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西元581年—617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大隋共傳位5代天子:大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大隋世祖明皇帝楊廣、大隋世宗恭皇帝楊侑、大隋太宗泰皇帝楊侗、大隋高宗玄皇帝楊浩。大隋之盛世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空前絕後,此時的中華帝國國泰民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甲兵強銳,威動殊俗,幅員萬裏。大隋疆域之遼闊宏大超過了以往的所有朝代,據《資治通鑒》記載:“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東西九千三百裏,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裏。東西九千三百裏,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裏。曆代之盛,極於此矣。”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全盛黃金期,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和rì本的政治體製、文化等方麵亦受其很大影響,這個朝代也是在中國曆朝曆代中絕無僅有的讓rì本對中國稱臣朝貢的唯一時刻。
581年,大隋高祖文皇帝於581年二月甲子rì接受北周禪讓,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長安為都,後來又新建大興城為京師、以洛陽為陪都,實行東西兩京製:西京長安、東京洛陽。589年,揮戈南下,滅亡了長期割據南方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統一中國。
隋帝係表
隋文帝楊堅(581-604)
隋煬帝楊廣(604-618)
隋恭帝楊侑(617-618)
隋泰帝楊侗(618-619)
傳說·故事
[編輯本段]
《隋書·高祖本紀》載:高祖以大統七年六月癸醜夜生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神光滿室。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尼將高祖舍於別館,躬自撫養。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shè,有文在手曰“王”。
周太祖見而歎曰:“此兒風骨,不似代間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宮伯,進封大興郡公。帝嚐遣善相者趙昭視之,昭詭對曰:“不過作柱國耳。”既而yīn謂高祖曰:“公當為天下君,必大誅殺而後定。善記鄙言。”武帝即位,遷左小宮伯。出隋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後征還,遇皇妣寢疾三年,晝夜不離左右,代稱純孝。宇文護執政,尤忌高祖,屢將害焉,大將軍侯伏、侯壽等匡護得免。其後襲爵隋國公。武帝聘高祖長女為皇太子妃,益加禮重。齊王憲言於帝曰:“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帝曰:“此止可為將耳。”內史王軌驟言於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帝不悅,曰:“必天命有在,將若之何!”高祖甚懼,深自晦匿。
建德中,率水軍三萬,破齊師於河橋。明年,從帝平齊,進位柱國。與宇文憲破齊任城王高湝於冀州,除定州總管。先是,定州城西門久閉不行,齊文宣帝時,或請開之,以便行路。帝不許,曰:“當有聖人來啟之。”及高祖至而開焉,莫不驚異。尋轉亳州總管。宣帝即位,以後父征拜上柱國、大司馬。大象初,遷大後丞、右司武,俄轉大前疑。每巡幸,恒委居守。時帝為《刑經聖製》,其法深刻。高祖以法令滋章,非興化之道,切諫,不納。高祖位望益隆,帝頗以為忌。帝有四幸姬,並為皇後,諸家爭寵,數相毀譖。帝每忿怒,謂後曰:“必族滅爾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sè動,即殺之。”高祖既至,容sè自若,乃止。
《資治通鑒》載:
陳後主遣散騎常侍周墳、通直散騎常侍袁彥聘於大隋。後主聞大隋高祖文皇帝狀貌異人,使彥畫像而歸。帝見,失態無狀,驚狂仆地,大駭曰:“吾不yù見此人!”亟命屏之。
《隋書》卷五十《龐晃傳》雲:
時高祖出為隨州刺史,路經襄陽,衛王令〔龐〕晃詣高祖。晃知高祖非常人,深自結納。及高祖去官歸京師,晃迎見高祖於襄邑。高祖甚歡。晃因白高祖曰:“公相貌非常,名在圖籙。九五之rì,幸願不忘。”高祖笑曰:“何妄言也!”
