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9
總統夢
“胖胖,快起來!”
“天還沒亮呢!”
“你昨晚保證了,早晨起來把作業做完呀!”
“嗯——嗯,人家剛做了個夢……”
“別說夢話了,快穿衣服,看你爸打你!”
“媽,我真的做了個夢嘛!”
“好、好,好孩子,聽媽的話,快著,抬胳膊!”
“我夢見呀我當了總統……”
“算術不及格,還當總統呢,伸腿兒!”
“不騙您,我還下了一道命令呢?我……”
“伸腳丫兒!”
“管學校的大臣脆在我麵前,我坐在寶座上,可威風啦,我命令:給老師的孩子作業留得多多的!”(諶容)【賞讀】媽媽催孩子起床完成昨晚未做完的作業,孩子卻還在回味著剛做的夢。“我夢見呀我當了總統!”天真的孩子當然不知道總統的要務是什麼,但他根據自己有限的生活經曆和“深切”的感悟,下了一道“重要”命令,讓管學校的大臣“給老師的孩子作業留得多多的”,以懲罰那些過於“勤勉”的老師。童言無忌,卻令人深思。學生負擔過重已是一個社會問題,難道非要“總統”下命令懲罰老師才能改變局麵嗎?看來,要推行素質教育,首先是減負!
0970
一生
賈記者問一個在山坡上牧羊的少年:
養這麼多羊幹什麼?
少年憨厚一笑道:掙錢。
掙錢幹什麼?
娶媳婦,少年羞怯地說。
娶媳婦幹什麼?賈記者窮追不舍。
生孩子。
生孩子幹什麼?
少年想了很久回答他:放羊!(亦農)【賞讀】這則小故事看似令人發笑,實則讓人心酸。這是一個關於貧困、落後、愚昧的沉重話題,也是我們國家麵臨的扶貧濟困的一個重要課題。要扶貧濟困,就必須先治愚,因貧困而失學,因失學而愚昧,因愚昧而更貧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資源型貧困、災變型貧困固然可怕,但愚昧型貧困則更可怕。我們要拿起經濟和教育的武器,向貧困、落後、愚昧宣戰!
0971
門
門有兩個,一大一小。大門直對大街;小門從門衛老王的外屋通過,從左麵斜入大院內。大家戲稱小門為“斜後門”。
頭兒有話:為安全起見,大門由鐵將軍把守。因此,斜後門成了唯一通道。
斜後門不知為啥也上了鎖。
門外排了長長一隊,許多人焦躁不安。
“奇怪,老王上哪兒瘋去了?”
“婊子生了個怪物,看去了?”
“糟蹋人家幹啥?興許是老婆病了?”
“會是吧,前幾天他老婆的臉焦黃焦黃的。”
“唉!會是這家夥反鎖著門在裏屋睡覺吧?”
“會是!”
於是一些人大聲地叫喊起來。
“喂!開門!”
“喂!開門!開門!”
“喂!開門!開門!開門!”
就在這時,剛從街上轉回的老王出現了,隻見他氣喘籲籲地一路小跑過來。人們不約而同朝老王看去。幾乎是同時,一個小孩兒突然尖聲叫道:
“大門沒有上鎖!”
