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產科病(1 / 3)

一、乳房炎

乳房炎是產仔母兔常見的一種疾病,乳腺腫脹、發熱、疼痛、敏感,繼之患部皮膚發紅,以致變成藍紫色,故俗稱“藍乳房病”。本病多發生於產後5~20天的哺乳母兔。輕者影響仔兔吃乳,重者造成母兔乳房壞死或發生敗血症而死亡。

(一)病因

產前、產後飼喂精料過多,使母兔乳汁過多、過稠致乳汁不易吮出;或有些母兔母性差,拒絕給仔兔哺乳,均可使乳汁在乳房內長時間過量蓄積而引起乳房炎。或者由於外傷而引起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杆菌、綠膿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感染引起。籠舍內的銳利物損傷乳房,或因泌乳不足,仔兔饑餓,吮乳時咬破乳頭也會引起乳房炎。

(二)臨床症狀

母兔乳房腫脹發紅,拒絕給仔兔哺乳,體溫明顯升高。該病有輕有重,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相同,大致可分為普通乳房炎、乳腺炎和敗血型乳房炎三種類型。

1.普通乳房炎

乳房紅腫,乳頭發紺,觸及皮膚有熱感,母兔一般仍能正常哺乳,但哺乳時間較短。一般僅限於一個或數個乳房,患部充血紅腫,乳頭發黑,皮膚張緊發亮,觸之有灼熱感,發病乳房通常拒絕哺乳。

2.乳腺炎

為化膿菌侵入乳腺所致。發病不久,在乳房周圍皮下可摸到山楂大小的硬塊。初期皮膚正常,後期皮膚發黑而形成膿腫,最後膿腫破裂,膿液流出。

3.敗血型乳房炎

初期乳房紅腫,而後呈紫黑色,並迅速蔓延至所有乳房,喪失泌乳功能。體溫升高達40℃以上,精神沉鬱,食欲下降或廢絕,飲欲增加,通常在2~3天病兔死於敗血症。母兔若繼續哺乳,則整窩仔兔發生急性胃腸炎,嚴重時造成仔兔死亡。

(三)防製措施

1.預防

保持籠舍清潔衛生,清除玻璃碴、木屑、鐵絲掛刺等銳利物,尤其是籠箱出入口處要平滑,以防乳房外傷。產前、產後適當調整母兔精料和青飼料的比例,以防乳汁過多或不足。產後應檢查產仔數目和哺乳情況,調整寄養仔兔,以免仔兔咬傷乳頭或憋奶現象;仔兔斷奶應分批進行,同時應逐漸減少母兔精飼料和多汁飼料的飼喂量。

2.治療

(1)發病後立即隔離仔兔,仔兔由其他母兔代哺或人工喂養。對輕症乳房炎,可擠出乳汁,局部塗以消炎軟膏,如10%魚石脂軟膏、10%樟腦軟膏、氧化鋅軟膏或碘軟膏等。

(2)中藥療法,仙人掌去刺皮搗爛,酒調外敷患部,同時肌內注射大黃藤素或魚腥草注射液2~4毫升,每2天1次,連用1~2次即愈。

(3)局部封閉療法,用0.25%~1.0%鹽酸普魯卡因液5~10毫升,加入少量青黴素,針頭平行腹壁刺入,注射於乳房基部。發生膿腫時,應及早縱行切開,排出膿汁,然後用3%過氧化氫等衝洗,按化膿創治療。敗血型乳房炎可局部封閉注射,用魚石脂軟膏塗抹。嚴重時可切開膿皰,排除膿血,切口用消毒紗布擦淨,撒上消炎粉。同時應用青黴素、鏈黴素做全身治療,注射抗生素或口服磺胺類藥物。愈後不宜再用作繁殖母兔,育肥淘汰。

二、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經產母兔常見的生殖器官疾病之一,是子宮黏膜及黏膜下層的炎症,多發生於分娩後。

