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公司因三聚氰胺給社會造成的巨大傷害以破產而告終,三鹿奶粉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雖然三鹿奶粉消失了,但是三聚氰胺和類似三聚氰胺的非法添加劑也消失了嗎?
2009年以來,一些地方又陸續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陝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生產乳製品。乍聽起來,確實讓人震驚!在2008年毒奶粉事件中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教訓,似乎沒有能夠喚起某些奶粉製售商人們的良心,這些人仍然執迷不悟,利欲熏心,知法犯法,明知顧犯。在事件發生一年多之後,這些人依然存在僥幸心理,想等“毒奶粉事件”的風頭過了之後,再重新幹起“老本行”,賺取不義之財。
三聚氰胺的陰影未去,二聚氰胺又來攪局。2013年1月有媒體爆料,在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的樣本檢測中發現二聚氰胺(雙氰胺)殘留。二聚氰胺的氮含量跟三聚氰胺是一樣的,如果把它加到食物中,也同樣可以在用“定氮法”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時候虛假提高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有三聚氰胺事件在前,消費者對乳製品的食品安全信任度不斷下降,不由質疑為何奶製品中會出現二聚氰胺、二聚氰胺的對人體有何毒性、我國是否有奶製品中二聚氰胺的殘留檢測標準?
二聚氰胺是一種硝化抑製劑,新西蘭牧民多將其噴灑在牧草上,以阻止硝酸鹽流入河流湖泊,用於促進草的生長。根據目前已知情況分析判斷,此次新西蘭奶粉雙氰胺殘留事件並非是奶粉加工過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劑雙氰胺,奶牛吃了這種牧草後,在奶中殘留的。雙氰胺毒性小於三聚氰胺,主要通過呼吸道、食道進入人體,對眼睛、皮膚產生刺激。目前,國際上對食品中雙氰胺殘留物的安全含量並沒有製定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相關的毒性報告和病例。雖然目前國內官方尚無明確結論,但讓不少將新西蘭奶源視同安全“金標準”的消費者無所適從。
三鹿奶粉事件已經過去5年,但種種跡象也說明,在風暴式整頓之後,對三聚氰胺事件的清算並不徹底,數量巨大的所謂被查封毒奶粉及原料還需進一步追查銷毀。同時,對於乳製品食品安全的監管漏洞還要進行重新評估,繼之以嚴厲的問責,督促中外奶粉企業積極采取措施,在技術允許範圍內最大可能減少氰胺殘留值。同時,也有必要大力推進“母乳喂養”,最安全的奶自然是母乳。除疾病因素外,98%的婦女都可純母乳喂養孩子。母乳喂養,無論是從營養成分、安全性和親子關係方麵,對寶寶來說都是最好的。
5、從慈禧太後的窩窩頭說起
說起窩窩頭,相信很多人都不覺得陌生。它是用玉米麵或雜合麵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間空,呈圓錐狀,本來是過去北京窮苦人的主要食品。人們為了使它蒸起來容易熟,底下留有個孔,又因為它是和饅頭一樣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稱這種食品為窩窩頭。
關於窩窩頭,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庚子年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前夕,慈禧太後帶著一千餘人倉皇逃往西安。途中,西太後感到饑餓難忍,疲乏不堪。太監們四處搜尋,好容易從一個沒有逃跑的村民家中找到一個涼窩窩頭,獻給了太後。慈禧拿起窩窩頭狼吞虎咽吃了下去,頓感渾身舒服,一直到晚上都沒覺餓。後來她回味起來,覺得這個窩窩頭比禦膳房的珍饈美味不知香甜多少倍。在禦駕回鑾以後,便命令禦膳房為她做窩窩頭吃。禦膳房廚師仿照民間窩窩頭的樣子,用細玉米麵、黃豆麵、白糖、桂花加溫水攪拌,一斤麵捏成一百個小窩頭,蒸熟以後金黃閃光,形似寶塔,吃在嘴裏甜香可口,別有風味,受到了慈禧的稱讚,小窩窩頭也隨之成了清宮中的有名小吃。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精白麵食品,類似窩頭的粗雜糧麵製品,如玉米麵饅頭、蕎麥麵饅頭、高粱麵等雜和麵饅頭也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就是這些我們經常吃的饅頭,竟然也難逃非法添加劑的“染指”。
