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勇法(1 / 2)

題括:小屁孩之間的爭鬥。

首語:什麼是勇者?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在我看來勇者無非就兩類。按動機來分的。一類是為了自己,一類是為了別人,荊軻就是這種類型。前一類勇者我覺得不應該獲得人們的尊重。他們並非勇者,隻是做好了自己的本分。真正的勇者應該是後者,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更重要的是,他為的是別人,舍己,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不惜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這,才是勇者!因為他擁有的不隻是一顆勇敢的心,還有善良的本質。

。。。。。。。。。。。。。。。。。。。。。。。。。。。。。。。

晚上,經過一天的辛苦錘煉之後,鍥清和同學們身心疲憊,回到寢室休息。當然鍥清除外,因為他的體質異於常人(有真氣嘛),完全不是這些小孩能比的。他們回到寢室,個個都累得像條死狗一樣,趴在床上不願起來了。這兒有沒有明文規定,說晚上不能出去散心打坐,所以趁著大夥精神鬆懈的這一會兒,留下一道自己的氣息在床上,就溜出去了。(鍥清已能初步使用真氣了)

他真的那麼做了,在一塊草坪上打起了坐。不過這打坐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鍥清可不是張揚的人。

道家講究一個“天人合一”,即是人與自然合為一體。這個境界很玄妙,也難以達到。鍥清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達到這個境界。

他試著讓自己與自然合為一體。他把自己的氣息更加貼近與自然。他盡了自己的一切努力。不過,天人合一的境界豈是那麼容易就達到的?強著使點力,就輕描淡寫地達到了?那麼前人也太窩囊廢了點了吧?鍥清沒有成功。不過他還是從中獲得了些許益處的。

現在他體內的真氣開始以一種奇異的路線運行起來,體內似乎有什麼的桎梏碎了,然後體內真氣猛地噴發出來,身上充滿了力量。這估計就是所謂的突破吧。至於從哪個境界突破到哪個境界他自己也不清楚。因為《渾天決》中沒寫。

先不說這些。從外麵看來,他現在跟周圍的環境幾乎是渾然一體,普通人幾乎都察覺不出來。現在路過這兒的人蠻多,但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即使有人注意到了,看到別人將他熟視無睹,也隻好釋懷了。(順便提一句,我們差就差在這,不敢於創新,被別人所做的所影響。發現了就去實施,別管他人。)

夜已經深了。。。。。。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斑斑駁駁地照在樹上,蟬扯著嗓子吼,看到這寧靜的場景,似乎自覺大煞風景,聲音也弱了下來。蛤蟆叫聲後來居上,“呱呱”的聲音此起彼伏,讓人分不清這是從哪傳來的。蟬似乎不岔於蛤蟆的這種行為,不甘示弱,繼續叫了起來。蟬叫於蛤蟆叫相映成趣。不過,後麵不知為什麼,兩者都靜了下來。世界又重歸於平靜。但,靜得出奇。倒是鍥清很享受這種寂靜,聽著耳邊風吹動的聲音,仿佛自己就溶於自然了一般。

補過有些人居心險惡,竟然在這寂靜之夜發出噪音,鍥清睜看眼睛,前麵有樹抵著,透過樹葉,他隱隱約約看到幾個人影,從那傳來打鬥之聲,似乎還在喊著:“小怪物,別以為你頭上烙著個‘玄’字就了不起了?你是異類,同學們上,教訓他。叫他不聽我話。”

鍥清一看,那還了得,僅僅因為他不合群就揍他,這還是人嗎?一股無名火竄上來,他的眼眸中燃燒著熊熊火焰。正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鍥清起身就幹。衝出了樹叢。

結果發現,是十幾個人在圍攻一個小男孩。(別看了,那十幾個人也是小男孩。不過比鍥清小一歲。)雖然那個小男孩進退有序,但兩拳不敵四手,被打的節節敗退,隻有被虐的份。

鍥清心中一驚,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心中的熊熊火焰頓時熄滅。不過,這並沒有阻止鍥清前進的步伐,因為他心中的那股氣還在,他決定的事,一定會完成。

他們有十幾個人,而鍥清一個至多能打五個,那小孩打兩個都算抬舉他了,等他把五個打趴下,真氣耗完,他也就是案板上的肉,等著被宰了。所以說,打架也是一門技術活。

好了,那幾個騷年隻覺得眼前一晃,眼睛一花,在那小子的前麵多了一個囂張的小子,仗著人多,領頭的惡狠狠地說道:“小子,你是來幫他的吧!那你也不用走了。你以為年紀比我大就厲害了?我告訴你。我們這陣容,教官在這裏我也敢上。同誌們,上!連他一起打,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