《隋書》卷七十八雲:
韋鼎之聘周也,嚐與高祖相遇,鼎謂高祖曰:“觀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監深遠,亦非群賢所逮也。不久必大貴,貴則天下一家,歲一周天,老夫當委質。公相不可言,願深自愛。”
道士張賓、焦子順、雁門人董子華,此三人,當高祖龍潛時,並私謂高祖曰:“公當為天子,善自愛。”及踐阼,以賓為華州刺史,子順為開府,子華為上儀同。
開皇盛世
[編輯本段]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rì,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楊堅登基當天,長安城出現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慶雲,仿佛上天也在熱烈慶祝大隋皇朝的成立。在中國曆朝曆代中,他被公認為是才智最高的皇帝,也是最為仁慈的聖皇天子。公元589年,大隋滅了南方的陳,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天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論》中說隋文帝,“帝體貌多奇,其麵有rì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於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jīng靈,括囊宇宙,威範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讚美隋文帝,“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大隋朝建立以後,在政治、經濟等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在zhōng yāng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概由zhōng yāng任免,由此鞏固了zhōng yāng集權。大隋開皇盛世氣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誌,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rì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隋文帝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裏,名廣通渠。這是修建大運河的開始……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鴻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鹹暨,尉候無jǐng。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淩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參蹤盛烈。”這就是隋書裏的“開皇之治”。程朱理學祖師爺激動地評價這位偉大的皇帝:“地憑宸極,天縱神武,開運握圖,創業垂統,聖德也;撥亂反正,濟國寧人,**八紘,同文共軌,神功也;玄酒陶匏,雲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極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禮裁樂,納民壽域,驅俗福林,至政也。”後世的魏征讚歎道:“皇帝載誕之初,神光滿室,具興王之表,韞大聖之能。或氣或雲,蔭映於廊廟;如天如rì,臨照於軒冕。內明外順,自險獲安,豈非萬福扶持,百祿攸集。”可見大隋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財富、對後世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卻很多。如三省六部製、開皇律、州縣兩級製、均田製、大運河、科舉製度、長安城、洛陽城、義倉的創立……
偉大的大隋高祖文皇帝
[編輯本段]
漢朝滅亡後中國經曆了漫長而混亂的四分五裂的時期。漢民族陷入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撕殺戰亂之中。像仿於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的黑暗時代。東晉時實際中國經過漫長的戰亂的漢族已經消沉、疲憊、頹廢、迷惘。中國已經接近死亡了,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已不是漢人。而是被漢人稱之為蠻夷的民族。因為漢人已沒有力氣在作戰了,強壯的青年大概大多戰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婦。沒有能力阻止異族的入侵。眼看著中原沃土被外人占據。據《晉書》記載,塞外內附有三十萬人,入塞匈奴有數十萬人,羯族和其它進入中原大地的十九種種族有一百多萬人。羯族、鮮卑族是白膚sè人種。而這些隻是有記載的。南北朝時期,更是各種蠻族大批的進入中原,人數已經多於中原人。就是說入侵者已經占據統治地位,把中原瓜分了。打個比方這要比八國聯軍入侵běi jīng,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嚴重得多。因為入侵的異族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公元306年,巴氐族人李雄稱帝,定都四川成都,建國號大成,史稱成漢。
公元315年,拓跋族人猗盧稱王,建國號代,占有蒙古地區。
公元319年,漢臣劉曜稱帝,定都陝西西安,改漢為趙,史稱前趙。前趙臣羯族人石勒稱王。
公元337年,東晉臣鮮卑人慕容晃建燕,史稱前燕。
公元351年,後趙臣氐族人符健稱王,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公元384年,前秦臣鮮卑人慕容泓稱王,建國號燕,史稱西燕,占有陝西地區。前秦臣鮮卑人慕容垂稱王,建國號燕,史稱後燕,占有河北地區。
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萇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前秦臣拓跋圭稱王,建國號魏,史稱北魏。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連勃勃稱大單於,建國號大夏……
五胡、十六國亂我中國。這時的中原人已不是漢時的中原人,漢朝的原有人口早已不足的一半。中國開始蠻夷化,比起漢朝完全是一種經濟文化的倒退。多年的戰亂使中國的文化、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為灰燼。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毀。戰國、秦漢時期的藝術基本是看不到了。外來的宗教文化逐漸統治中國,中原大地上到處興建大大小小的廟宇,供奉著外來的神。外來的佛教已遠遠的壓過漢人推崇的儒教。異族的音樂、舞蹈、佛教的雕塑、繪畫完全統治了中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除西晉有一較短時間的統一外,全國基本上處於分裂割據狀態。這一時期,由於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實現統一成為社會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全中國各階層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