2011年3月,上海一些超市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的三種饅頭,這些看起來白白香軟的小麥饅頭、淡黃誘人的玉米麵饅頭,卻是靠著色劑染色生產出來。上海染色饅頭引發了全國性的轟動,民眾恐慌,各地嚴查,媒體跟風。連這些大型超市出售的饅頭都沒有質量保障,消費者們都不知道該去哪買了,有的隻能從超市買麵粉,自己回家做饅頭。
那麼這些染色饅頭是如何做出來的呢?饅頭生產企業在生產饅頭過程中添加色素檸檬黃、甜味劑甜蜜素和防腐劑山梨酸鉀,將白麵染色製成玉米麵饅頭,隨後,一箱一箱的饅頭就這樣被發往市場。
在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甜蜜素和檸檬黃著色劑屬於可使用範圍,但使用範圍不包含發酵麵製品,而山梨酸鉀則不在可使用列表中。這三種添加劑都不是國家標準允許在米麵製品中使用的,屬於違法行為,追究相關企業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理所應當。但是消費者更關心的恐怕是食用這些添加劑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山梨酸鉀是一種防腐劑,具有較高的抗菌性能,對細菌、黴菌、酵母菌均有抑製作用,特別是防黴效果良好。被廣泛用於食品、飲料、化妝品和醫藥等方麵,具有安全性好、防腐性能高效的特點。由於山梨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可以被人體的代謝係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經國內外大量使用,雖然沒有發現對人體不利和中毒,但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致癌性,如用作罐頭食品防腐劑的山梨酸可能與纖維肉瘤的形成有關。饅頭生產企業在製作饅頭過程中加入山梨酸鉀,就是為了防止饅頭發黴,延長保質期。
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度是蔗糖的30~50倍,比糖精低(糖精的甜度大約是蔗糖的300倍),但是沒有糖精的苦味,所以二者經常混在一起作為甜味劑使用。甜蜜素最早是美國人發現並在美國上市的,在美國曾成為一種消費量很大的人工甜味劑,公認為安全物質。但是在1969年,實驗發現,常用的甜蜜素與糖精的10:1混合物能增加大鼠膀胱癌的發病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禁止了甜蜜素的使用。隨後一些實驗室在大量試驗事實的基礎上,以最新的研究事實證明甜蜜素的食用安全性,許多國際組織也相繼發表大量評論明確表示甜蜜素為安全物質,但FDA至今還沒有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世界上包括美國、日本、英國等在內的40多個國家卻仍然禁止使用“甜蜜素”作為食品添加劑,也禁止進口含有“甜蜜素”的食品,為此我國一些食品企業在出口中還遭受了巨大損失。
檸檬黃是一種偶氮型酸性染料,橙黃色粉末,溶於水呈黃色。一般用作黃色著色劑,在飲料、食品、藥品、化妝品、日用品用得很多。雖然還未有確定的關於檸檬黃的致癌性的證據,但由檸檬黃導致的過敏和其他反應十分常見。對檸檬黃的過敏症狀通常包括:焦慮、偏頭痛、憂鬱症、視覺模糊、哮喘、發癢、四肢無力、蕁麻疹、窒息感等。研究估算美國約有總人口數的0.12%患有檸檬黃過敏症。因此FDA規定對含有檸檬黃的食品和藥品都必須標明含檸檬黃成分。動物實驗表明攝入檸檬黃對肝髒、腎髒、胃壁都有不良影響,甚至在劑量很低時肝髒、腎髒的功能都出現不良反應。
這三種添加劑都不是國家標準裏允許添加到饅頭中使用的。甚至這些饅頭生產企業有工人聲稱:打死他,餓死他,他都不會吃這種饅頭。而我們這些不明真相的普通消費者又成為最終的受害者。相關部門應該對這種非法添加、過量添加的行為大力打擊。
6、大頭娃娃的悲劇
2003年5月起,安徽阜陽地區相繼出現嬰幼兒因飲用劣質奶粉而腹瀉、重度營養不良的情況。這些患病嬰兒年齡基本在6個月以下、來自農村。因為嚴重缺乏營養,這些嬰兒多已停止生長,有的甚至越長越輕、越小,他們的頭看上去比正常孩子要大,因此當地人稱這些孩子為“大頭娃娃”。其實這些營養不良的大頭娃娃頭並不大,他們的頭和普通娃娃的頭是一樣大的,隻是因為他們的頭水腫了,所以看上去像是很大。他們的身體也因水腫看上去也也比別的小孩要胖,但是一按就會癟下去。