人們又不約而同地迅速扭過頭來朝大門看去。
大門原來虛掩著。
一群人便從大門蜂擁而入。(桂林)【賞讀】一扇虛掩著的門竟然把眾多的人擋在了門外,這是心理定勢所致。最後發現大門虛掩的是一個小孩,大概小孩還沒有形成這種心理定勢(或曰“心理慣性”)。要改變這種心理定勢,不是一件易事。今天遇到的是一條門,下次碰到的可能是一座橋……在這裏,“門”隻是一個象征。“斜後門”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後門”。因為人們辦事走慣了“後門”,因而忘記了還有一條虛掩著的前門。實際上,很多事情走“前門”就可以辦好。但願“大門”不再鎖,“後門”不再開。
0972
拜托
她是中學生,16歲,花季。
她的同桌有個不太好的習慣,上課時愛抖動腿,抖得她心煩。這事同學都不知道,老師當然更看不見。
她為此左思右想,最後找到與自己最好的小姨媽,托她將這事轉告母親。母親又拜托一位老同學。老同學是地方報社專跑教育新聞的記者,記者拜托那所學校的教導主任。教導主任讓班主任留意一下。班主任讓班長留意一下。班長發現事實果然如此,又拜托那位同桌的最要好的朋友去提醒他。他於是知道了自己的毛病,於是很快改掉了。
女中學生的煩心事兒解決了,她專門請小姨媽喝了一次咖啡,母親得知後專門請老同學吃了一頓飯,老同學專門為該學校寫了一篇正麵報道,登在報上。(莫小米)【賞讀】一個16歲花季的女中學生竟然如此複雜,為使同桌改掉抖腳的小毛病,居然引出一連串的“拜托”,而問題的最後解決又是那麼簡單。如果我們每辦一件事都要這樣去繞彎子,那麼效率將何其低下!既浪費時間、精力,又浪費錢財,還可能欠下難以償還的人情債。小說雖有點誇張,卻也在情理中。小女孩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其思想必定要打上一定社會生活的烙印。反過來說,小女孩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性。
0973
電話兩端
他在電話的一端,她在電話的另一端。
他從早晨開始就準備給她打電話,因為在夢裏他已經把這個號碼撥過無數遍。但他想,星期天,她一定還沒起床。
好不容易挨到太陽升高,他拎起話筒,但又想這時她一定在做麵膜,不好打攪她。
心不在焉地翻過幾頁書,看一看表已是中午,毫無疑問,她已經在用餐了。
用完餐她或許會午睡,即使她不睡,她的母親肯定要睡的,鈴聲大作會把大家都吵醒。
下午可一定要打電話了,再不打可就晚了。可忽然想起她曾說過,午睡後喜歡靜靜地坐那麼一會兒……
第二天在廠門口,他遇見了她。她告訴他:昨天,整整一天我都在等你的電話。(莫小米)【賞讀】生活既複雜又簡單,化複雜為簡單是為生活要義。生活中的等待與被等待常常錯位,有時與猶豫有關。不過,選擇時機是必要的,把握時機是必須的。愛是生活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其實也很簡單,想得太複雜,就說不定會把美好錯過。
0974
名人
名人很有名,享譽海內外。
有記者來。
“您最愛吃的是什麼?”
“蘿卜纓。”名人信口答。
很快,報上撰文:“《蘿卜纓與名人》。”
又有記者來。
“您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
“薺薺菜。”名人胡謅。
未久,報上撰文:《薺薺菜的營養價值》。
還有記者來。
“您認為哪種食物最有營養?”
“狗頭。”名人調侃。
隔日,報上撰文:《狗頭與人的智慧》。
仍有記者來。
“您最合口味的食物是什麼?”
“臭豆腐”名人戲言。
旋即,報上撰文:《美食家·名人·臭豆腐》。
年餘,名人喪偶,又續一嬌妻。
近午嬌妻主動下廚,名人甚喜。
飯菜上桌,乃四大盤:蘿卜纓、薺薺菜、狗頭、臭豆腐。
嬌妻曰:“這些菜很難搞的。”
名人瞠目……(胡雙慶)【賞讀】這篇小說對某些新聞媒體的炒作行為給予了辛辣的諷刺。名人對記者的問話,起初並未經意,因而采取了信口、胡謅、調侃、戲言等應付態度。然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位名人即使在寫其“癖好”的文章連篇累牘地見諸報刊時也未予理睬,直到再續之嬌妻按記者之文好不容易搞出“四大盤”時,他才瞠目結舌。其實,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炒作之事不唯在吃上,它涉及名人生活的方方麵麵,有的還帶來嚴重的後果。如某些娛記蒼蠅逐臭一般追蹤名人明星的隱私緋聞,由此引出的官司已不鮮見。看來,“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句話,新聞寫作者必須好好地去把握。
0975
牢騷滿腹
我的摯友N君來了一封信,信上說:
親愛的W,我活不下去了,我不知道生活為什麼這樣折磨我?早晨我去買早點,卻發現早點鋪裏根本沒有安裝籃球框架。我去買一張報紙,卻發現賣報的人不是雙眼皮。在汽車站我等汽車,等了兩個小時也沒有一輛我所希望的1234567890號巴士開來。進了辦公室以後,我大吃一驚,原來桌上連一碗餛飩飯也沒擺著。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竟然沒有得過奧林匹克冠軍。我用玻璃杯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忽然想起那個賣茶的農婦說不定對丈夫不貞。
……結果,我沒吃早點,沒買報,沒坐汽車,沒進辦公室,沒接電話,沒喝茶……什麼都不順心,我準備自殺了……
(注意,如果給你送信的郵遞員身高不夠一米九,就把此信燒掉好了!)(王蒙)【賞讀】在這篇僅300字的小說裏,作者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極度諷刺了那些極端完美主義者,令人發笑,也令人深思。追求完美並沒有錯,隻是所追求的完美不能脫離現實,不能理想化,更不能在“完美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時候,便牢騷滿腹,甚至歇斯底裏。
0976
第一百封信
有位小夥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他壯著膽子給姑娘寫了一封求愛信。沒幾天她給他回了一封奇怪的信。這封信的封麵上署有姑娘的名字,可信封內卻空無一物。小夥子感到奇怪:如果是接受,那就明確提出;如果不接受,也可以明確說出,幹嗎幹脆不回信?
