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蓮,證券監管的經濟學分析.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張力、陳許高,對會計準則製定導向的再思考.經濟問題.2007,(7):118-120.
張鳴,市場監管、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的博弈與協調——基於深華源案例的剖析.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6,(1):10-17.
張鉕,建立法律規範的衝突規範.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29-30.
張為國、邱昱芳:後安然時代.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張為國,我國會計和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廣西會計.2001,(3):63.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張曉芝,公平與效率的思考.經濟學動態.2003,(5):20-22.
張佑才,認真貫徹實施《會計法》,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中國農業會計.1994,(3):8-9.
張育軍,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研究報告(200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張子學,美國證監會監管失敗的教訓與啟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趙春光,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變遷.經濟管理.2003,(2):52-60.
趙春光,中國會計改革與謹慎性的提高.世界經濟.2004,(2):53-62.
趙德武,論西方會計目標理論不同學派的會計思想——兼論我國會計理論的困惑和選擇.會計研究.1995,(4):7-11.
趙宇龍,會計盈餘披露的信息含量——來自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經濟研究.1998,(7):41-49.
證監會:上市公司分紅比例偏低,應加大現金分紅.http://money.163.com/12/0222/21/7QTA1VQ400254ITV.html,2010-02-22.
鄭百文破產誰都不信.中國經營報,2000-06-27(6)。
支曉強、何天芮,信息披露質量與權益資本成本.中國軟科學.2010,(12):125-131.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監管報告(2007).國際商務財會.2008,(12):5-14.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周守華、肖正再,權益均衡論:關於財務會計目標的思考.會計研究.2005,(10):7-12.
周小川,關於會計準則國際化問題.中國證券報,2001-04-13(7)。
朱茶芬、李誌文,國家控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研究.會計研究.2008,(5):38-45.
朱茶芬,會計管製和盈餘質量關係的實證研究.財貿經濟.2006,(5):39-45.
朱崇實、汪慧,證券市場違法違規懲戒製度的有效性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2009,(4):120-124.
朱凱、趙旭穎、孫紅,會計準則改革、信息準確度與價值相關性——基於中國會計準則改革的經驗證據.管理世界.2009,(4):47-54.
朱小平、馬元駒,論會計的程序公正.財會月刊.2004,(A1):5-7.
朱元午,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兩難選擇——兼論我國現行財務報告製度的改進.會計研究.1999,(7):9-14.
卓毅、胡春香,會計準則製定權的爭奪:理論分析與中國實際.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3):45-48.
二、英文文獻
Aghion,P.P.Bolton.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2,59(3):473-494.
Ahmed,A.S.B.K.Billings,R.M.Morton,M.Stanford-Harris.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4):8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