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空間布置六大決策(二)(1 / 3)

光線讓工作亮起來

許多辦公室的照明大使用了冷色係的曰光燈,結果把辦公室搞得一片慘白,每個入看起來都麵有菜色。這樣的工作環境不僅增加壓力,再加上頭頂上一大片燈光太強、計算機屏幕又反光剌眼,工作敬不完無法準時下班,辦公室的光線要負點責任。如何才能改變這一切?

光線可以決定工作效率?!不必懷疑,的確如此。適當的照明不僅可以節約能源,而且能保障工作安全性、更能提高生產力。因為,亮度不對容易造成眼睛疲憊,操作時間相對增加。疲勞度與燈光熱度也有關係,像燈泡、鹵素燈等會提高溫度的照明設備,容易令人覺得累,昏昏欲睡。所以不論是自然光還是燈光,都必須注意到這個問題。

三種照明的方式

通常,照明工具可根據安裝的地點,分為吸頂燈、吊燈、立燈、台燈、光牆,地燈、聚光景觀燈等。這些稱呼隻是方!大家了解燈具放在什麼位置。搞不清楚沒關係,以下讓我們先從辦公空間的角度,了解一下三種不同的照明方式。

普遍式照明:簡稱普照式。普照式的燈光大部分屬於主燈,它的光源是擴散式,可以普遍地照到每個角落。在辦公室裏的普照式照明多半由對稱排列安裝在天花板的燈具所提供,使工作區可獲得均勻的照明。省電起見,多半是以日光燈為主。

輔助式照明:通常為局部照明,其作用為加強某一區域的光線,讓用戶便於從事活動。例如辦公桌上的台燈、桌燈等,都可局部加強光線,方便我們從事閱讀、工作等活動。

春間接式照明:把燈藏在天花板、柱、牆、書架裏,利甩間接反射照明的方式,可以讓空間更有氣氛。

舒適光線三要素

要讓工作效率加倍,不可不注意下列舒適光線的三要素。第一要素:不反光,保護眼睛舒適光線的第一要素,就是不刺眼、不反光。

所有光源應該具有遮蔽和防眩光的設計,避免讓眼睛直接或間接接觸燈管或強光。許多辦公室會使用條狀或格子狀的金屬反光隔板來改善,但是燈管都看得見,如此仍會令人感到刺眼。

至於反光的問題,在辦公室內最常見的應是顯示器屏幕反光。因為顯示器屏幕是由許多小光點所組成,而且是非連續性畫麵,眼睛在頻繁閃爍的屏幕前會不容易聚焦,因此眼睛更易疲勞。此外,屏幕是一個鏡麵,本身也會發光,再加上日光燈或光源的照射,所以常常會造成反光,看屏幕就變得更吃力。

要測試是否會反光,你可以坐在計算機屏幕前,若是可以從屏幕上可以看見較亮的物體或光源,就表示有反光現象。

避免顯示器屏幕反光的方法有多種。可以調整坐姿以及屏幕的位置,讓屏幕中看到的光線變少,減少反光對眼睛的刺激,或者不要讓光源直接照射在屏幕上,並且讓整個房間保持比較低的亮度,再來控製桌上台燈的位置,不過這個台燈的光源要盡量遠一點,以免從屏幕中看到了光源。

如果你的桌子是玻璃桌,可以在桌上鋪一塊塑膠墊避免反光的情況發生。

若造成刺眼的原因是來自強烈的陽光,有人可能會不自覺想避掉強光反射,而造成姿勢不良引發頸部與肩膀僵硬,酸痛及肌肉拉傷的情形,不可不慎。此時,隻要加裝能控製光線進入多寡的百葉簾,或者在窗戶的下半部做個小簾子,也可以在窗台上擺些飾品或植物,讓陽光可以從窗戶上麵照進來,又能阻絕一些光線。第二要素:均勻合適的照度。

所謂“照度”,就是空間照明強弱。其計算的國際單位為似。髙照度會造成不舒適,一般而言,照度超過以上就會有反射的困擾。像是有些辦公室為了營造明亮寬敞的感覺,采用大量的日光燈管,不但超過適當的照度,也容易讓人目炫與眼睛刺痛。

而辦公室天花板的普遍式照明,通常以左右為宜。員工若再根據個人需要搭配台燈或桌燈增加照度,是較彈性的方式。

反之,如果舍棄普照式的燈光,而隻用桌上輔助的台燈、桌燈作為光源也不宜。因為視覺目標與工作環境的明暗對比強烈時,會使瞳孔擴約肌頻繁收縮,反而容易疲累,因此閱讀時普照式與輔助式的照明必須一起使用,以免產生強烈對比。

第三要素:光線可營造氣氛

每一種燈管都有它的色溫(即光顏色的量、以日光燈與燈泡而言,前者色溫較高,出現的光會偏向藍綠色,可以營造較冷靜的氛圍;而後者色溫較低,感覺接近蠟燭的光源,黃黃的光線會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而暖色光的運用可使辦公室色溫接近自然光本色,不失真的照明對幹特定的工作族,諸如平麵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相當必要。

不同於國內的辦公環境多使用冷色光的日光燈,許多歐美國家的工作空間都使用暖色光的燈泡,而一些國內的室內設計師也是暖色光論的擁護者。

雖然並無定論何者較佳,但隻要是接近自然的光線都是最佳選擇。因為自然光最美,既免費又無汙染,而選擇自然光源的亮度比例,也是目前室內照明的趨勢。隻要將工作空間區分成可單獨控製光源的數個區域,並裝設自動光源感應器,就能按照室外光源的強弱,自動調整室內輔助光源,達到均勻合適的亮度,而且夏季還可節省307。以上的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