小夥子鼓足信心,日複一日地給姑娘寫信,而姑娘照樣寄來一封又一封的無字信。一年之後,小夥子寄出了整整99封信,也收到了99封回信。小夥子拆開前98封回信,全是空信封。對第99封回信,小夥子沒有拆開它,他再也不敢抱任何希望。他心灰意冷地把那第99封回信放在一個精致的木匣中,從此不再給姑娘寫信。
兩年後,小夥子和另外一位姑娘結婚了。新婚不久,妻子在一次清理家什時,偶然翻出了木匣中的那封信,好奇地拆開一看,裏麵的信紙上麵寫著:已做好了嫁衣,在你的第100封信來的時候,我就做你的新娘。
當夜,已為人夫的小夥子爬上摩天大廈的樓頂,手捧著99封回信,望著萬家燈火的美麗城市,不覺間已是潸然淚下。(湯敏飛)【賞讀】這無疑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但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失敗了九十九次,請你不妨再作第一百次的嚐試,甚至再作百次後的嚐試,隻要前方希望的燈沒有熄滅!《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說得好:“一個人隻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0977
紅燈
港人S君,赴美攻讀,與同班一學者型的金發女郎A相戀,正進入火熱階段。某日,S、A雙雙漫步,要過斑馬線時遇紅燈,S左右環顧,見50米內沒來車,欲起步搶道,冷不防A一把將他扯住了。這一扯,非同小可,將緊係兩人的情絲也扯斷了——A的看法是:這樣一個連起碼的交通法規都遵守不了的男人,根本就不值得愛。
對S君來說,這一“失足”,成“千古恨”矣。
S學成返港供職,隻好從“0”開始,追求公司裏一開拓型的華裔女子B,不久兩人便好上了。逢公眾假日,S、B雙雙上街購物,來到了斑馬線前。S君記憶猶新,望紅燈而卻步。孰料B見左右50米內沒來車,竟快步而過,獨自踏上對麵的步道。S欲追之,時車已呼嘯橫截,這一“截”,將兩人一下子“截”開了——B的看法是:這樣一個畏畏縮縮的男人,來日肯定沒出息。
可憐S君,至今未有新情戀。(黃廷傑)【賞讀】規則是約束人們行為的,有些規則具有一定的符號特征,如馬路上的紅綠燈。女郎A與女子B的遵規與破規,應當說不是國家、民族的文化差異所致,起碼女子B的行為當屬個例,與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積澱無關。S君乃至所有國人都應警醒: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形象大使!S君因破規而失緣,可惜;因守規而失緣,則可喜,因為一個不遵守社會規則的人,也不一定會遵守愛情規則。
0978
酸橘子·甜橘子
爸爸給女兒買了一兜橘子,是酸的。他希望女兒食之,懂得生活不都是甜的。
不想,女兒吃得津津有味。
爸爸又給女兒買了一兜橘子,是甜的。他希望女兒食之,懂得生活不都是酸的。女兒吃了一個,久久不語……
爸爸問:“不好吃?”
女兒答:“沒意思。”
從此,爸爸就隻給女兒買酸橘子。
女兒就苦笑。
忽一日,女兒自己買了一兜橘子,是甜的。
爸爸說:“你不是隻愛吃酸橘子嗎?”
女兒就嬉笑:“我給你說反話你都不知道。”
從此,爸爸隻給女兒買甜橘子。
可女兒一個也不吃。
後來,女兒成了科學家。
爸爸說她是酸細胞培養起來的!
女兒就甜甜地笑。
爸爸再買的甜橘子,女兒就開始吃了。
爸爸也陪她吃。
女兒說:“還是甜橘子好吃!”
