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斷送一生憔悴,隻消幾個黃昏?(2 / 2)

傷春悲秋,歎美好時光不易久持本就是人類共有的情感,也是最能撥動心弦引起共鳴的情感。如今人心中最為複雜難言的情緒卻被如此美妙的語言曲折幽微的表現出來,就連柳眉也毫不猶豫的認定這首《清平樂》實乃難得一見的上佳之作。

而且跟那些格式固定、字數恒定的唐詩比起來,眼前這首句式參差、情感婉曲幽遠的《清平樂》明顯更適合女子歌唱。淡淡的傷別念遠之情消失後,柳眉心中湧起的是無限歡喜,姐姐果然沒說錯,這個唐鬆實有大才,這一趟確是來對了!

心中想著,柳眉悄步出去將自己的琵琶取了進來。

柳眉懷抱琵琶,纖細的蔥指一抹,流水般的琵琶聲頓時淙淙流出,片刻之後,便聽歌聲隨著琵琶響起,唱的正是剛才這一首《清平樂》。

詞這種文體肇始於隋,發展於唐,大盛於宋。所以詞在後世雖被習稱為“宋詞”,卻絕非宋人的專利。唐人寫過詞的實多,尤其是《清平樂》更是古題,譬如那盛唐詩仙李白就也曾寫過《清平樂》。是以對於柳眉來說根本就不存有詞無曲不知道該怎麼唱的問題,懷抱琵琶奏起清商信口唱來。

柳葉的誇讚實不為過,無論琵琶技藝還是歌藝都極為出色,似她這般說一聲色藝雙絕絕不是虛言。

琵琶曼妙,歌喉婉媚,聽來實讓人沉醉不已。這又是唐鬆第一次聽古人唱古詞,愈發多了一份新鮮感。

一個唱的入情,一個聽的認真,一時間樸拙清新的草廬書房中便隻有悠悠的琵琶及歌聲流淌,如此美妙的琵琶聲歌聲恰與那遠山,斜陽,黃昏渾融一體,直有說不盡的和諧雅致意韻。

待柳眉將詞的最後兩句三疊而罷收了琵琶時,唐鬆油然讚了一聲,“好!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有此妙音足可驅盡山居寂寞”。

唐鬆這番話的意思是說與其傷懷於注定回不去的後世,不如過好眼前的日子。但這話聽在柳眉耳中卻成了別一般滋味,“不如憐取眼前人”,他的眼前人除了自己還有誰?憐!這意思也太明顯了。

柳眉還不曾從快意的唱奏中醒過神兒,便被唐鬆這幾句讚語弄的是又羞又惱,但羞惱之餘卻不免又覺得他這“落花風雨”的話說的實在太妙,字字句句都能直達人心的最深處,並能撩起心底最敏感的那根心弦。

隻是……我該如何答他才好?

正在柳眉糾結不已的時候,一聲輕微的脆響過後,身前卻是多了一張鳴琴。剛剛說出“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唐鬆此時眼巴巴的看著她,眼中急切之色溢於言表,“該你教我彈琴了,現在就開始吧”。

看著此前一直淡淡然有名士之風的唐鬆現在如三歲小兒般的急切,柳眉忍不住想笑。但再看到他一臉澄澈,似乎剛才那句輕薄話與他毫無關係的樣子,忍不住又想惱,就是這片刻的時間裏,她是又羞又惱又想笑,簡直是方寸大亂不知該如何是好。

良久之後,書房中響起了生澀的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