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後麵的時候,易明皇的聲音慢慢開始哽咽,顧西山欲言又止,最後隻剩下輕輕的歎息。
易明皇還在繼續說著:“我要做一件事他陪我做,我要等一個人他陪我等。你呢?那時候你在和孫行森創業,你們要責任要風光要呼風喚雨要衣錦還鄉,可是你們把事業做的驚天動地又怎麼樣?跟我有半毛錢的關係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最初還是孫行森說的。我不知道他是對誰說的,但肯定不是我。他隻對我說過一句,我不是你想象的那個人,也給不了陪伴。
天邊守護了我四年,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喜歡或愛的話,卻實實在在用等待和守護表達了他的愛情。他不是愛我的外表,不是愛我卓爾不群的優秀,他是愛我孤苦無依的靈魂啊。
現在我已經相信故人心不會變,可是故人已經不在了。西山,我不知道我愛不愛你,也不知道我還恨不恨孫行森,我隻知道我現在,隻想要一個不會變的故人。”
說完最後一句話,易明皇已經泣不成聲。
那一刻,顧西山突然覺得,在感情裏,其實誰都是無辜的。
他走過去抱住她,像抱一片飄零的樹葉。
易明皇情緒平靜下來之後,二人仍舊在原來的位置坐下來,仰望著和當日一樣的月亮,卻已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顧西山想起來一個故事,娓娓地講給易明皇聽。
故事說的是關於貂蟬的另一個版本的傳說。
話說第一次遇見呂布的時候,貂蟬還是個女孩。她看著那個英武不凡又情意綿綿的男人,像看一座山,滿心滿眼的景仰與崇拜。他滿足了閨閣裏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個時候呂布得到的,是整個三國時代最美麗的姑娘,和最純真最唯美的愛情。但是,這個男人太蠢了,外強中幹的皮囊裏裝著草一樣的頭腦,配不起天下,更配不起真情。
後來,貂蟬到了董卓的宮殿,環望那一圈的紅牆綠瓦,畫角飛簷,想著失之交臂的戀人,怎麼能不難過,怎麼能不傷懷?可是董卓權傾天下啊,而且也從來不肯讓她掉眼淚。難道董卓不比呂布更值得托付終身、更值得愛嗎?
再後來,呂布和董卓都死了。沒有人知道,白門樓下,關羽攔截了所有過往的囚車,提著青龍偃月刀,在赤兔馬上,等待那個傾國傾城的姑娘。但是她始終都沒有出來,盡管她就在離他很近的車上。
每個姑娘最初都會遇上過客,每個姑娘最後也會遇上歸人。但不是每個姑娘,都能活成當初設想的幸福美滿的模樣。
第一次她們用盡全身力氣去愛一個假想的英雄,最後發現他不是;第二次用一半的力氣去愛一個凡人,最後發現他承受不起;第三次她的英雄駕著七彩祥雲來娶她,她卻不敢愛,不會愛,不能愛了。
愛一個人需要勇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