爸爸由衷地笑,麵龐笑成一朵銀絲菊花兒!(張記書)【賞讀】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具備;人生,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是什麼滋味,就會有什麼體味。不同滋味,給人們不同的感受。生活是五顏六色的,什麼滋味都嚐一嚐,是一種享受,絕非磨難。
0979
傷痕
那年,他和她都讀初三,也許是對瓊瑤小說看得太多,他倆竟偷偷地相愛了。但中學生早戀是不允許的,他倆隻能小心翼翼地交往。盡管如此,有關他和她的緋聞還是在班上流傳開來。他有些害怕,因為那時老師已準備保送他上中專。他是宣傳委員,有一天,他用粉筆在牆報上寫了一篇文章,雖未指名道姓,卻是指桑罵槐地影射她自作多情。班上同學見了後,都似乎恍然大悟,原來是她在糾纏他啊!他能夠站穩立場,這不更加反襯出他的思想高尚嗎?而她沒有分辯,隻是臉色慘白得嚇人,但那篇文章很快就被人擦掉了,不知道是誰。
他終於如願以償地上了中專。
中專畢業那年,他開始意識到因為自己年少懵懂而犯下的錯。他寫信請她原諒,他還告訴她,那篇隻保存了幾個小時的文章,其實是他用黑板刷擦掉的。
她回信了,隻有幾句話:“有一種傷痕是永遠也擦不掉的,那就是愛的傷痕!因為它深深地刻在心裏,並且隨著青春的漸老而一觸就痛。”(趙葦)【賞讀】他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惜傷害所愛的人,雖然他達到了保送上中專的目的,但是他一手破壞了兩人之間那份珍貴的情意。他自以為用黑板刷擦掉了他一時的汙跡,卻不知道永遠也擦不掉她心裏愛的傷痕。肉體的傷口容易愈合,心靈的創傷難以愈合,特別是被自己心愛的人刺傷。
0980
懸念
我正撥著電話號碼盤,忽然聽到鑰匙插進鎖孔的聲音。哦,他回來了,我沒有再撥,把話筒放在叉簧上。門也恰好開了。
“你在掛電話——剛才?”剛邁進客廳一隻腳,他立刻發問。
“嗯。”我往沙發裏一靠,瞅著我的精明強幹的丈夫。
“那……你怎麼又放下了……”他那份警覺勁兒真可愛,像個大偵探。
“因為你回來了。”我說。
“我回來了。你怎麼就不打啦?”他認真極了。
“我是打給你的。”
他的臉驀地一紅,訕笑著岔開話兒。
可我忽然又拿不準他是不是真信了我的話。(白小易)【賞讀】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你越辯解就越糟糕,越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若不辯解又不可能,否則讓你承受一世的冤枉。我們常常感歎“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但我們無力用現實行為解開這一悖論。不過,有一種東西是我們必須要堅守的,那就是互相的信任。
0981
吃魚
長根媳婦懷孕時,對長根說她老想吃魚,長根便狠狠心上集市買回一條白鰱來。媳婦吃魚時長根在一邊直咽口水。媳婦說:“你也吃點吧。”長根忙說:“你吃你吃,我吃了啥用?”等有了兒子栓柱,買了魚長根硬是不吃。媳婦問:“他爹,你咋不吃?”長根嘿嘿笑:“給栓柱吃,我吃啥用?”
長根老漢彌留之際,費了好大的勁對兒子栓柱說:“爹想吃魚。”兒子好生納悶,便說:“爹,您可是從來不吃魚啊!”
長根老漢聽罷,臉上的肌肉動了一動,笑了一下。那笑很苦。(馬守德)【賞讀】誰憐天下父母心!父愛本來是透明的,卻藏得很深,很久,兒子渾然不知!父親包裹了一輩子的一塊金子,竟然被兒子視作一抔黃土!小說以最樸素的文字翻譯了一條人倫至理:為人子者,請互相轉告,是誰把心捧給了你。
0982
北風乍起時
看完電視以後,老王一整晚都沒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給武漢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寒流快到武漢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你寄……”
兒子漫不經心:“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他絮絮不休,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擱了電話。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顫巍巍的:“天氣預報說,北京今天要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疾風陣陣,從他忘了關好的窗縫裏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是不是?怎麼這麼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說起,他趕緊截住:“媽,你那天氣怎麼樣?”老人答:“雪還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武漢,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七旬的母親。
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竟是這樣的?老王自己都有點發懵。(葉傾城)【賞讀】小說以電話為媒介,將兒子與老王、老王與母親之間的情感相比照,揭示了人類情感中的一個怪圈。難道人類的情感就是這樣循環的麼?小說中的一段話頗令人深思:“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未抵達的武漢,卻忘了勻一些,給寒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七旬的母親。”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形多矣!小說情節典型,立意深刻,催人警醒!
