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
·奶油小常識
奶油(butter)又稱黃油,英文音譯白脫油,為與人造奶油區別,也稱天然奶油。奶油是把牛奶中的脂肪成分經過提煉濃縮而得到的油脂產品。奶油雖來自牛奶,但組分有了很大改變。天然奶油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中高20~25倍,而其餘的成分如非脂乳固體(蛋白質、乳糖)及水分則大大降低。
奶油的加工製取分為三個步驟:
(1)在牛奶的離心分離中,排掉脫脂奶後得到了第一步的濃縮稀奶油產物(含脂率為30%~40%)。
(2)在稀奶油的攪拌過程中,排掉酪乳後得到含脂率為75%~80%的乳脂肪濃縮物。
(3)在奶油壓煉過程中,把多餘水分擠壓出來,得到了最終的奶油產品,其含脂率為80%~84%。
奶油的典型成分為:82%乳脂肪、16%水、2%非脂乳固體。在牛奶中脂肪成分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而在奶油中脂肪成分是以球狀(又稱分散相)和黏合狀(又稱連續相)這兩種形態出現。奶油是一種均一的油脂產品,可分為加鹽、不加鹽、發酵、不發酵4類。
奶油中的丁酸(酪酸)是構成奶油特殊芳香的來源。由於奶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甘油酯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從而構成了奶油良好的可塑性,適於西式糕點中的飾花和保持糕點外形的完整。奶油香味溫和,沒有特別的香味。烘烤後卻擁有濃鬱愉快的奶味香氣和口感,很受消費者喜愛。奶油的用途很廣,可用在高級西式麵包、糕點、奶油巧克力、餅幹、蛋糕等烘焙食品中,也可用於塗抹麵包和饅頭,以及在高級冰淇淋等相關乳品工業中應用。奶油的融點為28~30℃,凝固點為15~25℃,在常溫下是固態油脂,在高溫下軟化變形,這是奶油的弱點,故夏季不宜用奶油來裝飾糕點。
奶油的保存和運輸:成品奶油包裝後需立即放在溫度不高於-15℃的冷庫中保存。冷凍速度越快越好,其保存期為6個月。成品如放在溫度4~6℃的冷庫內,存放時間不得超過7天。成品運輸時應注意保持清潔、低溫的條件。成品送往使用部門時的儲存溫度不得超過12℃。奶油較易吸收其它氣味,所以成品在儲運時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品存放,以免影響奶油的質量。
奶油的包裝:奶油的包裝形式分大包裝和小包裝。散裝奶油為大包裝形式,一般用木箱或紙箱包裝,內襯硫酸紙和牛皮紙各一張。小包裝應以硫酸紙或特製鋁箔紙包裝。另外還有塑料容器、鋁箔封蓋的小包裝形式。
·常見的奶油
(1)無水奶油(butter oil,anhydrous butter oil) 又稱為乳脂或乳脂肪。無水奶油是以奶油或稀奶油為原料,通過物理方法將脂肪球破壞,使脂肪從脂肪球中遊離出來融合在一起形成脂肪連續相,然後將脂肪連續相分離出來即得到無水奶油。破壞脂肪球的方法有加熱熔融、脂肪球的機械粉碎等。在一些氣候溫暖的國家裏,如在印度,無水奶油很早就已是一種大眾化的食品。無水奶油普及的原因之一是它的保存期長,如果是采用半透明的不透氣包裝,即使在熱帶氣候中,無水奶油也能在室溫下儲藏數月之久。無水奶油的包裝:200千克鐵桶/1000千克木箱。無水奶油的典型成分為:99.9%以上的乳脂肪,0.1%以下的水。無水奶油還可加工成片狀,製作丹麥包、酥類點心等更加方便,屬烘焙油脂頂級之選。目前,我國使用的奶油和無水奶油大部分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歐洲、美國等乳品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2)稀奶油(cream ) 牛奶經分離後得到的含脂率高的部分稱為稀奶油。
(3)發酵奶油(fermented cream) 由稀奶油經乳酸發酵而製成的乳製品,具有乳酸發酵的微酸香味,較一般奶油具有更濃烈天然的乳脂香味,且有入口即化、清爽不油膩的特點,多用於高檔麵包和西點等烘焙食品。