這時在中國黑暗的曆史上出現了一個閃光的名字,一個偉大的皇帝隋文帝楊堅(541—604)。公元581年二月甲子rì,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楊堅登基當天,長安城出現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慶雲,仿佛上天也在熱烈慶祝大隋皇朝的成立。在中國曆朝曆代中,他被公認為是才智最高的皇帝,也是最為仁慈的聖皇天子。他jīng心治理,隋朝迅速強大繁榮起來。他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使隋朝成為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強銳,威動殊俗的強盛國家。後人一般將隋文帝的大治譽為“開皇之治”。公元589年,大隋滅了南方的陳,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天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論》中說隋文帝,“帝體貌多奇,其麵有rì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於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jīng靈,括囊宇宙,威範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讚美隋文帝,“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大隋朝建立以後,在政治、經濟等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在zhōng yāng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概由zhōng yāng任免,由此鞏固了zhōng yāng集權。大隋開皇盛世氣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誌,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rì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隋文帝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裏,名廣通渠。這是修建大運河的開始……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鴻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鹹暨,尉候無jǐng。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淩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參蹤盛烈。”這就是隋書裏的“開皇之治”。程朱理學祖師爺激動地評價這位偉大的皇帝:“地憑宸極,天縱神武,開運握圖,創業垂統,聖德也;撥亂反正,濟國寧人,**八紘,同文共軌,神功也;玄酒陶匏,雲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極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禮裁樂,納民壽域,驅俗福林,至政也。”後世的魏征讚歎道:“皇帝載誕之初,神光滿室,具興王之表,韞大聖之能。或氣或雲,蔭映於廊廟;如天如rì,臨照於軒冕。內明外順,自險獲安,豈非萬福扶持,百祿攸集。”可見大隋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財富、對後世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卻很多。如三省六部製、開皇律、州縣兩級製、均田製、大運河、科舉製度、長安城、洛陽城、義倉的創立……
文武大帝——隋煬帝
[編輯本段]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3月11rì)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小名阿麽,又名楊英。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晉王(楊廣)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開皇元年(585年)隻有十三歲被封為晉王,並做了並州(今山西太原市)的總管,拱衛京城。楊堅為了讓兒子得到鍛煉,rì後能當大任。讓很有才幹的大臣王韶、李徹擔任楊廣的輔臣。上好學,善屬文,沈深嚴重,朝野屬望。煬帝年少好學,喜歡詩文,有文集55卷,可惜皆已失傳。
楊廣在位14年(604年——618年),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戰功卓著。“統一江山”、“修通運河”、“修建東都”、“西巡張掖”、“改革創新”、“三遊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
隋煬帝的功業:
一、親自指揮完成祖國統一(一統江山)
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陳國絕對不是什麼小國,也絕對不弱。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當時人們認為“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為南北”當年苻堅百萬大軍都沒有突破長江天塹。可見這是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可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並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全部叛變“大者有眾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楊廣學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親近江南學子,重用其中的學者來整理典籍。他親自實地在江南花了十年來攏絡人心,緩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占領後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於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自此南北朝之後和北方隔離多年的江南才始歸順zhōng yāng,更使得之後唐朝在南方的統治得以順利進行。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隋書》讚曰:楊廣“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麵。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這要比李世民指揮部隊平定各路農民起義與割據的小軍閥要戰功卓著。隋煬帝楊廣功勞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