0983
來生再做母女
母親身患絕症,女兒一直守候在她的身邊。彌留之際,母親的神誌仍很清楚。女兒注視著母親蒼白灰暗的麵龐,見她眼珠稍稍轉了一下,嘴唇在微微地蠕動。女兒俯下身子對母親說:“媽媽,你還有什麼事要交待?”
母親幹枯的眼眶裏滲出了一滴渾濁的淚水,斷斷續續地說:“假如……還有……來生,我們……還做……母女。”
盡管聲音極其微弱,但女兒聽得十分真切。她取出手帕,拭幹了母親的眼淚,貼在她的耳邊,哽咽著說:“媽媽,假如還有來生,我們一定再做母女。不過,媽媽,你要答應我,我倆得換個位置,我做母親,你做女兒。”說罷,淚雨滂沱。(許國江)【賞讀】“假如……還有……來生,我們……還做……母女。”今生未做夠,留作來生補!母親這肺腑之言,催人淚下。“不過,媽媽,你要答應我,我倆得換個位置,我做母親,你做女兒。”女兒的話則更是令人深思!人類的情感就是這樣怪,媽媽在夢中總是呼喚自己孩子的名字,而如今在夢中呼喚媽媽的孩子卻總有一天在夢中呼喚的不再是媽媽,而呼喚一個陌生的年輕的名字……這便是母親與兒女在情感上的差異。
0984
碗
“叭!”
一隻白瓷碗摔成碎片。
按當地風俗,發喪了。
幾條壯實漢子抬起沉重的紅漆柏木棺材。
“爹……”跪在地上披麻戴孝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外孫皆嚎啕大哭,淚雨滂沱。惟獨流著兩道鼻涕的傻兒子站在靈棚外,嘿嘿發笑。
棺材抬上停在村口的汽車,花圈一層層蓋住棺材,堆成小山。
“笛……”汽車開動了。
墓地甚遠哩!
“噢……”傻兒子從後麵追逐下來,不顧死活地攔住汽車。
眾人驚愕。
傻兒子從懷裏摸出一隻白瓷碗。
“爹,吃……飯……”(王順明)【賞讀】通常說來,“傻兒子”應該是周圍那些不傻的人給叫的名字,專家們說他智力低下,明白人說他不明事理。可是讀過本文之後,也許你就會改變看法了:智商高的人就不會做糊塗事?智商低的人就做不來明白事?當聰明人把“一隻白瓷碗摔成碎片”時,傻兒子“從懷裏摸出一隻白瓷碗”;當孝子們嚎啕大哭時,傻兒子嘿嘿發笑;當所有的人要“拋棄”爹時,傻兒子以死阻攔;當眾人驚愕不解時,傻兒子叫爹吃飯。對比中,傻兒子對父親的孝敬,是那樣的直截了當,樸實無華,毫無忌諱!美味的瓜果往往包裹著醜陋的外殼,人最美好的內在心性不一定以美麗的外裝示人。聰明人,小心變傻啊!
0985
捎……
他要出國。人沒出外貿局的大門,這消息便不脛而走。
回到家裏,屋裏早坐滿了人。
“哥,給我捎台帶電腦的收錄機!”弟弟是那麼興奮,似乎收錄機唾手可得。
“哥,給我捎一套高級化妝品!”妹妹是那麼激動,好像高級化妝品已在她身上發揮了作用,更增添了她的嫵媚。
“媽,您捎點什麼?”她問。
“不捎別的,捎台洗衣機就行!”丈母娘也高興得什麼似的,嘴都快咧到了耳朵根底下。
“娘,您老呢?”
“不管咋著,把你捎回來就中!”娘的眼裏閃著晶瑩的光。
人陸續走了。
“誌華,你捎點……”他柔情地扶著妻的肩。
“……我和娘一樣……”妻深情地望著他。
他的眼霎時濕漉漉了,兩串珍珠似的東西滴在妻的秀發上。(韓峰)【賞讀】這篇小說不到三百字,卻傳神地勾勒出了一幅世態風情畫。小說通過“他”出國這件事繪聲繪色地展示了與“他”有著不同關係的五個人不同的神情心態。弟弟要捎錄音機,妹妹要捎高級化妝品,丈母娘要捎洗衣機,他們要滿足的是物質欲望。然而,母親和妻子的要求卻是純精神的——“不管咋著,把你捎回來就中!”此言此語,怎不讓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怎不讓人熱淚盈眶!弟弟、妹妹及丈母娘對物質的要求並不一定要貶斥,但通過這些鋪墊,更襯出了母子之情、夫妻之愛的聖潔與崇高。
0986
寫封信給爹娘