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南方有風(1 / 3)

王禹偁大嘴巴有資格的,文才好,有思想,有才幹。.才德兼備,難得的官員。

然而才德兼備就能上位嗎?

錯也,官員想上位,最重要的不是才德兼備,而是手腕,也就是所謂的權謀術。

權謀不足,隻能被人所馭。於是王才子立即被王沔利用,不知道他說了什麼,王沔信以為真,想想也不錯,因此上書道:“請自今群官詣宰相及樞密使,必須朝罷於都堂請見,不得於末廳延揖賓客,以防請托。”

趙匡義開始未想到,想想也不錯啊,反正自宋開國以來,這條規矩也在漸漸形成,不如將它製度化,於是同意。

但是不是如此呢?

就象宋九曾經提出,鼓勵大戶人家多做善事,這個肯定能明文規訂的,是鼓勵,非是強求,實際北宋在這方麵做得還是比較可以的,與任何時代一樣,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不能一概論之。

但其他的就不行了,平等征收商稅,禁止豪強非法兼並,反對高利貸。是不好,也可以下詔震懾,甚至動援大家怦擊。

然而真的去執行,國家等著亂吧,宋九等著死吧。

這個利益圈太大,大到趙匡義趙普與宋九三人聯手起來,都未必兜得起的地步。

還有一個比喻,趙構開始收回四大節度使之兵權,嶽飛急了,上書說皇上,不對啊,俺們替你拚死拚活,就不講這些都是我們訓練的私家兵了,就講家人,家人一起留在杭州做了人質,這樣你還不放心啊。

嶽飛說的是實際話,然而它不能說。就象人到了夏天不穿衣服不會死人,反而會涼快,但必須得穿。

有這回事,然而這件遮羞布不能捅破。

現在道理一樣,是有這項隱形的規則在,但不能明文規訂。

有事最好放在明處解決,但有一些特殊情況,或者時間緊急,就必須立即喊到家中商議了。或者有的家人親戚同時為官,難道就因為都做了官,然後老死不相見?

況且想要請托,到了兩府就不能請托?

趙匡義詔書一下,所有人麵麵相覷,但又不知道如何解釋。

王沔大喜,這一回好辦了,咱先在東府,一切放在東府來,看你們怎麼辦。

然而有人有辦法,謝泌便上書到,如此,是懷疑大臣一個個品行不端正。就象陛下有輔臣輔助,是不是不接見群官呢,還得要見,不然何以知外事!如果都讓群臣於都堂候見,則群官請見,次事無時,兩府宰相也不要做事了,恐怕連解衣的功夫都沒有了。昔孔光不言溫室中木,顧雍封侯三曰,家人不知,謝安石對客圍碁,捷書至而客不覺,大臣當謹密如此,雖妻子猶不得聞,況他人乎!

趙匡義不是笨蛋,謝泌也不能直接說,說得很委婉,不過趙匡義也明白過來,於是追還前詔。

宋九搖了搖頭。

爭吧。

然而這些小手段用出來未必是好事,人君不是宋徽宗,而是宋太宗,弄不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宋九心思也不在於此。

隨著蝗災下去,趙匡義等不及了。

侯莫陳利用讓趙普斬了,趙匡義腿上金瘡越來越嚴重,侯莫陳利用不是大夫,可他起的就象信徒眼裏的符水。有侯莫陳利用那些幻術的安慰,趙匡義便有了心理安慰,腿傷便有效的阻止了惡化。然而沒有侯莫陳利用,便沒有了這個暗示,腿傷再化惡化。

於是看了三司,又看了看內藏庫,這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蕭燕燕第二次南征時,那一年國家財政仍很苦,然而耶律休哥兵敗唐河,宋朝百姓受害麵積不大,兵士傷亡也不重,因此所用撫恤並不多。算是熬過來了吧。以至宋九都不敢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