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禪院,清風和尚問昨夜去了何處,林昆說山上迷了路,找了一夜。
一覺起來,林昆忽然轉了性子,不在玩鬧,潛心修煉起來,每日與禪音相伴,倒與終日青燈古佛的寶輝公主隔空相對。
或許,這便是天下間所說的緣分吧,有的人無論相隔千萬裏,卻會在相同的時間做著相同的事,還有一人,每日念經祈禱,渴望著奇跡發生。
卻說那慧能禪師,近日來,忽然對林昆產生了興趣,一雙充滿狡黠的眼仿佛看穿一切,與林昆討論起武學來。
慧能禪師修煉枯葉禪,乃是佛門一門秘書,據說到極致處,如枯木逢春,內力反哺,有返老還童之功,這慧能法師修煉這門功法,對元氣感知甚為微妙,發現近日來林昆體內內息變化,卻有分一杯羹的想法。
慧能法師年過七旬,眼見再無所突破,便隻能將一身佛法帶入墳墓,心有不甘,林昆奇特的變化讓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但他知道不能隨意打探他人功法,所以以探討為由,與林昆交流起來。
林昆初時還以為這慧能法師是在指點後輩,但漸漸發現這老和尚所圖甚大,不得不防,再者連日觀察下來,這老和尚雖然偏居一隅,但對自己信奉的佛法不能取得大家認同心有怨恨,對眾弟子的教導也有些偏頗,對信奉大日如來佛法之人表現出極強的抗拒,不知還會做出何等驚世駭俗之事。
對於這種心理畸形之人,不得不防,林昆終日與他虛以委蛇,那清風和尚在,慧能法師也不能表現太過出格,所以雖然暗鬥,卻都相安無事。
經過此事,卻讓林昆看出人心的貪婪以及憎恨,對兩麵三刀,人前人後兩張臉的人又多了一層認識。
每日練功不輟,倒頗有收獲,如此一練便是五年,這一日,林昆正在池塘垂釣,一根竹竿,一根棉線,沒有魚鉤,便這樣懸在池塘上方,那慧能法師便這樣靜靜地看著,若有所悟,一看便是一天。
那清風大和尚見兩人如此無聊,隻得歎道:“我大和尚活了這五十多年未曾見過這麼無聊之人!”
林昆內力運轉,分出一股內力在體內新開辟的經脈內遊走,忽正忽反,尚還未能控製自如。
林昆發現,釣魚其實除了磨練心性,還可以讓自己的心沉寂下來,變得專注,在專注之下,內力運轉自然更加隨心所欲。
林昆正在一點一點嚐試將逆向運轉的內力導入正向運轉的經脈,將正向運轉的內力導入小周天中,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那位前輩高人所說的境界,方能以反向的內力化解困龍指力,這一舉動可謂冒著極大風險,要知道隨著一個人內力的不斷加深,正向運行的內力必然龐大無匹,驟然導入初生經脈,便如同將江河之水彙入小溪之中,到時水流成災,這一舉措的難處在於轉化,將原本正行的內力轉化成逆行回到原來正行的經脈逆行,讓兩股內力同時共存於同一經脈中又不能互相幹擾。
這便等同於將一單行道變為雙行道,還要保證兩股內力不撞車,必須將內力壓縮到極致,對內力的控製要求極其嚴苛,稍有不慎,必定走火入魔。
林昆以竹竿,棉線為導體,將多餘的內力導出,導致池塘中不時出現波紋,如此損耗內力的嚐試性舉動,讓林昆額頭見汗。
一條魚兒被吸引過來,一躍而起,咬上搖搖晃晃的魚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