這些大頭娃娃們食用的奶粉不同於前麵介紹過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質的奶粉,裏麵沒有發現鉛、砷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也沒有檢出激素成分。這種“假”奶粉是不法分子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奶粉中竟然幾乎沒有奶,而是用澱粉、蔗糖等價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製造出劣質奶粉,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遠低於國家相關標準。長期食用這種劣質奶粉會導致嬰幼兒營養不良、生長停滯、免疫力下降,進而並發多種疾病甚至死亡。
蛋白質對人體各個器官的構建和功能很重要。人的肌肉、大腦發育以及其他各個係統的成長發育都需要蛋白質,特別是嬰幼兒,身體處於一個快速發育階段,對蛋白質和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尤其大。
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規定,0-3個月嬰兒食用的奶粉,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2%,3-6個月嬰兒食用的奶粉,蛋白質含量應不低於10%,而這些“假”奶粉蛋白質含量大多數隻有2%、3%,低的隻有0.37%、0.45%。嬰兒在吃了這種蛋白質含量特別低的奶粉之後,導致了低蛋白血症,這時嬰兒細胞、組織液和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而肌體維持正常彈性需要有一個滲透壓,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時候,人體的滲透壓低,水分容易在細胞和組織中積聚,以至於出現水腫,這種表現就是水腫型營養不良。
同時這些劣質奶粉不僅是蛋白質的含量極低,其他營養素如鈣、磷、維生素等含量也很低。嬰幼兒時期營養不良會影響孩子一生。嬰兒出生後,0到3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這段時期,大腦的重量、體積將會增加3倍,同時大腦神經網絡的發育也已趨於成熟。如果這時候營養素攝入不夠或者不均衡,對大腦的發育會造成嚴重的影響,過了這段時期,不管怎樣加強補充營養,大腦的損害也不會被修複,因為大腦已經發育成形了。這樣就影響了嬰兒以後的智力,可能永遠也趕不上其他營養攝入正常的孩子了。同時因為嬰幼兒時期營養不良,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善,也埋下了發病的隱患,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都會升高。
在我國,尤其是農村消費市場上,嬰兒奶粉良莠不齊,代替外出的打工兒女照顧嬰兒的農村老人難辨真假。這就給那些劣質嬰兒奶粉進入市場留下了可乘之機,也給這些不幸的孩子造成終生的遺害。除了增加奶粉的食品安全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給嬰幼兒合理添加輔食來補充營養,避免單一奶粉(甚至母乳)喂養造成的營養不良。
其實,當嬰兒生長至4~6個月的時候,母乳無論質還是量都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個階段,嬰兒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日趨成熟,乳牙開始萌出,咀嚼能力增強,已經可以逐漸適應半固體和固體食物。蛋類是首選的嬰幼兒蛋白質類輔食。考慮到蛋類可能引起小月齡嬰兒食物過敏,我們可以先添加蛋黃。蛋黃中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鐵,又容易消化,可從5~6個月開始添加。7~8個月齡嬰兒可以添加少量肉末、豆漿、嫩豆腐等來補充蛋白質。也可以選擇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來作為嬰幼兒的維生素、礦物質類輔食。4~5個月齡嬰兒就可以喝些菜湯水、鮮榨果汁等並逐漸向菜泥、果泥過渡。6~7個月齡後可以食用切細的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