(4)動物鮮奶油(fresh butter) 以稀奶油為原料,添加穩定劑,經混合、均質、殺菌、包裝而成。打發性、融合充氣性效果較差,較不穩定,其風味為本身所有,耐煮、耐烤,風味不易被破壞、散失。可用於表麵裝飾或製作慕斯及小西點等。
巧克力
·巧克力小常識
巧克力(chocolate)又稱朱古力。以可可脂、蔗糖或其它甜味料、可可液塊、可可粉、乳製品、食品添加劑等為原料,不添加澱粉或乳脂以外的動物油脂,經精磨、精煉、調溫、成型等工藝製成的甜味食品,成品中非可可脂植物油脂的添加量不得超過最終產品的5%。巧克力原產墨西哥,16世紀傳入西班牙,以後經過意大利、英國、瑞士等國不斷改進,現歐、亞、美洲大多數國家都有生產,以瑞士產量最大。我國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上海生產,以後北京、天津、廣州、大連等城市也相繼生產,早期由手工製作,以後逐步發展到機械化連續生產。巧克力具有棕黃淺褐、光潔明亮的外觀,致密堅脆的組織結構,口感滑潤、微甜;營養價值高,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以及比較豐富的鐵、鈣、磷等礦物質,是熱量比較高的食品。按所加輔料不同,分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等三類。質量要求為:
(1)色澤——均勻一致,有光澤,不發白發花,符合該品種應有的色澤。
(2)形態——塊形完整,表麵光滑,邊緣整齊,大小一致,薄厚均勻,花紋清晰;無缺角裂紋,無明顯變形,無明顯手跡。
(3)組織——剖麵緊密,結晶細密,口感細膩、潤滑,不糊口;無1毫米以上氣孔,無粗糙感。
(4)滋氣味——香氣適中,滋味純正,符合該品種應有的滋味及香味。
(5)雜質——無肉眼可見的雜質。
(6)最小包裝單位——包裝緊密、端正,無破損,無反包,無重包,無糖屑粘連現象;標簽端正,標誌內容應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04)的規定。
(7)細度不超過35微克。按《巧克力衛生標準》(GB 9678.2-2003)要求:每千克製品中,鉛不超過1毫克,砷不超過0.5毫克,銅不超過15毫克。致病菌(沙門氏菌、誌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
巧克力在糕點、麵包中應用很廣泛,使用量很大:
(1)用於曲奇、蛋糕、麵包表麵裝飾,如製作巧克力曲奇、巧克力蛋糕、巧克力攀司蛋糕、巧克力麵包。
(2)調製餡料用於加工巧克力餅幹、蛋糕夾餡。
(3)加工巧克力月餅。
注意事項:融解巧克力的室溫最好在22~24℃之間。融解巧克力采用蒸汽或者間接式的融解保溫鍋,一般采用3~5℃冷藏室,保溫冷藏室溫度在12~18℃之間。儲存於涼爽幹燥的倉庫,保質期12個月。
·常見的巧克力
(1)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 以可可脂、白砂糖或其它甜味料、可可液塊、可可粉為原料製成,以幹物質計應包含35%的總可可脂固形物,其中可可脂不少於18%,非脂可可固形物不低於14%。在生產巧克力時,所用配料中天然可可液塊所占比例較高,產品表現出可可豆本身所含有的棕褐色,顏色比較深的,稱為黑巧克力,又稱深色巧克力,大致可以分為半甜巧克力(可可含量達到57%左右)和苦甜巧克力(可可含量達到60%)兩種,可可含量若占到70%以上則稱為特級純苦巧克力。黑巧克力板硬度較大,可可脂含量較高。根據可可脂含量的不同,黑巧克力又有不同的規格。如軟質黑巧克力,可可脂含量32%~34%;硬質黑巧克力,可可脂含量38%~40%;超硬質黑巧克力,可可脂含量38%~55%,便於脫模和操作。黑巧克力在烘焙食品中用途非常廣泛,如各種蛋糕、點心的裝飾,巧克力夾心餡料,裱花蛋糕和點心表麵擠字、澆淋,各種脫模造型、蛋糕坯子、巧克力麵包、巧克力餅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