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放線菌(1 / 2)

放線菌是介於細菌和絲狀真菌之間的一類微生物。細胞構造與細菌相似,形狀與黴菌相似。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在中性或偏堿性環境中生長,多數腐生,少數寄生。在醫藥、農業和工業上廣泛應用的抗生素,2/3是放線菌的發酵產品,如鏈黴素、金黴素、春雷黴素和慶大黴素等。少數放線菌能引起人類和動植物的病害。

一、放線菌的形態

放線菌菌體由分枝狀菌絲組成。菌絲纖細且分枝,直徑一般在0.2~1.2μm,無橫膈膜,為單細胞,革蘭氏染色陽性。

(一)菌絲

放線菌的菌絲由於形態與功能的不同,分為基內菌絲、氣生菌絲和孢子絲三部分。

基內菌絲又稱營養菌絲,伸入到培養基內,主要功能是吸收養分,一般無橫膈膜。直徑0.2~0.8μm,有的無色,有的因具有色素而呈不同顏色。

氣生菌絲是長出培養基外,伸向空間的菌絲。直徑1~1.4μm,直形或彎曲而分枝,呈絨毛狀、粉狀或顆粒狀,有的產色素。

孢子絲是在氣生菌絲上分化發育而成,其形狀、排列方式隨菌種而異。孢子絲上進一步產生各種顏色和形態的孢子,這些均為鑒定菌種的重要依據。

(二)菌落特征

放線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與細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線菌菌絲相互交錯纏繞形成質地致密的小菌落,圓形,表麵幹燥,有輻射皺折,不透明,難以挑取,當大量孢子覆蓋於菌落表麵時,就形成表麵為粉末狀或顆粒狀的典型放線菌菌落,由於基內菌絲和孢子常有顏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麵呈現出不同的色澤。也有一些種類的菌落一般隻有基質菌絲,結構鬆散,粘著力差,易於挑起。

二、放線菌的細胞構造

放線菌形狀與黴菌相似,細胞結構則與細菌細胞一樣,屬原核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內含物及核質體等。化學組成也與細菌細胞相似,隻是細胞壁中含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沒有幾丁質或纖維素。革蘭氏染色陽性。

三、放線菌的繁殖

放線菌主要通過形成無性孢子方式繁殖,也可借菌體斷裂的片斷而繁殖。放線菌產生的無性孢子主要有兩種。

(一)分生孢子

放線菌生長到一定階段,一部分氣生菌絲形成孢子絲,孢子絲成熟便釋放出許多孢子,稱分生孢子。孢子絲形成孢子的方式有凝聚分裂和橫膈分裂兩種。

(二)孢囊孢子

孢子絲盤卷或孢子囊柄頂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其間產生橫膈形成孢子,成熟後釋放出來。如遊動放線菌的孢子。

此外,某些放線菌偶爾也產生厚壁孢子。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吸收水分,膨脹萌發,產生新個體。

放線菌還可以借菌絲斷裂的片斷形成新的菌體,這種繁殖方式常見於液體培養中。工業發酵生產抗生素時,放線菌就是以這種方式大量繁殖。

實驗七 放線菌的形態觀察

一、實驗目的

(1)觀察放線菌的基本形態特征。

(2)掌握培養放線菌的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