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南方有風(2 / 3)

到了第二年趙普起用,那一年宋九與趙匡義說好的,準備寬免河南河東河燕京東地區的稅務,但真寬免了,接著旱災來了,不好收回寬免稅務的詔書,所以那年經濟還是十分吃緊。但問題還是不大,災荒最頭的糧食問題在那一年不存在,所以手頭緊一緊也熬過來了。再到去年,這一年冰火兩重天,旱的旱,澇的澇,但隻是局部地區。

要知道這些年宋九可不是鬧著玩的,僅是各種作坊,或者將各種經營不善的作坊拍賣給私人承包,又疏理了一些低效的與浪費嚴重的環節,節約養兵費用,這幾項最少就為宋朝增加了兩三千萬緡的收入。當然,有一部分是化成輕稅,惠於百姓身上了,但與史上的相比,肯定收入激增。

去年買糧食是花了一些錢,可實際國家財政還出現了節餘。今年有蝗災,不過及時結束了。

這讓趙匡義心動。

實際這個錢真的很重要。

在另一個時空,正是因為這個錢,宋遼兩國都無力作戰了,當然,主要是李繼隆打出的和平,南下失敗的可能姓增大,增大就擄掠不了財物,靠遼國自己的出產,一次次用兵,遼國能吃得消麼?

但宋朝更難過。

因為這個財政以及趙普的以夷製夷,沒有對李繼遷動手,然而李繼遷又叛亂時,那邊王順李小波又無意中與西夏遼國遙相呼應。邊境重要,可巴蜀更重要。於是隻好去解決巴蜀。等巴蜀解決了,國家財政整就一個爛攤子,更無力對付李繼遷。等到有力氣對付李繼行時,李繼遷早就茁壯,再有遼國暗中的援手,宋朝望洋興歎。

然後悲劇發生,不然就如宋九所說的,耗我也將遼國耗死了。

現在這個錢,將會使遼國悲催。

遼國這兩年稍稍恢複,便將眼睛盯著遼東那片黑土地。

可能有些難打,但打下來,哪裏這些年治理得不錯,有糧有馬有牲畜有城池,幾乎與遼南差不多相齊。

但就在他們想動手時,宋朝的計劃發動。

南方來風……

……

趙匡義親自坐在西府,下麵還有參謀司的幾個老將,西府的幾個宰執,三司與內藏庫的幾個主要官員。至於胥吏,替這些人沏上茶後,全部滾蛋吧。

趙匡義便說:“諸位,這便是國庫與內庫的節餘。”

再聰明的人也會多少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例如張齊賢受宋九影響,雖說江山難改,本姓難移,依然是一個小嘴巴,但做事更細心,他是一個江湖豪客,貧賤時能讓強盜折服的猛人哥,讓他細心何其不易。

趙匡義在史上受一群士大夫與趙普影響,但在這裏,受宋九影響深遠。因此到現在開拓進取精神不滅。實際宋九也記錯了,非是史上的趙匡義不進取,而是那種環境太苦逼,當真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根本,一味窮兵黜武?

有錢了,趙匡義就想嚐試一番,他不想再等!

因此找到宋九,宋九想了大半天,一旦發動,就不易收住,但他也不想繼續坐等,最後同意。

大家在翻看,寇準忽然譏諷道:“陛下,你用這內藏庫錢帛修了好多廟哦。”

宋九現在看出來寇準大包大攬,權利心重。還沒有看出寇準的最大的兩個缺點。寇準人生中有兩大準則,一天大地大皇帝大,但不及俺老寇大,俺才是最大,才是天下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