(一)病因

通常是在配種時生殖器官直接接觸或難產損傷子宮時而發生的感染,也可繼發於其他疾病,引起子宮化膿性炎症。

(二)臨床症狀

本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按炎症性質又可分為卡他性、化膿性、纖維素性和壞死性子宮內膜炎。急性型,多發生於分娩後,全身症狀明顯,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貪飲。有時會發生腹瀉,並時常努責,有時隨同努責從陰道排出較臭、汙穢不潔的紅褐色黏液或黏液膿性分泌物,在臥下時排出的更多。慢性型,多由急性子宮內膜炎轉化而來,全身症狀不明顯,周期性地從陰道排出混濁帶有絮狀的黏液,子宮外口腫脹充血,不發情或者即使發情也屢配不孕,甚至妊娠也容易流產。

(三)病理變化

子宮內積有膿性滲出物或血樣暗紅色液體,子宮內膜出血,並有壞死或增厚的病灶。有時子宮內還有死亡或已被吸收的胎兒組織或灰白凝乳塊狀物。

(四)防製措施

1.預防

搞好籠、舍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兔舍、籠具以及各種用具。發現病兔及時隔離治療,以防交配時相互傳播。配種、分娩、接產時動作要適當,防止子宮內膜受損傷。產仔前後選用抗菌藥預防。

2.治療

(1)用溫0.1%高錳酸鉀溶液、2%碳酸氫鈉溶液、0.05%呋喃西林溶液、0.1%新潔爾滅溶液衝洗陰道和子宮,衝洗之後塗抹碘甘油、青黴素、鏈黴素等抗菌消炎藥物,同時施以全身治療。

(2)肌內注射腦垂體後葉激素5萬~10萬單位,以促使子宮頸的開張和收縮,然後再用生理鹽水或0.05%呋喃西林溶液衝洗子宮,每天1次,連用2~4天。衝洗後,再向子宮內注入青黴素20萬~40萬單位。發現體溫異常時,應及時進行補液和應用抗菌藥物。

三、陰道炎

陰道炎是由於陰道及尿生殖前庭黏膜損傷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

(一)病因

本病通常在交配、人工授精、分娩、難產或陰道檢查時,因陰道黏膜受到損傷感染病原微生物而發生。子宮脫出、子宮內膜炎也可繼發陰道炎。

(二)臨床症狀

陰門常出現紅腫,陰道內流出不同性狀的分泌物,常附著在陰門及尾毛上,形成薄痂。排便時呻吟、弓背。陰道黏膜腫脹、充血及出血,甚至形成膿腫和潰爛,有疼痛感。

(三)防製措施

1.預防

搞好籠、舍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兔舍、籠具以及各種用具。發現病兔及時隔離治療,以防交配時相互傳播。加強飼養管理,適當增加光照和運動,提高母兔的抗病能力。

2.治療

(1)用0.1%高錳酸鉀液、3%過氧化氫、0.1%雷佛奴爾或0.1%新潔爾滅溶液衝洗,衝洗後要排出消毒液。

(2)對精神、食欲不振,有全身反應的病兔,肌內注射青黴素20萬~3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天。

(3)為排出滲出物,可用溫2%碳酸氫鈉液、1%~2%鹽蘇打液衝洗陰道。水腫嚴重時,可用溫2%~5%高滲鹽水或硫酸鎂呋喃西林液衝洗。為消除感染,對局部常有化膿感染者,衝洗後塗抹碘甘油、青黴素軟膏、磺胺軟膏等。

四、流產與死胎

流產即妊娠中斷,是指子宮內的胚胎部分或全部消失,或從產道流出不足月胎兒;懷孕足月,但產出死的胎兒,稱為死胎。

(一)病因

1.疾病引起的流產

疾病引起的流產有傳染性疾病引起的流產和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流產。妊娠母兔有相當比例因傳染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沙門杆菌病等終止妊娠而發生流產;一般性疾病流產,多因妊娠母兔飼料、飼草黴變,引起母兔腸炎,導致拉稀在3天以上,因體質下降而流產。還有的母兔患有慢性子宮內膜炎,妊娠後胎兒不能正常發育,到一定的階段發生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