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隨堂小測(1 / 1)

到了隨堂小考之日,江舟搖也借著借鑒進取的名頭來了鍾青書院。

他淡定的坐到了沈玄身側,卻總覺得背後有什麼東西在盯著自己,回頭一看,卻什麼都沒有,實在古怪。

三尺講台之上,老先生一身白衣勝雪,搖頭晃腦的問出今日隨堂小測:

“為人父母者,如何才能算真正的愛子呢?”

一稚童迫不及待伸手搶答:“父母之愛我,替我洗衣做飯,為我勤勉勞作。”

老先生笑而不答。

一少年起身,侃侃而談:“父母之愛子,教其禮儀詩書,為其鋪路建樓,使其聰慧明達,餘途順遂。”

老先生拍拍少年肩膀,轉而視沈詩詩:“詩詩何解?”

沈詩詩徐徐起身:“豈不聞《觸龍說趙太後》,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非貪一時之順遂,遭一世之禍患。”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詩詩以為,當嚴加看管,有過必罰,樹其剛毅,植其硬骨,以成其終身受用之理。”

老先生笑容更甚,張口誇讚道:“詩詩果真是我的得意門生,有弟子如此,老朽我此生無憾矣。”

江舟搖戳了戳身側一言不發的沈玄:“你快起來答呀,你不是說了想要贏過沈詩詩嗎,為何不答?”

沈玄有些茫然的看著江舟搖,然後又別過臉去,垂下眼簾,悶聲道:“我怕答的不好,給母親丟臉,又怕答得太好,讓柳姨娘和父親給母親穿小鞋。”

江舟搖聞言皺了皺眉頭,隨即直挺挺的站了起來:

“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子女順遂康樂,一生無憂。可人生不是平原,不可能一馬平川,總要經曆風波。 父母也無法終身伴其左右。”

“古人雲,‘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便可知,教子,乃愛子之最佳體現。”

“曾國藩位極人臣,其出四女被他嚴加管教,典雅內斂,忍耐恭順,最終卻皆早早亡故,含冤而終。”

“可見若父母隻教育子女溫恭懋順,隱忍退讓,隻能培養出逆來順受的鵪鶉,而這些鵪鶉,隻會在遍遍讓步之中,落入鬱鬱寡歡的絕境懸崖,這又何談愛子呢?”

“可反觀李清照麵對張汝舟的下流行徑,在女誡女訓風氣極重的宋朝也敢豪氣休夫,甚至為此入獄兩年也不曾悔,劫後餘生裏她飲酒作詩,縱情山水,好不快活。”

“其敢作敢為的烈女之心,直至今日也被人口口稱頌,更不必提她的雅詞美詩了。”

“可見培養子女選擇與說不的決心與勇氣才是愛子關鍵。”

“故而我認為:平等看待子女,尊重子女,給予子女選擇,使之擁有不懼強權,不畏世俗流言的勇氣,而不是讓他們一味忍讓,這才是真正的愛子之道。”

老夫子眯了眯眼,笑笑:“二殿下所言有理,不愧為皇家血脈,人中龍鳳,語出驚人。”

江舟搖一把將身側的沈玄拽起:“夫子,厲害的不是我,是他,這都是他教我的。”

沈玄一臉茫然,剛打算開口解釋,就被江舟搖一把捂住了嘴。

老先生挑了挑眉:“哦?哈哈,阿玄有如此學問,也不枉我教學多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