了苦味酸,這是一種黃sè結晶體,最初是作為黃sè染料使用的(注意這一點,這說明其產生並沒有受到所謂“黑火藥的影響”,是偶然發現的,這也是黃sè火藥的名稱的由來),後來發現了它的爆炸功能,十九世紀被廣泛用於軍事,用來裝填炮彈。它是一種猛炸藥。

1779年,英國化學家E.霍華德發明了雷汞,又稱雷酸汞。它是一種起爆藥,用於配製火帽擊發藥和針刺藥,也用於裝填爆破用的雷管。

1807年,蘇格蘭人發明了以氯酸鉀,硫,碳製成的第一種擊發藥。1838年,T.J.佩盧茲首先發現棉花浸於硝酸後可爆炸。1845年德國化學家C.F.舍恩拜因將棉花浸於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餘的酸液,發明出硝化纖維。

1860年,普魯士軍隊的少校E.鄶爾茨用硝化纖維製成槍、炮彈的發shè藥。俗稱棉花火藥。至此硝化纖維火藥取代了黑火藥作為發shè藥。

1846年,意大利化學家A.索布雷把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兩份濃硫酸混合液中而首次製得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種烈xìng液體炸藥,輕微震動即會劇烈爆炸,危險xìng大,不宜生產。

1862年,瑞典的A.B.諾貝爾研究出了用“溫熱法”製造硝化甘油的安全生產方法,使之能夠比較安全地成批生產。

1863年,J.威爾勃蘭德發明出了梯恩梯(TNT)。梯恩梯的化學成份為三硝基甲苯,這是一種威力很強而又相當安全的炸藥,即使被子彈擊穿一般也不會燃燒和起爆。它在20世紀初開始廣泛用於裝填各種彈藥和進行爆炸,逐漸取代了苦味酸。

1866年,A.B.諾貝爾用矽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發明出了達納炸藥。俗稱黃sè火藥。

1872年,諾貝爾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纖維,發明了一種樹膠樣的膠質炸藥——膠質達納炸藥,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雙基炸藥。

1884年,法國化學家、工程師P.維埃利發明了無煙火藥。這一發明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為馬克沁重機槍的發明創造了彈藥方麵的條件,因為依靠以前的有煙火藥,產生雜質太多,會導致阻塞,是無法用於機槍子彈發shè的。至此有煙火藥被取代,無煙火藥成為普遍使用的發shè藥。

1887年,諾貝爾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製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藥。他還將硝酸銨加入達納炸藥,代替部分硝化甘油,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特種達納炸藥”。又稱“特強黃sè火藥”

1899年,德國人亨寧發明了黑索今,它是一種比梯恩梯威力更大的炸藥。這是僅次於核武器的威力最大的炸藥。從上述線索可以清晰地看出,黃火藥係統是怎樣一步步dú lì發展起來並導致了近代軍事的重大變革的。在這一過程中黑火藥已經逐漸被淘汰。

黑火藥在歐洲長期被用於煙火和縱火用途,也曾被用來作為槍炮的發shè藥,但是隻能適用於中世紀的那種力量有限的原始火器,如火槍火銃滑膛槍炮,不適於作為後膛步槍,機槍等近現代槍炮的使用,而中世紀火器跟近現代槍炮也完全是兩種xìng質的概念,原理上,技術上,製造加工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不要被它們某些外形上的類似點所迷惑了。其力量也有限,在很多時候,近代西方戰爭中仍然主要依靠騎兵衝鋒作為製勝的手段,一直到機槍被發明出來才結束這種情況,早期前裝滑膛槍並不比十字弓威力大多少,並且長期與弓弩等共存使用。我們不應該被那些誇大其詞的描述所誤導。

作為發shè藥使用的黑火藥在十九世紀就已經基本被淘汰了,隨著無煙火藥,雙基火藥,雷管,TNT等的出現,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軍事革命,才有了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槍炮,火箭炸彈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